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文局:向世界说明中国论文

中国外文局:向世界说明中国

文|本刊记者 杨双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之际发来的贺信中指出,70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全面宣介中国发展变化,积极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式(6)给出了i支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率分布。功率的概率模型中,对于支路的功率S确定值可以计算为:

2018年8月22日,北京,第二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暨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图为中国外文局展厅吸引了中外人士

2019年9月4日,在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辛勤工作在国际传播一线的中国外文局全体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外国专家和友人,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70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全面宣介中国发展变化,积极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希望中国外文局以建局70周年为新的起点,把握时代大势,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近些年,中国外文局坚持外宣期刊走出去。2004年10月,《今日中国》阿文版和西文版分别在埃及和墨西哥城建立了中东分社和拉美分社,今日中国杂志社因此成为中国外宣期刊走出国门的首家杂志社。目前,外文局的外宣期刊,已经覆盖世界主要语种、国家和地区;已建有8个外文期刊海外分支机构,形成了立足当地、辐射周边、直接传播中国声音的多元化对外传播格局;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传播,各期刊与新加坡《联合早报》、韩国《中央日报》、埃及《金字塔报》、俄罗斯《俄罗斯报》、美国《时代》周刊等全球12家知名媒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效宣介了中国主张、中国方案。

根据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的2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200例甲状腺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两组都使用了甲状腺次全切手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增加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有70例男性和130例女性,22至61岁,平均38.2±6.4岁。对照组有76例男性和124例女性,20至60岁,平均37.9±5.7岁。

上述几篇论文,主旨在于思考当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理论上作出分析和回答。我讲到这样的经历是想表明: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者们从理论上做学术研究,但我们研究的背景和对象是当今的现实。我们不能忽视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从理论上提出、分析和解决,是我们的责任。这几项研究,无论是关于实践运动的基本规律,人的活动效率的历史发展,以及用实践批判、对实践批判和实践自我批判等问题,都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基本理论困惑,试图作出自己的回答。而这样的研究和回答,如果仅仅依靠原有的理论和方法无法作出,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这样做的结果,在思想理论上就是一种创新。

70年澎湃岁月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中国外文局前身)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对外宣传专业机构,也是新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专业对外传播机构。第一任局长是乔冠华,副局长刘尊棋,秘书长冯亦代,全局110人。

6.讲究读书方法。读书“最好使学生自学”。读书不只是学生课堂上被动听老师“灌”,须有预习与复习两个自学环节。“功课应该自己先去温习,或说是预备,将未曾教过的书,自己先去研究一下,后来先生教起来,容易明了。”[2]卷5,61对于老师教过的知识,要做到“课后再去复习一次,那就不容易忘却了”。联系到英语学习,遇一字多解不能判定时,经过“一番自修”,就会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其他如矿物、植物、物理、化学等科,非机械地记牢不可。概言之,也就是蔡元培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提倡的自动、自学、自助、自研“四自”读书方法。

说到中国外文局的外国专家,不能不提到国际著名记者、作家—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先生。他1915年出生于波兰,1917年随父母来到中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起就追随宋庆龄从事抗日工作,曾任《中国建设》(现《今日中国》)总编辑,70岁之后担任名誉总编辑,著有《人民之战》《西藏的转变》《见证中国》等许多优秀作品。1957年,爱泼斯坦加入中国籍,是为数不多的几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裔人士。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先后为爱泼斯坦祝贺七十、八十、九十寿辰。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等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表彰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的英雄模范,爱泼斯坦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中国外文局期刊报道始于1950年,见证并记录了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1950年1月1日,《人民中国》(英文版)创刊,这是新中国第一本外文期刊。随后,新中国第一份综合性世界语杂志《人民中国报道》、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人民画报》、第一份面向西方读者的文学杂志《中国文学》、多文种综合性月刊《中国建设》(现《今日中国》),第一份英文新闻周刊《北京周报》相继创刊。目前,中国外文局所属5家杂志社每年以13个文种编辑出版34本期刊,坚持“真实报道”的传统,以封面、多语种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外宣期刊,深受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亲切关怀,或是亲手办刊,或是题词勉励。毛泽东主席为新创刊的《人民画报》题写刊名,充分肯定《中国建设》“用事实说话”的办刊方针;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导创办《北京周报》,亲自为《人民画报》审定稿件达3年之久;宋庆龄同志创办《中国建设》,并为杂志撰写文章;邓小平同志对《北京周报》文版调整作出重要指示,为《人民画报》创刊40周年题词;江泽民同志为《北京周报》题词“中国之窗,世界之友”,为《今日中国》创刊50周年发来贺信;胡锦涛同志通过《北京周报》《人民中国》等杂志向国外读者致以问候。特别是在建局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发来贺信,外文局全体中外员工倍感兴奋,也深感使命光荣。

这封信寄托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文局的殷切期望。“我们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极大增强了我们在新时代外宣工作中勇开新局、再攀高峰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在庆祝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

此外,中国外文局编译出版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外宣图书,建立了国际书店和外文印刷厂,构建起完整的对外出版发行体系。70年来,中国外文局以40多种语言出版了近10万种图书,发行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国际社会持续介绍新中国的发展成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0年来,先后翻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领袖著作。截止2019年7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出版28个语种、32个版本,海外发行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的权威读本。

1951年,杨宪益夫妇接到外文出版社的邀请来到北京,当时外文出版社刚刚创立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这标志着中国向西方社会系统介绍中国文学作品的开始。几十年间他与夫人戴乃迭共同翻译了《红楼梦》《儒林外史》《鲁迅选集》等中国古今名著100多种,他们在事业上和生活上的完美结合创造了一个中西文化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独特范例。几十年来,他们珠联璧合的合作使其双双获得了“译界泰斗”的美誉,不仅创造了翻译史上的奇迹,更用一生成就了一个传奇。

卧虎藏龙之地

70年来,一代代中国外文局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70年来,中国外文局大师云集、名家辈出。“国际新闻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是藏龙卧虎之地,所有的工作人员除新参加的年轻同志外,都是一时俊彦,虎虎有生。”著名翻译家、作家、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秘书长冯亦代曾这样评价。70年来,这里汇聚了丁聪、沈苏儒、杨宪益夫妇、爱泼斯坦、沙博理等中外专家。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文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及新的挑战。中国外文局顺应时代大势,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形成了互联网、新媒体外宣与传统书刊外宣交相辉映,更加丰富全面的全媒体外宣格局。

中国外文局是中国对外传播理论研究的开创者、引领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建设》副总编辑沈苏儒先生开始研究和传授对外传播理论知识,并与外文局原局长段连城先生一起,为中国的对外传播理论奠定了基石。沈苏儒编著的《对外传播教程》《对外报道教程》《对外传播概要》和《对外传播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对外宣传理论。在翻译研究方面,沈先生以《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漫谈》这两部权威著作,确立了他在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各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不同茬口的小麦田对小麦茎基腐病感病程度有明显差异,前茬小麦、玉米轮作田,秸秆还田的菌源残留量大,有利于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病指数高,发病重;西瓜茬、秸秆清除田发病相对较轻,重症地块建议采取轮作倒茬的农业措施来控制田间致病菌数量,从根本上防控该病的发生程度;通过目测,药剂拌种对于小麦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小麦茎基腐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减轻病害的发生,同时可以兼防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腥黑穗病等病害。

面对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国际舆论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外文局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媒体融合,通过“中央厨房”全媒体工作机制,依托多语种外宣优势,大力推进新媒体技术的外宣实践,运营多语种网站、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生产多语种融媒体产品,突破传统外宣的时空局限,收获了巨大的海外影响力和良好的传播效果。

从此,新中国的对外出版发行事业拉开帷幕,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壮阔历程正式起航!

2016年,由中国外文局与秘鲁国家图书馆联合建立的南美首家“中国图书中心”在秘鲁成立

1947年春天,生于美国纽约的沙博理抱着“到中国看看”的心理,只身来到上海,没想到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1953年他到外文出版社工作,后转入人民画报社,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作品的英文翻译。沙博理翻译了《水浒传》、巴金的《家》、茅盾的《春蚕》等作品,其中耗费巨大精力完成的《水浒传》的英译本堪称巅峰之作。196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沙博理加入中国籍,是当时第一批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2010年,他荣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共调查28个村落,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其中上海市12个、江苏省11个、浙江省5个,乡村性高村落16个,乡村性低村落12个,村落地理分布如图1所示。共调查4类生境的134个植物群落,各生境调查样点数量分布如表3所示。

70年来,新中国对外宣传事业的开创和拓展,离不开中国外文局拥有的一支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和精湛业务能力的优秀人才队伍。截至2018年底,全局在职职工近3000人,其中269名高级职称业务人员,14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入选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其次,城乡居民教育回报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马太效应”。城镇居民教育回报率为12.4%,农村居民教育回报率为10.7%。

守正创新,推动融合发展

曾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的丁聪,是著名漫画家。作品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众多作品的插图。抗日战争时期,他从事画报编辑、舞台美术设计、艺专教员和画抗战宣传画等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全国青联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美协第一、三届理事和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1980年以后,他以超常精力,从事文学书籍插画及讽刺漫画工作,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数量大大超过以前作品的总和。

进入21世纪,中国外文局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外宣媒体深度融合。2000年11月24日,中国网挂牌,中国外文局外宣工作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网以中、英、德、法、西、俄、阿、日、韩、世界语10种语言11个文版24小时面向全球发布信息,访问用户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9年6月,中国 网 已 在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6大国际主流社交平台开设9个账号,覆盖英、法、俄、德、西、阿、日、韩 8个语种,遍及6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粉丝总数超过6500万。

中国外文局是新中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机构。1949年迄今,已聘请长期外国专家(任职一年及以上)约2000人次。在中国外文局工作的外国专家中,包括了爱泼斯坦、沙博理、陈必娣、魏璐诗等人。

中国网时事英语短评栏目《中国3分钟》,自2015年 5月上线至2019年8月8日,在Facebook上的总阅读量近13亿,成为海外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2017年该栏目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2017年度)。

中国外文局短视频统一品牌《第三只眼看中国》,充分利用多语种外籍专家和雇员优势,倾力打造有观点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述评,目前已有8个语种的节目在相应语种国家与地区的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推送。

China Focus(聚焦中国)是中国外文局将传统期刊国际合作传播的品牌影响力向新媒体渠道拓展延伸,利用多语种网站、移动客户端、海外社交媒体等渠道,将解读中国道路、构建中国话语的优质深度内容进行平台化、可视化、智能化传播的多语种国际传播品牌。

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引发的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通过强制与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来达到其商业目的,这些条约包括《中英江宁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等。关税制度是事关英国商业利益的核心制度。

China Matters是外文局原创的多语种系列短视频品牌,已推出多语种短视频600余个,总时长超过4000分钟,累计观看人次数亿。其中,《奇迹:全球院士点赞中国》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外文局为加强外宣高端智库建设,成立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该院以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特色,每年推出大量研究产品,组织开展国际智库品牌交流活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对外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国际涉华舆情、翻译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全球治理等研究领域具有品牌优势与权威地位。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担多项国家级舆情研究专项任务,在全球范围持续开展国家形象调查,形成中国自主开展国家形象调查等权威品牌。

在外文局工作40年的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英文翻译领域专家黄友义表示,“我经历了上个世纪外文局业务的转型,看到了新时代外文局的新发展、新气象。40多年来,外文局已经从单纯的书刊传播单位发展成为包括传统书刊、新媒体、国内外交流活动在内的国际化传播和研究机构。”

“躬逢伟大时代,投身崇高事业,是我们这一代外文局人的幸事,更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杜占元局长说,“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朝着建设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的目标大步迈进,在新时代新征途上奋斗圆梦。”

标签:;  ;  ;  ;  

中国外文局:向世界说明中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