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的情感教育论文_李璐彤

论语文的情感教育论文_李璐彤

李璐彤 广西田阳高中 533600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重视人的发展,要求现代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传递和养成。应时代的呼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必要而迫切的。

关键词:语文 情感教育 作用

一、语文情感教育的内涵

《基础教育新概念》一书认为,情感教育的目标包括三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个方面最后都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从上面的表述可看出:情感教育的探讨都是从“情感”出发,发挥情感作用,健全学生的人格。

语文情感教育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所谓语文情感教育,就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健全学生的人格。

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育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有着情感方面信息交流,因此,语文教学要进行情感教育。

二、语文情感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作为语文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语文情感教育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研究,有时还倍受冷落。在语文教育中存在情感缺失的现状。经专家研究,当今语文教育常存在以下几种现状:

1.情感缺失的语文教育观

当今的语文教育中,教师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重知轻人,严重忽视了情感教育,语文教育缺乏情感,语文课通常被上成“技能训练课”或“理性分析课”。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讲台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学生们说:“语文课太没劲了。”他们认为,语文课无非是读书、抄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堂堂如此,令人生厌。可见,当今语文教育存在情感缺失的现状。

2.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

为了追求高升学率,语文教育也因此失去了自身的特点,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被当作例题冷冰冰地彻底剖析,为了培养学生硬实的熟练程度,大量重复的、繁琐机械的纯技术训练和沉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没有机会去阅读和实践。

3.语文教师素质不高和教科研不够深入的现状

语文情感教育要求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有高尚的师德、人格和爱心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但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原因,许多语文教师的素质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实施情感教育。

三、语文情感教育的作用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无不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情感的产生不是空泛的,也不是冲动的,它是与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的。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师处于情感的主动和支配地位,恰当地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加强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才能发挥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那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都有哪些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情感是作者写作的本源,也是我们在学习文章时必须进入的境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教师饱含情感的教学,学生就意兴盎然地学习,就能确切地把握作者撰文时的情感,那么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品味就会是深刻的而非肤浅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这样就会大大增强学习语文的热情。譬如教学《〈指南录〉后序》一文时,倘若能引导学生准确地体会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那必然会对作者连用十八个“死”以酣畅淋漓地抒发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感产生更深刻、更具体、更刻骨铭心的体验,并顺理成章地激发调动学生对作品内容及思想意义的求知欲望。

2.有助于强化语文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心境良好、情感亢奋的状态下往往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情感沮丧时,则思路狭窄、思维闭塞。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信号功能和强化功能。学生可能不能流畅地背诵一篇课文,却能几十首、成百首地唱出他们喜爱的歌曲。所以,我们要重视情感在认知过程中的强化调节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揭示出课文的趣味性,展现教材中一切美好的情感。例如特级教师高润华在讲《背影》时,进入意境,情不自禁地攀住黑板,做出一付吃力攀越的样子,完成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感动得学生泪如雨下,既体会到了父爱的博大、深邃,又诱发了学生情感,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景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相反,如果教师神情冷漠,只是把作品、作者、时代背景、段落大意等内容进行讲述,就会加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理解作品、领悟知识了。

3.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情绪与生物性需要有关,它以心境或激情的状态表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感与基本社会需要相关,它既带有人类的某种天性,又在社会环境中发展,具有较含蓄、较稳定的特点;人的情操与高级社会需要相关,它更多的是在教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具有更深沉、更坚定的特点,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现行语文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内容相当丰富:读陶渊明的《饮酒》,学生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闲适恬静的意境;读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学生可以理解作者对革命者的深情讴歌和对反动派的无比仇恨;读巴金的《灯》,学生可以领悟到友情和爱意,更能领悟好光明和信念的珍贵,课后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背诵文中名句“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情感体验既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感染,所有这些都有益于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健康个性的发展,有益于健全人格的形成。中学生正处于情感迅速发展的时期,需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接受美、追求美而创造美,让学生有一个丰满的人生。

综上所述,情感既影响认知,同时也与非智力因素的其他方面如兴趣、习惯、意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情感也要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鱼霞 《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

[2]刘勰 《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5,18。

[3]鱼霞 《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

[4]刘涛 《语文情感教学诌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第2期。

[5]陈玉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李璐彤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7

标签:;  ;  ;  ;  ;  ;  ;  ;  

论语文的情感教育论文_李璐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