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语心语”教学设计与分析_环境描写论文

“王语心语”教学设计与分析_环境描写论文

“景语、心语”写作教学设计与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心语论文,景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学设计

1.设计简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这一单元的四篇小说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都很出色。九年级学生在作文中能够进行心理描写,但大都是直抒胸臆,很少能借助环境描写来表达心理感受和情感。本设计借助对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环境和心理描写的学习,进行一次作文教学。一课时。本次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基本学会巧妙利用景语表达心语,难点是努力唤醒学生的情感记忆,唤起他们表达的欲望,掌握借助景物表达心情的写作技巧。

2.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环境描写,基本学会在写作中巧妙利用景语表达心语。

(2)理解孤独,能正确对待孤独,能借助环境描写表现心中的孤独。

二、教学过程与评析

板块一:填一填

1.在空格上填上恰当的词,并说说填这个词为了表现什么。

①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______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______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评析:通过填写比喻词的活动,使学生既能对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有了切身的体会,又能设身处地地体验杜小康孤独的感受,初步唤醒学生对孤独的记忆。)

②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______,河水也______,芦苇成了一片______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______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______声。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绘声、绘色、绘形。

(评析:让学生通过填具有声音色彩的词语,学习环境描写方法,并再次感受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作用,进一步唤醒学生孤独恐惧的情境体验,为学生进行形象再创造奠定基础。)

2.给第③句填上适当的词语或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③八月的一天早晨,太阳______。天______,河水也______,芦苇成了一片______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的。四下里,千万支芦苇______声。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他突然在草里看到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评析:通过引导,使学生注意到对同一景物的不同声音色彩的描述可以表现不同的心情。)

板块二:补一补

1.用环境描写来表现心理的方法,给《孤独之旅》两处补写出环境和心理:

①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②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2.讨论:以上几处语段,曹文轩没有进行环境描写,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写?

可能的答案:没必要写——内容与前面重复;不借助环境照样能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到位;这里需要留白,读者自己能够想象出来;是画蛇添足,主人公是杜小康,中心是写杜小康的成长。有必要写——可以让读者对杜雍和的心情有更深刻的体会;用杜雍和的着急反衬杜小康的坚强、成长……

判断标准:环境描写有无必要,要看能否给读者带来更多共鸣,能否给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能否突出中心。

(评析:补写是对填词的进一步深化,从词到句,难度循序上升。在补写后进行环境描写有无必要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景的描写来自情的需要。答案设置的开放性,让学生有了更自由的思考空间。)

板块三:写一写

师配乐诵读以下文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杜小康、杜雍和是孤独的。孤独的人儿到处有,《故乡》中看着一片萧索的荒村,坐在渐行渐远的船上身处茫茫水中的“我”是孤独的;《心声》中的李京京独自一人在静悄悄的小树林中,只有两只嗡嗡的小蜜蜂陪伴着他,他读着《万卡》,思念着爷爷和妮儿,他是孤独的。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一个人独处会孤独,不被人理解会孤独,遇到挫折没人帮助会孤独,有些人甚至身处闹市也会感到孤独。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身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其实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就在这个闹市,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独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向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让你感到温暖,无依无靠的感觉紧紧抓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你真正进入无人的荒野。这才是真正的孤独,心灵深处的孤独。

你也一定有过孤独的时候吧?在春天或是秋天,清晨或是傍晚,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者阴雨绵绵的时候,在山间或是在水边,孤独突然地或慢慢地袭上你的心头。你能将这样的感受借助景物描写来表现吗?

1.请选取合适的景物进行描写,表现孤独的心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小短文。

2.写后配乐交流、评价。

(评析:教师配乐诵读,营造和教学内容相和谐的情境,唤醒学生的孤独的生活体验,并引导他们回忆孤独的情境,何时、何地……不仅激发了学生倾诉的欲望,而且使他们明白怎样去描述。)

板块四:悟一悟

借助《孤独之旅》中对杜小康父子战胜孤独感的语句的朗读,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孤独。

师生配乐共读文中有关段落。

(评析:一味地沉醉于孤独之中,难免使人消极颓废。在课堂的结尾处,介绍杜小康和杜雍和消解孤独的经历和办法,通过配乐诵读,既营造情境,又对课文环境描写进行再一次体验,也是对孤独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引导学生感悟孤独对人生的作用,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人格精神,这样为学生的课后作文思维做导向。至此,整个课堂结构也趋于完整。)

师小结,布置作业:请以“孤独”为话题写一篇记叙类的文章。要求如下:

1.写一篇记叙文或小说。

2.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3.有明确的中心,抒发真情实感。

4.字迹清楚端正。

5.500字以上。

三、综述:以读促写,“人文合一”,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写作教学的主旨是构建以人文思想为线索、以写作动力为抓手、以写作思维培养为核心的写作教学体系。利用课本资源设计写作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写作指导的过程化、具体化”等要求,正是本堂课的理念。

首先,课题“景语、心语”就体现了“人文合一”的教学理念。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都说明心情不同,对同一景物的体验也是不同的。写景语是为了表现心语。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有别于单纯的写作技巧指导。因此,唤醒学生内心体验,使之产生表达欲望,也就成了决定这节课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情感唤醒的技巧指导是苍白无力的。教学设计自始至终围绕“孤独”这一主题,营造和教学内容相和谐的教学情境,步步深入地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唤醒孤独记忆,产生较为强烈的表达欲望。同时加上不露痕迹的作文技巧指导,使学生能成功地借助景物来表达内心真切的感受。教师注意到孤独是一种谁都会经历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下课前和学生一起朗读《孤独之旅》中以景物描写表现杜小康战胜孤独的心路历程的语段,以此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这样在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又给了学生一个写作的范例。

其次,在唤醒情感的基础上,适当的写作技巧指导也是必需的。情感如花,如果没有写作技巧这一花架子的支撑,再美的花,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展示。但架子如果露出了,这盆花的观赏价值也就大受影响了,所以技巧指导要含而不露。本堂课,由于先有词语填充,再有句的填充作为铺垫,学生也就明白了同一景物的不同描述可以表现不同的心情,对自己该借助哪些景物心中也更有底。通过填词句实践,学生自然领悟到写作技巧,老师只是顺势板书归纳,写作技巧指导与情感唤醒不露痕迹地自然结合。

再次,教材、教师、学生的写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从平时的学生作文状况看,会环境描写的同学有很多,但在作文中运用得出色的比较少。很多学生是为了写环境而写环境。而作文指导和训练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从“不会”到“会”。教材给学生提供了范例,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人生体验使课堂更富有生机。而典型的问题作文的修改是最能给其他学生以启发的,所以老师在上课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优秀习作,更要关注有问题的习作,及时发现各个层次的典型例文并给予及时指导。

既借助教材范例学习写作技巧,又注重唤醒学生的感动意识,激发学生的情感记忆和生活体验,并适时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健康人格与写作能力共同成长,这正是本次写作教学课的理想目标。

标签:;  ;  

“王语心语”教学设计与分析_环境描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