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佃会教授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举隅论文_李洋1 黄绍磊2,杨佃会3,4

杨佃会教授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举隅论文_李洋1 黄绍磊2,杨佃会3,4

(1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级针灸推拿七年制,山东 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级针灸推拿七年制,山东 济南250014; 3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250011;4 单秋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山东 济南250011)

【 中 图 分 类 号 】 R24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5) 10

摘要 杨佃会教授结合多年针灸临床、教学、科研经验,形成了有特色的、传统的诊疗思路,擅长用中医经典理论分析疾病,在辨证上,力求准确;在针灸取穴上,追求穴少而效宏。本文择其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以飨读者。

关键字: 痉挛性斜颈; 杨佃会; 辨证取穴。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则向另一侧屈曲。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睡眠中完全消失,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本病症至今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尚无特效疗法,药物和手术疗效均不确切,且手术风险较大,不宜普遍应用开展。鉴于针灸治疗本病是近年的事,故其临床治疗规律,尚有待进一步探索。笔者在跟随杨佃会教授临床实践中发现杨教授用中医辨证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疗效佳,今报道杨佃会教授治疗的1例痉挛性斜颈患者如下,以供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患者,贾某某,女,57岁,山东济南人。2014年10月8日初诊,患者述自2013年12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项部胀痛不适,伴心情烦躁,后出现颈部向左歪。先后于山东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等医院就诊,诊为“痉挛性斜颈”,治疗无明显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后渐至患者头部后仰,伴头部震颤、牵及肩部隐痛,早晨起床时较轻,紧张、冲动或劳动、行走时症状加重,安静时症状减轻,入睡后症状消失,痛苦焦虑面容,身体消瘦,心情烦躁,纳眠差。体格检查:颈椎棘突压痛(+),活动轻度受限,右小指感觉稍减退,轻度麻木,肩部肌肉紧张,右上肢肌肉稍减退,双侧霍夫曼征(—),椎间孔挤压试验(—)。辅助检查:颈椎X-ray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可见骨性增生,寰枢椎处可见半脱位;颅脑MRI无明显异常。舌质稍暗淡,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1痉挛性斜颈(后仰型)2寰枢关节半脱位。中医诊断:痹证,辨证为肝肾亏虚,阴虚风动。治则:滋补肝肾,养阴熄风,疏通经筋。针灸处方:风池(双)、天柱(双)、风府、颈夹脊(双)、大椎,肩中俞(双)、列缺(双)、外关(双)、肝俞(双)、筋缩、肾俞(双)、阳陵泉(双)、悬钟(双)、昆仑(双)、申脉(双)。选用0.30mm*40mm针灸针,常规进针针刺,进针后每个穴位以得气为度,每次留针25分钟,同时配合TDP照射,温度以温热舒适为度,一日一次。针刺治疗3次后,患者诉后项部疼痛减轻;针刺6次后,患者诉后项部疼痛明显减轻且能小幅度转头、小幅度低头活动,头颈部震颤幅度减小。针刺18次后,患者头颈部震颤基本消失,仅在过度疲劳或紧张时偶发且幅度很小,颈部可做任何方向自主运动。后患者要求继续巩固治疗,故给予上方巩固治疗7次,期间各症状未发作,随访1年未复发。

按:在古医籍中,尚未发现应用针灸治疗本病症的记载及类似记载。“痉挛性斜颈”为引用西医病名,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种:1旋转型 表现为头绕身体纵轴向一侧作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2后仰型 头向背部作痉挛或阵挛性后仰,颏、面仰天。3前屈型 头向胸部作痉挛或阵挛性前屈。4侧挛型 头偏离身体纵轴向左或向右作痉挛或阵挛性侧屈,重症病人其耳、颞部与肩部逼近或贴紧,并常伴随同侧肩膀向上抬举现象,缩短了耳与肩膀的距离。临床表现在早晨起床时较轻,紧张、冲动或劳动,行走时或各种身体器官受到刺激时症状加重,安静时症状减轻,入睡后症状消失。由该患者症状及检查可知患者属于痉挛性斜颈后仰型。辨证上,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操劳过度, 伤及肝肾,且“年过五十而阴气自半”,肝肾亏虚,阴虚筋燥而挛急,久之阴虚生风而出现震颤,发为此病。《景岳全书 痉证》曰:愚谓痉之为病, 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 筋脉拘急, 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 血液枯燥, 所以筋挛。在经络辨证上,颈项部分布有多条经脉及其对应的经筋, 与本病有密切联系的经脉有少阳经、阳明经、太阳经、督脉、阳跷脉和阳维脉。故治宜滋补肝肾,养阴熄风,疏通经筋。取穴宜局部与远道结合,又“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类经》卷14),故在选穴上宜多阳少阴,局部取穴“风池、天柱、风府、颈夹脊、大椎,肩中俞”以疏通经筋。脏腑经脉辨证远道取穴“列缺、外关、肝俞、筋缩、肾俞、阳陵泉、悬钟、昆仑、申脉”。其中肝俞、肾俞为肝、肾的背俞穴,阳陵泉、悬钟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且阳陵泉为筋会,悬钟为为髓会,昆仑、申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且申脉通阳维脉,针刺操作上以小幅度捻转为主,在治疗方案中,以滋补肝肾,养阴熄风,疏通经筋为原则,采用背俞穴和太阳、少阳经穴为主,标本兼治,共达补益及疏通之效,以促其恢复,疗效显著。

论文作者:李洋1 黄绍磊2,杨佃会3,4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杨佃会教授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举隅论文_李洋1 黄绍磊2,杨佃会3,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