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砖混结构砌体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郑凤琳

浅谈砖混结构砌体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郑凤琳

郑凤琳(黑龙江省萝北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处)

摘要:近几年,在砖混结构的房屋建筑中,曾发生多起因承重墙破坏而导致建筑物的整体倒塌。这些事故中,有的是因设计严重错误,有的是因施工质量低劣而造成的,有的虽然未明显表现出来,但如遇有地震等外力作用时,就有可能突然爆发,严重威胁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必须予以严肃认真的对待。

关键词:砖混结构 砌体质量 管理

砖混结构建筑是我国量大面广的传统建筑,由于砖混结构是以砌体结构构件和其他材料构件所组成的结构,竖直承重构件用砖墙和构造柱,因此,砌体的砌筑质量就为大家所关切,特别对于我国地震设防区就更为重要。笔者通过多年对砖混结构工程监督检查,发现砌体质量状况不容乐观,还存在较多质量问题。

1 砖混结构砌体质量存在的问题1.1 砌体灰缝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影响砌体强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要求,会引起砌体不均匀受压,从而大幅度地降低砌体的抗压强度。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一般对砌体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砌筑方法是影响灰缝砂浆饱满的决定性因素。从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来看,砌筑工人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明显不足,尤其是竖缝质量较差,甚至存在着竖向通缝现象,从而影响砌体的整体性。还有较多工地不注重施工脚手眼的补砌,采用干砖填塞,灰缝砂浆饱满度不能保证,这也是后期引起墙面渗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原材料质量不能得到很好保证除操作因素之外,影响砌体强度的主要因素为砖和砂浆的强度,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强度降低一个等级,砌体强度就会损失15%~20%,如果两者同时降低一个强度等级,砌体的强度损失将会更大。而某些工程,在施工前未对原材料进行联合验收,或是未按要求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或是未做到砂浆配比先试配、后使用;还有些工地使用砂的含泥量过大,不但增加砌筑砂浆的水泥用量,还可能使砂浆的收缩值增大,耐久性降低,影响砌体质量;更有些工地不能严格控砂浆的拌制过程,拌和物质量起伏较大,有的砂浆立方体抗压强甚至超出设计强度的300%,而现场砌体的砂浆强度却明显不足。因此,要保证砖混结构的砌体质量,就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1.3 构造柱质量不能保证构造柱主要作用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大的变形能力,也是为了增强建筑物抗震能力。构造柱设置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约束作用,砌体中构造柱要留置先退后进的马牙槎,上下与混凝土接触处保证大面,才能保证砖砌体和构造柱之间的衔接牢固,共同承受应力。但是一些技术人员未能认识到它对结构安全的重要性,不能认真对待马牙槎的施工。有的马牙槎留设不规范,有的构造柱支模前不清理根部的垃圾,不重视构造柱的振捣质量,使构造柱出现夹渣层和断柱、新老混凝土没有很好结合等现象。

1.4 留搓接搓不符要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墙体,纵横墙同时砌筑可使交接处衔接牢固。

但实际中有时要在交接处临时间断,这在“规范”里也是允许的。但也提出一些要求:“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留斜搓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搓,但必须做成阳搓,并加设拉结筋”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改善砖混结构砌体质量的措施2.1 重视工序验收监理单位要把砌体工程质量作为重点来管理,重视墙体质量的检查项目,认真执行国家“规范”、“标准”。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监理应严格按要求进行验收,要加强对砌体所使用的砖和砂的质量控制,确保原材料满足要求,要严格依照砂浆配合比进行拌和,严格把关砌体临时间断处是否衔接牢固、砌体组砌方法、构造柱是否有夹层与断柱情况关键检查点,尽最大可能消除砌筑过程中存在的各类质量通病。

严格按照程序施工,确保施工技术、安全交底的实施,落实岗位责任,加强砌筑质量管理,切实提高砌体质量。严格控制砂浆的强度和饱满度,严格按有关规范使用外加剂。认真做好轴线控制工作,确保构造柱轴线与墙体轴线一致,结构对位。留置马牙槎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先退后进,接槎处的砌筑砂浆应符合相关要求,饱满密实。保持砌筑工具的表面干净清洁,对施工过程中遗留的多余砂浆应随时清除,防止其被带放进构造柱内,从而影响构造柱的结构性能。

2.2 迅速修订现行的质量验评标准现行质量验评标准只对影响砌筑质量的一般项目,如组砌方法、临时交接处的处理均以定性要求,致使一些基层的施工人员错误地认为可以忽略而不认真对待,甚至在砌体的质量评定中对这一项目不评定,其实这所谓的“一般项目”并不一般,是对砌体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一般项目的质量要求,能够定量的应尽量由定性改为定量。

2.3 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监理、施工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原材料质量的重要性,重点把好质量关,切实负起各自责任;能够做到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必须经过监理、施工单位双方联合验收,并严格执行对原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保证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均是按要求复试合格后使用,严禁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做到严格计量,严格执行配合比,确保砌筑砂浆的强度和均匀性。

2.4 加强企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首先,应重视操作工艺的培训,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行业用人流动性比较大,所以施工企业应注重操作工人的工艺培训,保证人员持证上岗,从思想上重视操作工艺对砌体质量的影响,不断提高工人的专业性,加强操作工艺管理是砌体施工质量的基础工作。其次,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自身水平,不仅要不断学习“规范”、“标准”,正确的理解和贯彻执行,还要不断提高质量意识,更要加强现场质量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把隐患消除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影响砌体的整体质量。

2.5 改进操作工艺砌砖的操作工艺虽不强调全国一致,但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三一”砌砖法是比较好的操作工艺,而南方地区采用先铺长灰、再摆砖的方法应改革,要制止这种操作方法。要求习惯用瓦刀的工人改用大铲也不一定很现实,但瓦刀也是能砌好砖的,这就要通过制订标准操作工艺来保证砌筑的质量。

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砌筑质量有时也涉及到设计质量,因此设计单位对砖混结构也不要视为简单而不认真进行结构计算。近几年因结构设计错误、安全系数严重不足而造成的重大倒塌事故也有多起,有的安全系数不严重欠缺,但由于施工质量低,而使两方面的因素合在一起也造成了倒塌事故。

3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要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提高整体质量意识,严把质量关,验收未通过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就一定能够保证砖混结构的建筑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1]彭正山,刘传磊. 砖混结构建筑的若干施工要点分析[J]. 民营科技,2008(06)[2]林国. 砖混结构建筑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9)[3]李元森. 砖混结构建筑的砌体质量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4]张少宁. 砖混结构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J]. 民营科技,2011(04)

论文作者:郑凤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5年4月总第10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8

标签:;  ;  ;  ;  ;  ;  ;  ;  

浅谈砖混结构砌体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郑凤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