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加入WTO对中越贸易的影响及评价_中越论文

越南加入WTO对中越贸易的影响及评价_中越论文

越南加入WTO对中越贸易的影响及评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越南论文,中越论文,贸易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政府在加强经贸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双方已签订了投资保护、经济贸易合作、技术合作等10多个协议。2005年以来,越南已连续三年成为中国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云南第三大贸易伙伴。[1] 两国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对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中越贸易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1.自由发展阶段(1991—1996年)。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发展。1991年11月7日,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的“临时协定”中指出:中越双方要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并决定逐步开辟21个陆地出入境口岸。具体内容包括:双方持有有效护照的进行出入签证;双方边境地区持有出入通行证的居民,可自由来往,自由贸易;边境贸易和地方贸易的具体办法由两国所在的省(市)、自治区政府根据两国政府现行的法律和有关协定协商确定;同时决定双方开放互市点,构建边境市场。[2] 在自由发展阶段中越贸易开创了历史新河,进出口额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991—1996年中越贸易累计进出口总额为33.46亿美元,年均增长比率为120.44%,但是从1993年开始进出口额增幅有所下降,原因是中国大量的商品进入越南市场,对越南的中,小型企业冲击很大,使一些中小型企业关门倒闭。为此,越南政府对小额贸易进出口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使两国贸易保持相对平衡。

表1:1991—1996年中越贸易进出口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度进口总额出口总额 进出口总额 进出口额年增长率(%)

19910.21

0.11 0.32 ——

19920.73

1.06 1.79 459.38

19931.23

2.76 3.99 122.91

19941.91

3.42 5.33 33.58

19953.30

7.2110.51 97.16

19963.10

8.4211.52

9.6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19977)有关数据计算编制。

在自由发展阶段,越南主要出口商品有:蔬菜、水果、香蕉、橡胶、鞋子等等。越南主要进口有:水泥、建材、自行车、服装、电子产品。双边贸易规模逐步发展,形成了具有批量规模的小额贸易。结算方式主要是以货易货,现金交易,很少通过两国银行体系来清算。

2.稳定发展阶段(1997—2000年)。在这一阶段中越两国双边贸易无论从商品种类、交易规模来看,都得到了明显增长,互市贸易增加很快,双方贸易结构有所改善,小额贸易稳定增长,交换商品上达千种,逐步形成了边境小额贸易与互市贸易结合,生产资料与生活用品互补的综合性双边贸易格局。越南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如:原油、金属矿砂、废钢、煤、橡胶及制品、化工原料、药材、艺术品、干鲜水果和海产品等等。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为服务、纺织品、成品油、建材、家用电器、化工原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和水产品等。[3] 这一时期虽然两国双边贸易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但是发展明显不平衡,越南从中国进口大幅度增加,而出口增幅较小,主要原是:越南在经济发展层次,产品结构等多方面与中国的差异较大;特别是越南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长期以来中越边境贸易以越南处于逆差状态。越南从1997年到2000年,逆差额逐年上升,到2000年贸易逆差额达到6.08亿美元,占全年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4.66%。

表2:1997—2000年中越贸易进出口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度 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出口总额 进出口额年增长率(%)

19973.57 10.80 14.37 24.74

19982.18 10.28 12.46-13.29

19993.54 8.64 12.18 -2.25

20009.29 15.37 24.66 102.4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1)有关数据计算编制。

这一时期随着双边贸易日益发展,人民币成为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越来越多的交易通过银行体系来清算。但是也存在着大量的非法交易、偷税、漏税、走私等现象,严重制约中越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3.规范发展阶段(2001—2007年)。从2001年到现在,中越双边贸易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到2010年,中越双边贸易额预计将达到150亿美元。从理论上说,虽然边境贸易发展势头和两国贸易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两国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并给予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两国边境贸易呈现出正规化、良性化发展格局。这一时期中越边境贸易额稳中有增,其中云南与越南的边境贸易额增长较快,广西与越南的边境贸易额增长较为稳定。自2001年以来,越南一直是广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到2004年越南成为了云南省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边境贸易突飞猛进,每年均保持45%以上的增长,越南对两省的边境贸易在越南的对外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4] 这段时期越南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摩托车及关键部件、电力、成品油、化肥、汽车及关键部件、水泥、钢铁、DVD、VCD机、家用电器、日常用品和机械设备等。越南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包括:农产品、天然橡胶、龙眼、铁砂矿、腰果、大米及其他鲜果等。

表3:2001—2007年中越贸易进出口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度 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出口总额 进出口额年增长率(%)

2001 10.11 18.05 28.16 14.19

2002 11.16 21.48 32.64 15.9

2003 14.57 31.83 45.40 42.16

2004 24.82 42.60 67.42 45.30

2005 25.53 56.44 81.97 21.58

2006 30.30 73.90 104.20 26.88

2007 ——

—— 151.15 48.90

资料来源:①2001—2005年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6)有关数据计算编制;②2006年数据根据越南经贸(经济概况)有关数据计算编制;③2007年数据根据黄信、卢秋颖:《稳步发展前景广阔的双边贸易——中国及广西对东盟贸易最新情况综述》有关数据计算编制,广西日报,2008年8月13日。

这一时期中越双边贸易稳定、迅速增长,年均保持近30%的增长速度。但是2005年由于受禽流感爆发的影响。中国控制“两高一资”的商品出口,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下调),越南限制铁矿砂的开采和原矿直接出口,使得两国双边贸易增幅明显下降。到了2006年两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推动贸易发展政策,特别是“禽流感”得到彻底控制后,贸易增幅逐步回升,其中边境贸易迅速增长,增长率达到52%。[5] 这一时期“地摊银行”逐步消失,正规银行体系在双边贸易结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越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清算保障。

二、中越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中越贸易发展的重要“瓶颈”。第一,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制约两国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在两国贸易迅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虽然两国间的交通运输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两国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从总体上说,两国间的交通运输基本设施还比较落后,适应不了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越南方面。海防是越南北部的重要海港,是河内出海的大通道,也是云南通过海上运输进行外贸的重要线路,但是海防港的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吞吐能力弱,2006年吞吐量仅达1600万吨,[6]不能满足越南北部经济增长的需要。越南边境一级国道质量低,路道弯道多,特别是老街至河内的道路,不能满足货物运输的发展要求。铁路大多数是法国人制造的,虽然目前越南有两条铁路和中国的云南、广西相连,但是越南铁路轨道仅为1000毫米,属于非国际轨道标准,中国铁路轨道是1435毫米,属于国际轨道标准,制约和影响两国货物的运转和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口岸和边境互市点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两国边贸发展的需要。中越边贸一些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配套设施不健全、通关能力差,一些口岸没有国门、验货场、储货场、口岸功能无法发挥有效的运用,远远跟不上口岸物流快速增长的需求。一些口岸和边贸互市点的供水、供电和交通状况落后,特别是在越南有30%的边贸互市市场没有与公路相连,有50%的边贸公路等级低或者路况差,[7] 货车通运困难,边境人民交易困难,成为制约口岸对外边境贸易发展的重要“瓶颈”。

第三,供水、发电、邮电和通信资源严重匮乏成为制约两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供水、发电、邮电和通信是现在社会生活最基本公共资源,也是经济增长的基本保障。但这些基本资源在中越边境地区供求矛盾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夏天天气干燥季节,供水发电更加困难、停电停水现象时有发生。中越边境地区地形复杂,邮电、通信基础落后,导致邮电通讯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

2.小额贸易与走私并存成为阻碍双方贸易发展的一道屏障。第一,小额贸易在中越边境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小额贸易占中越边境贸易总值有所增加,从广西有关部门获悉,2006年广西与越南双方贸易额达15亿美元,占中越贸易总额的近六分之一,增速高达50%,贸易方式以边贸为主,其中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8.4亿美元、增长62.9%,占同期广西与越南贸易总值的56%,2006年滇越进出口贸易额为5.0745亿美元、同比增长59.2%,其中,滇越边境小额贸易额为1.6882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69.4%,占滇越的边贸总值21.0%。[8] 但是,小额贸易进出口商品大多都没有完整的商品说明书,难以避免假冒伪劣商品的出入。小额贸易最大的特点就是数量少、品种多,加之境外沿边一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群众生活困难、购买能力差、双方不少商人每次订货都是采用多品种拼装办法。给两国海关的检查、验货、通关等带来许多麻烦,影响通关效率。

第二,中越边境贸易中的走私问题。随着中越两国边境贸易的恢复和发展,跨境走私问题也逐渐成为阻碍中越贸易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越南方面走私问题相当严重,据有关统计资料,商品从中国流入越南的走私商品额高达合法贸易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中越边境贸易中,走私进入中国的商品大多数是原油、橡胶和一些原材料。而走私进入越南的商品大多数是一些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空调、VCD、DVD机、日常用品,一些禁止进口的灭鼠药、杀虫剂、还增加了假冒名牌产品。甚至有一些中国生产的产品假冒越南的名牌产品,例如:10000吨钢铁假冒越意钢铁公司等。[9] 这些走私产品由于不受海关的检查、逃避税收、走私产品通常在价格上会低于通过正常渠道进入市场的产品,造成不良的市场竞争,价格比在越南同样产品要便宜,但是质量低劣。走私现象严重影响越南经济的发展,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增加越南有关部门的监管难度。越南加入WTO后,经济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越南边境地区的走私活动成为影响越南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之一,也是长期困扰越南政府的难题之一,在越南国内,走私问题被形象地称为“国难”。

3.中越贸易发展不平衡趋势进一步扩大。第一,越南出口的一些产品竞争力下降。越南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来自农业产品,如:香蕉、大米、水果和蔬菜等。这些农产品很受中国边民的欢迎,2002年越南果菜出口占了云南市场的30%以上。[10] 但是从2003年10月1日,中国、缅甸、泰国三方签订果菜进出口零关税政策后,“早期收获”效应明显,越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越南的农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越南水果和蔬菜占云南市场份额大幅度减少,到了2005年后越南甚至从中国进口这类果菜。

第二,中越贸易进出口产品结构存在问题。虽然越南已经成为WTO的成员国、每年经济平均增长8%、边境贸易进出口增长30%左右、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有所调整,有望到2020年基本跨入工业化国家行列。[11] 但是,越南目前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和出口的产品大多数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矿产品、矿砂、农特产品、大米、橡胶等。而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日用百货、家用电机、机器设备、汽车和汽车零件等。从进出口结构,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出口的商品档次低、规模小、附加值不高。我们认为,在一定的时期内,中越两国贸易不平衡现象难以避免,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这种不平衡现象长期持续存在,并不断扩大的话,终将制约越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人力资源匮乏制约中越贸易的发展潜力。人才障碍、人才缺乏是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培养的人才不愿意留下,经常流失,在中越边境贸易中,专门从事边贸的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很少,这给中越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障碍。多年来,由于中越关系恶化,双方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合作中断,贸易停止,导致在特定时期内精通中越语言、了解中越民族习俗、中越文化的人才缺乏。其中:语言障碍、沟通交流困难是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越南加入WTO后对中越贸易的推动作用

1.促进中越贸易的不断发展。越南加入WTO,对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例外”条款给边境贸易带来新机遇。世界贸易总协定第24条第3款规定:“本协定的各项规定,不得阻止任何缔约国为便利边境贸易对毗邻国家给予某种利益”,这说明越南入世后,原有的边境贸易优惠政策可以继续使用,还可以在边境地区制定有利毗邻国家的其他新政策。同时世界贸易总协定有关“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例外”条款还规定对输入一国领土内自由贸易区的商品所给予的优惠可以不给予国内普遍地区。这为入世以后中越边境地区指定区域政策,创建边境自由贸易区开创了新的空间。越南加入WTO后,外贸专营权将被逐步放开,各种贸易主体将在获得国民待遇的基础上公平竞争,为广大中、小企业和单位参与边境贸易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而对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极为有利。随着越南加入WTO、各种非关税措施将大大减少或取消。在两国都成为WTO成员的条件下,将使双方贸易的运作向国际贸易规范化方向发展,可以大大改善双边贸易的发展环境。

2.“两廊一圈”的实现进一步扩大了两国贸易的发展空间。2004年10月8日中越两国政府同意组建“两廊一圈”经济合作区。“两廊一圈”是指“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凉山→河内→海防→广宁”两个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涉及到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四省和越南的北部省、市。这说明边境地区在中越组建“两廊一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两廊一圈”将大力推动双边经贸的发展,为双边贸易关系入新的经济活力。通过“两廊一圈”建立的交通走廊、物流走廊和海陆交通港口圈,将极大促进中越双边贸易的发展。“两廊一圈”建设的重点是利用中越边境完善的铁路、公路、口岸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中越之间的交通走廊、物流走廊、保障双边贸易商品顺畅的流通市场。“两廊一圈”将促进电子、生物、信息、通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这将给中越边境地区的投资、技术合作、劳动力流动等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两廊一圈”将进一步促进中越边境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国内、国外旅客到边境地区旅游。

3.越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梁作用不断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这个自由贸易区建成后,面积达到约14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亿、GDP将达到4万亿美元、贸易也将在目前1.2万亿美元成倍增长。[12] 中国和越南都是这一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必将对中越双边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越南的地理位置在东南亚的经济、旅游合作当中都占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可以建立以越南为中介,通过越南的边境贸易使中国商品顺利流入东盟国家。越南位于印度支那地区与中国最近又有相当发展的基础建设,便于东盟和中国之间贸易,越南处于贯穿泛亚线,东—西走廊和湄公河区域各线路的中心地带,越南与中国有长期互助友好的邻国关系,作为东盟的重要成员,越南将在东盟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越南与中国建设泛亚线从昆明到达东盟7个国家的铁路、公路线经过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对河内—昆明的货物运输非常有利,对两国双边贸易将得到很好的支持。随着东盟范围扩大到中越边境,按照规定,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高税率为5%、最低为0%。中越边境县(市)未来是中国与东盟联系的重要桥梁。东盟自由贸易区组成后,将对中越边境县(市)地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所以我们现在应把中越边境贸易按照自由贸易区的模式进行建设、积极参与东盟的市场竞争、迎接东盟的挑战。

4.FDI的增长对中越贸易规模的扩大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越南加入WTO后,外国的FDI在越南不断增加,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显示:越南2005年吸引的FDI达63亿美元,2006年为105亿美元,2007年为203亿美元。2008年1月3日,越南计划投资部对外表示,越南计划今后3年吸引FDI投资600亿美元,这将使得2006年到2010年五年间,越南引进FDI的总额达到900亿美元的规模。[13] 越南入世后5—7年,将其商品的平均关税由现在的17.4%下调为13.4%。其中,农产品关税在5年内由23.5%下调到20.9%,工业产品在5—7年内由16.8%下调至12.6%,这将有利于中国企业进入越南市场。[14] 吸引FDI是越南经济发展的亮点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来源,越南政府很注重对FDI的吸引力,FDI是弥补越南贸易进出口逆差的重要来源。FDI企业生产规模每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高于全国的平均生产水平的12%左右。FDI企业的生产商品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能力强。越南政府鼓励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外国投资到越南边境投资,特别是资金雄厚并掌握新技术的投资商,同时也要吸引拥有现代技术的中小规模公司,鼓励在国外定居的越南人回国投资,吸引中国在越南边境地区投资。对中越边境贸易及经济规模的扩大,实现产品升级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促进中越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1.深化两国边贸体制改革,排除体制障碍。第一,中越双方进一步统一边境口岸出入手续,实现规范管理。中越边境由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的六省构成。就越方来说,由于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的制约,导致越南国内一些一级口岸办理手续不统一,表格不规范,有口岸收取3000越南盾(约1.5人民币)的出入费。就中方来说,入境程序不规范,有的口岸规定必须进行个人体检,有的口岸从未检过。这些问题都影响到边境来往人流,给出入境人带来不良情绪。中越双方边境口岸要统一规范办理出入境手续,统一收费标准,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改进海关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提高办事效率。

第二,强化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意识。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把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加强政府职能,政府应在指导、引导、总体协调等方面多下工夫,积极为双边贸易发展开辟“绿色通道”,政府要真正履行调节经济,管理社会,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职能,建立有效的服务型政府。

2.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中越发展创造条件。第一,完善交通基础建设。由于双方的交通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求,双方要密切配合,改造和升级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注重完善建设铁路和公路。铁路是“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公路是“南宁→凉山→河内→海防→广宁”。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高效地管理来往的人员和货物,为中越发展贸易关系创造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第二,加快港口建设与发展,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按照大型化、专业化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开工建设防城港钢铁基地(20万吨级),创建路海联合运输体系,大力发展集装箱专用码头,加快配套铁路、航空、仓库及其他服务设施。创新港口经营模式。加快实施“以港引工、以工促港、港工互动”发展战略,逐步形成前港后厂、前港后区、前港后园的格局;抓住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成立的契机,整合港口资源,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企沙、白龙、茅岭、潭油、潭吉、竹山等中小港口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全市港口发展“一盘棋”的局面。增强港口疏运集散能力。充分利用“防港物流”品牌效应,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合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第三,加快能源、通讯的基础建设。中越边境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山峰重叠,有些地方架设输电线路非常困难,甚至很不经济。建议考虑多建设小型水力发电站,不仅可以解决夏天缺水问题,而且也可以解决电力供求矛盾。中越边境地区在邮电通讯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吸引外国邮电公司来投资。外国公司具有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经验,比较容易解决中越边境地区邮电通讯短缺的技术问题。

3.加强对边境小额贸易和走私的监控管理。第一,优化边境小额贸易的经济结构,提高边境口岸利用率。加强出口商品建设尤其是短缺商品的基地建设,如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基地的建设。合理布局沿边沿海的边贸口岸布局,充分发挥各口岸的区位优势,培育特色口岸经济,使小额贸易的竞争有序化。组建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集团,扩大交易规模,提高边贸的经济效益。边境地区要充分利用开放的优势和特殊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把原来各自为政、小打小闹的经营方式,转变为“规模贸易”、口岸贸易、港口贸易等高层次的集团贸易形式,利用内地的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建立一批各具特色,并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外输出产业部门或企业集团,使单一的易货贸易向符合国际贸易准则的现汇贸易、期货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方向发展,不断扩大边贸的交易规模,提高边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加大走私的打击力度,堵塞国家税收资源流失的漏洞。严厉打击边境走私犯罪,清除非法活动。中越双方要密切配合,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打击走私、贩私活动,边境各县市应该增派兵力,加大打击走私力度。双方联手,从内外两方面清除走私、贩私行为,使犯罪分子闻风丧胆,望而止步。为中越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制环境。

4.推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改善两国贸易不平衡状况。要力争把越南在中越贸易进出口逆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使之不影响到越南国际贸易结算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进一步增强越南的出口能力,采取措施严格控制逆差规模。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商品的生产,确保国内需求,更新生产工艺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节约生产的原材料和燃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打造越南生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果蔬是越南特色优势产品,必须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采取措施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同时越南还可以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来解决中越边贸的不平衡问题,把越盾贬值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

5.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中越双语复合型人才。增加教育投入,消除人才障碍,是中越边贸发展的关键。第一,中越双方要共同协商,在中越边境地区开办“汉语和越语”培训学校,加强对双方官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沟通和交流水平。第二,对那些重点培养对象,要考虑让他们脱产学习,进行系统性培养,提高管理能力,转变工作作风。第三,要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以高薪招聘,留住人才。为中越贸易的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持。第四、从中越双方长远发展战略考虑,中越边境地区的中小学应努力创造条件,相互引进人才,构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有效降低未来的人才培养成本。

6.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大中越双方信息交流。中越两国要进一步完善各自法律体系,构建和谐的法制环境,有效控制法律冲突,是中越合作和贸易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双方要经常进行信息互换,及时通报贸易政策、税收政策、海关管理措施和出入境手续的变化等信息。为此,双方应增加各种有关发展中越贸易合作政策、司法解释、法律冲突解决办法等研讨会,增加合作交流机会,互通信息,达成共识,推进双方的友好合作进程。

标签:;  ;  ;  ;  ;  ;  ;  ;  ;  ;  ;  

越南加入WTO对中越贸易的影响及评价_中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