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李媛,宋秋莹

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李媛,宋秋莹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沁阳市供电公司 河南沁阳 454550

摘要:基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对电力系统稳定、安全与可靠等目标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对此,电力企业只有在资源的背景下,结合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辅助运用,通过数据采集和配电系统、监控系统与管理系统、通信系统以及信息系统的统筹兼并,构建共享化与开放化系统体系,促进电力行业稳定发展。本文探讨了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由当今世界电力工业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电力自动化技术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便是实现电力自动化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对此我国便应在电力工业领域内大力加强对相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应用,并以此来带动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确保电力工业自动化建设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1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1.1电力工程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发电厂会利用诸如煤炭、水、风、太阳等自然能源转化为电能,再利用变电站将电能输送到负荷中心,通过负荷中心将电能送到全国各地[1]。在21世纪,电能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能源,无论是小家庭还是巨大的工业,都离不开电能,可以说,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一个国家对于电能的开发与使用,电能的安全、稳定,一个国家的电力工程的发达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国民科技实力水平。

1.2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巨大的工程,还是精密的仪器,都因为电力工程的发展而产生着变化。而通过电力工程和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结合,电力工程开始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所制造的自动化系统,对电力工程的整体进行严格地监督和精确地控制,既提高了整体效率也节省了人力。所以,软件与硬件的有机结合,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影响着各个行业的经济建设。事实证明,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电能变换、冶金工业、电动汽车等。它的进步,势必会让整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得到提升,势必会让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水平得到提升。

2 目前电力自动化主要技术的应用

2.1 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

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主要指进行城乡配电网的改造,促进城乡电网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促进电网的发展,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确保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2 电网调度技术自动化

电网的自动化技术核心是计算机控制,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电网调度得以实现,实现对信息的采集、整理以及现实,在促进你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的同时,为调度工作人员全面掌握电网运行情况,实现电网的高效指挥和平稳运行提高了技术支持。电网调度技术自动化,可以对电力工程进行实时的监控,提高了监控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对于各类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也有所提高,提高事故解决效率,从而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供电系统自动化

供电系统的自动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负荷控制、变电站自动化和地区调度实时监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负荷控制多采用声频或者工频控制的方式进行,通过复核记录进行符合曲线的绘制,从而实现对电能使用情况的控制;变电站自动化主要是通过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信息的集中处理,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得以有效的应用,同时也促进了电力工程中信息处理,对电力系统的优化设计和重新组合,能够对收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处理,为电力系统运行和操作情况的监控提供依据;地区调度实时监控主要是由小型计算机构成监控系统,进行监控。

2.4 水力发电厂的自动化

水力发电厂的自动化项目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电站运行、大坝监护和水库调度。通过对水库水文信息的自动化监控,对雨量等信息进行采集,从而为相关例如拦洪蓄洪方案、水库调度计划等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同时,通过大坝监控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为维护和预警提供支持,对全站内发电机组以及设备的运行的监控,能够提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促进电站运行的优化。

3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3.1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是以监控为主要目的技术手段,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比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技术来说,对技术与功能更加的认可。甚至可以说,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给软件工程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对于内部的各类技术均产生了有利的推动性作用。在实际的实力工程中,可以通过主动对象数据库来达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的目的,不仅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良好的掌握,还能对数据资料等进行采集与处理,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对于数据类因素处理性能较强,可以为相关电力工程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依据,随着此项技术不断的深入发展,将来还会为电力工程的监控实现更多的处理功能,对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技术中,补偿方式为采集三相电容器和单一信号,三相互补。这种方式对于以单相负荷用电为主的用户,会由于三相负荷失衡导致过补或欠补出现,由于缺乏对电压平衡关系的考虑,也存在配电检测功能缺失的问题。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快速补偿和稳态补偿、分相补偿和三相共补以及动态补偿和固定补偿相结合,对传统技术中单纯的固定补偿进行了补充,对负载的变化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同时,采用科学的电压限制条件、先进的投切开等技术的应用,对电容器进行智能控制,在具有缺相保护功能的同时,使得补偿的精确度提高。

3.3 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是指在施工现场,将控制设备和自动化设备连接起来而建立的信息网络,是将智能传感器和数字通信有效统一的技术,在目前的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变送器中总电量的判断和控制并将控制后的数据传送到主控计算机中,通过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然后进行判断并将信号发送到控制设备中。现场总线技术的作用体现在对控制设备电力的分散,对控制设备中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进一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总体控制,而且操作流程较为简单,只需要简单的处理就能实现对现场全面的控制。实践证明,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系统中资源的共享,从而对各子系统的运行进行协调,确保其正常运行,保障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2]。

3.4 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就目前的应用现状来看,光互连技术的应用主要在控制和继电系统,光互连技术应用的主要优势有:(1)提高系统的监控性能。实践证明,光互连技术得抗磁干扰性能较强,应用到电力工程系统中,可以加强对处理器的干涉,从而确保数据的通信质量,光互连技术的应用在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增强了电力运输的安全性。(2)增强系统集成性。(3)不受平面限制。(4)在正常运行的过程,受电容性负载影响较小。(5)大多数情况下,在探测器功率进行扇出数时不会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要想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在电力行业上加大研究力度,保证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为了达到这一平衡,电力行业就需要进行大胆的尝试,充分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将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 林世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7(17)

[2] 李吉宁.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18)

[3] 苏世宏,苏爱青. 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维护策略[J]. 技术与市场. 2017(09)

[4] 朱振远.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J]. 通讯世界. 2017(18)

论文作者:李媛,宋秋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李媛,宋秋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