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量过程中产生误差的成因与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胡海燕

在计量过程中产生误差的成因与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胡海燕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分公司 224002

摘要:电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供电企业作为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力量,担负了重要的社会职责。随着居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电力计量难度也越来越大,在电力计量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误差,而这些误差又可能引起用户和企业之间的矛盾。所以,必须加强对电力计量误差的控制。本文分析了电力计量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高电力计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电力计量;误差;原因;对策

1引言

我国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不断进步,社会对于用电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作为结算电费依据的电能计量装置如果存在误差,就会影响供用电双方的利益。为了使电力计量公平合理,必须找出引发误差的原因,并对相应问题进行改进。

2电能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2.1由外部温度和电流、电压原因引起的误差。经过对电能表计量误差的研究发现,当电能表所处环境的温度出现短时间大幅度异常时就会影响电能表的计数。

并且,当电能表内部电流和外界线路的电流出现差异时,电能表计量也会出错。电压导致的误差也与电流原因出现的误差类似,只要电能表内部电压与外部线路上的电压出现差异,就会使滑轮转动出现变化,从而导致电能表计量不准确。

2.2电能计量装置使用不规范原因引起的误差。在实际使用中,电能计量装置使用不规范是导致计量出现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进行有功电能计量时,工作人员利用计量表三相三线电路的有功电能进行计量时,此时会发现出现回流状况,而且三相负荷不均衡,导致会出现零序电压。一旦通过这种方法供电,就会使电能表显示的消耗功率远低于实际耗电量,从而导致电能表的计量出现较大误差。

除了不规范操作外,在电能表的安装技术中,也容易出现因电力员工自身技术薄弱出现的安装问题。安装电能表时,施工人员大多是参照自己的工作经验,并没有根据电能表的安装使用说明严格操作,这也会导致电能表在实际运行时产生误差影响计量准确性。

2.3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原因引起的误差。电能计量时,由于一些电能计量装置没有专用的电压电流互感器,就会在二次回路上安装相关装置。这就导致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的电压与电能表端不一致,导致最终电能表的计量出现误差。

二次回路上安装的设备,本来与电能计量无关,但是在接入后导致二次回路的负电荷增加,导致线路压降。电流互感器也会因线路的相移和压降出现误差,使电能表的计量受到影响。

2.4互感器原因引起的记录误差。互感器的误差主要是由设备自身原因和安装原因导致的。我国早期使用的互感器存在着准确度偏低的问题,无法达到现代化检验标准。

由于互感器只有在额定负荷下才有保障,过大或过小的负荷都会影响统计,这就导致互感器的误差达不到检验合格标准,会影响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电能表安装时,还会受二次绕组铁芯消耗的励磁安匝影响,安装时要注意将计量和保护用的零线进行分离避免出现环流。安装时要仔细认真,这样电能表的中性点电位就能准确稳定,从而降低误差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电力计量准确性的对策

3.1改善设备,改变计量管理方法

我国用电人数基数较大,抄表的任务十分繁重,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只会增加抄表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出错率还比较高,时常有漏抄、抄错数值的情况,导致线损率计算存在误差,阻碍了电力用户的用电负荷监控与预测工作。所以,在电力计量过程中需要不断改善计量设备,改变计量管理方法,以提高计量准确性。

(1)完善计量设备。计量设备是电力计量的基础,直接关系着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所以为了减少电力计量误差,首先必须要完善现有的计量设备,确保计量系统的完整性。一方面,要采用远程智能化计量装置,对传统的老旧装置进行替换,并且逐渐减少人工抄表频率,改为智能设备抄表读数。另一方面,必须要优选电能表设备,选择一些高质量的电能表,在安装过程中也必须要按照具体的安装规则,对安装地点进行确定,并且做好电能表的保护,尽量减少外部环境对电能表的影响。最后,要定期对电能表进行检修,尤其是更换智能电表之后,电量的统计、读取、传输等都由智能系统控制,所以要定期对电能表终端进行检修,确保内部的传感器灵敏,能准确计量电力数据信息。

(2)选择正确的计量方式。在电力计量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用电情况选择正确的计量方式:纯动力负荷的专用配电变压器,可以采用三相三线V型接线进行计量;照明或综合配电变压器则可以采用三相四线Y型接线方式进行计量。这种采用三块单相电度表进行计量的方式,可以了解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的平衡情况,当其中一个相表损坏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其他两相计量,可以减少计量误差。

3.2提高电力计量精准度

(1)合理计量。为了防止用户私自改变线路,表前窃电,必须要对计量点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表和闸分开,进行准确计量,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应该是水泥砖石砌成,中间隔开,两面开门,以减少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一个间隔位置安装照明和动力电度表以及互感器等计量装置,另一个间隔位置安装刀闸开关和熔丝等控制装置。供电企业掌管表门钥匙,用户掌管刀闸开关门钥匙。这种管理方式可以选择合理的计量点,并且防止用户表前窃电,提高计量精度。

(2)确保合理的电流互感器变比。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不合理是很多计量点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计量过程中应该要合理地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减少设备本身误差的同时,还能提高计量精度。由于电流互感器本身都有一定的过载能力,在超过其荷载20%的负荷下依旧可以正常运行,所以可以在120%的额定负荷下满足精度要求,减少由于电流互感器变比过大造成的误差。通常可以按照季节来确定变比,例如每年春季和秋季,电网负荷率较低,此时可以适当地缩小变比。

3.3加强监督管理

对电力计量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可以提高计量准确性,防止一些不规范的用电行为出现,确保计量数据真实有效。具体来讲,在计量过程中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对策,安排人员负责不同的片区,定期对片区内的电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数据,要及时查找原因,对数据异常原因进行分析,有效减少计量误差。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用户的监督管理,尤其防止偷电漏电现象,对于私自搭接线路的用户要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保障用户和供电企业的权益。电力企业要安排专门的监督岗位,由专人担任监督员,对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记录、监管,形成图表,一旦发现用电数据波动较大,或者用电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监督人员要及时查找某个时间段中的用电数据信息,然后上门检查计量表,给出最终的检查结果和整改结果,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4结语

电能计量误差会影响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还会导致电能被大量浪费,因此研究电能计量误差原因和改进措施就十分必要。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加大检测电力计量准确性的力度,并在安装时遵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科学合理的安装调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电能计量误差,使计量准确度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启明,卫璞.浅析电能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低碳世界,2017(33):167-168.

[2]梁星豪.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措施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5):204-205.

[3]陈芳.关于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29):326.

论文作者:胡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在计量过程中产生误差的成因与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胡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