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电力行业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保障供电质量和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能对电力系统进行就地或远程的自动管理、监视、调节、控制。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运用
引言
电气自动化是一项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知识密集型工作,只有从电气系统的实际出发对电气自动化装置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熟悉电气自动装置的构成,在遵守规程的基础上,对图纸不断加以完善,使该系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在实际应用中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规律进一步进行探索,使电气自动化研究日臻完善。
一、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实现方式
1.1计算机自动控制、调节及操作功能
在运行调度方案的前提下,利用现地控制命令对电缆起关闭设备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可对相关设备的运行方式进行转换和设置,包括电网开/闭和报警信号复归、及限制修改操作和各种整定值等。
1.2人机联系功能
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允许包括鼠标与与显示器、打印机及键盘等设备的操作,能实现对所有电气设备运行时的画面调用于定值修改、实时监控与调节及数据打印的功能,在开发应用程序方面较便捷。如果是操作人员在操作台上,只能完成对所有电气设备的控制调节和监控及参数设置等方面操作。
二、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2.1电网调度中的运用
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在电网调度中,能保证电网的安全性,促进供电经济性与优质的提高,有利于保障电力生产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发展。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主要包括调度主站体系与运动装置,主要利用电网监控和调度人员监控的周波、负荷、电压与潮流等,对水热指标、设备装置和设备状况加以全面把握,确保电网调度与行业标准和国家规定要求相符合,满足用户计划用气、用水和用电等实际需求。要想保证电网调度运行的经济性,需要安全监督电网的实行情况,利用自动化技术保障电网各环节的调度,减少能源消耗,优化配置资源,正确分析处理相关的安全事故,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如果电网运行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检查,从故障特点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及时判断与处理,避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电力工程中科学利用自动化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方案,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严密监控电网的安全,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2.2发电厂中的运用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的使用水平直接影响电力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当前风力发电、水利发电和火力发电是发电厂发电的重要方式。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其主要是由监控保护装置、叶片旋角控制装置、自动迎风转向设备、塔架、主发电机和叶片等构成,利用风力进行发电,能对迎风位置加以调整,有效保护监控发电装置,确保发电的稳定及清洁。水力发电则是以水的运动势能或重力为能量进行发电,集信息监控与收集系统、保护系统、控制系统、调速系统于一体,有效保护、调节、控制与测量机组,装换调节电压和机组公里,保证水力发电厂的正常发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火力发电是以天然气和煤炭为燃料,其自动化系统包括数据控制与采集系统、故障信息系统、继电保护系统、故障管理系统、运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监控信息系统等。
2.3配电中的运用
对配电自动化而言,其具有较小规模,集设备管理、数据传输、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能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促进电能质量的提高,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的运行。目前发达国家在配电自动化发展中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光纤通信和大规模地形现实等技术,我国则是利用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相结合、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集中控制等模式,通过主站网络与子站网络之间的联系,形成高效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2.4变电站中的运用
在变电站中运用自动化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变电站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强化对其监控,有效代替人工操作与人工监视,保证变电站运营的安全。变电站的自动化主要是以变电站应用信息的传输与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为基础,全方位实时监视变电站内部电气设备的实际运用情况。同时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运用,其能以计算机电缆或光纤来替代电力信号电缆,对操作监视的计算机加以屏幕化,用全微机化设备取代常规的电磁式装置,实现运行管理与记录统计的自动化。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是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重要内容,能有效满足变电站的运行,促进电力的现代化生产。
三、基于IT技术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热点与趋势
3.1电力一次设备的在线检测
对如汽轮机、发电机、开关、断路器、变压器等电力一次设备的重要运行参数实行不间断的实时监测,不但能监视设备在线运行状态,还可以研究和探讨相关很多重要的一些参数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以此来分析是不是会有什么故障发生,然后对整体设备进行相关保养工作,从而使用时间和效率都会变好,这对整体的检修从定期向情况状态方面检修发展提供帮助和基础保障。
3.2电力一次设备智能化
通常情况下,电力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安装地点相隔几十米甚至几百米远,相互间由大电流控制电缆与强信号电力电缆连接。与之不同的是,电力一次设备智能化在设计一次设备结构时,将常规的二次设备部分或者全部功能直接实现,节省大量控制电缆和电力信号电缆,常简称做一次设备自带保护与测量功能。如目前常见的“智能化开关柜”、“智能化箱式变电站”等。
3.3光电式电力互感器
电力互感器有着自己的工作和作用,虽然有着一定的优势和作用,但当整体的电压的等级很高时,整体的绝缘的要求就会高难度也就不小,要求设备在体积和占面积上都是要大的;其发出的信号和微机相关的接口不能相接;信号整体范围不大,当互感器的电流满足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信号改变会越来越多。而此时新研究的光电式的互感器还有很多的相关的技术性问题的,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和难题就将是这款互感器后主要研究攻克的一个方向和趋势。
结束语
随着整体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力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整体电网建设和改造的不断发展对配电网自动化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更好的设计和技术当面的支持才可以达到更好的自动化系统发展,从而节省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35~36.
[2]武芳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4):78~79.
[3]张嘉辉,李军.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79.
[4]袁红军,袁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4,01:285-286.
论文作者:梁光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互感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