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婴幼儿腹部增强检查技术探讨论文_杨凯华

64排螺旋CT在婴幼儿腹部增强检查技术探讨论文_杨凯华

郑州市儿童医院 河南郑州 450053

【摘 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婴幼儿腹部的增强检查技术。方法:对138例患儿进行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其中106例很好地显示出腹腔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门静脉、腔静脉;占位性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对比清晰,20患儿血管较细,注射压力较大导致注射速率降低,扫描结果不理想,但不影响诊断,12例无法使用高压注射器,改手推后扫描成功。结论:64排螺旋CT婴幼儿腹部增强检查可获得高对比的良好图像质量。

【关键词】64排螺旋CT;婴幼儿;腹部增强;检查技术

婴幼儿腹部组织结构复杂,虽然各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然对比度,但其密度对比度较低[1、2],64排螺旋CT腹部增强检查技术在婴幼儿腹部CT检查中的运用获得了对比度好、密度分辨率高的图像,为临床婴幼儿腹部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若对比剂注射方式、剂量、扫描延迟时间、扫描条件等参数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图像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在我科进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的138例婴幼儿患者资料,以探讨64排螺旋CT在婴幼儿上腹部增强扫描中的技术要点。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自2014年11月到2015年5月,选取在我科进行腹部64排螺旋CT检查的婴幼儿138例,年龄从1周到3岁幼儿,其中0~1月患儿19例、1月~6月患儿27例、6月~1岁患儿45例、1岁~3岁患儿47例,男71例、女67例。

2、设备

飞利浦Brilliance 64 CT及欧力奇双筒高压注射器,后处理采用飞利浦EBW工作站。

3、检查前准备

(1)、患儿检查前禁食水4个小时,新生儿可以酌情2~3个小时,称重。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是否正常,并向患儿家属介绍扫描中的注意事项。

(2)、建立静脉通道,提前扎好留置针,由于婴幼儿年龄小,血管细通常我们使用24G留置针,留置针位置为上臂。

(3)、制动,根据CT增强检查的要求及婴幼儿容易哭闹、躁动不配合的生理特点,为保证检查顺利完成及避免图像伪影,我们要求检查前对患儿给予药物镇静。我们的方案是10%水合录醛(0.5ml/kg)进行镇静,10%水合录醛总用量不超过10ml。

4、扫描技术

(1)、打开高压注射器,安装好生理盐水及对比剂,选用欧乃派克等渗型300mgI/ml对比剂。连接好各管路,并检查高压注射器运行状态.

(2)、患儿摆位,患儿需一名家长陪同进入机房,患儿仰卧于检查床上,两侧外耳孔与台面等距,头颅和身体正中线与台面中线重合,非扫描区域覆盖好防护用具,患儿家属需穿好防护衣。连接好留置针与高压管路,并测试静脉通道。定位线设置在盆腔入口处(定位像为出床扫描方式),送入扫描机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扫描范围自膈顶到盆腔入口水平,肿瘤病变者扫描需充分覆盖病灶,扫描方向为从头至足,螺旋扫描,各参数设置为120KV、150~300mA、扫描层厚5mm、扫描层间距5mm、重建层厚1mm、重建间隔1mm、FOV应根据定位图上腹部形态大小调整扫描长度及视野,螺距为,窗宽300、窗位60、对比剂的用量为1~2ml/kg,对比剂注射速度为0.5~3ml/s,追加生理盐水的速率与对比剂速率相同,用量为8~16ml,根据病情确定扫描期相,动脉期为对比剂开始注射后17~22s开始扫描,静脉期为对比剂开始注射后40~45s开始扫描,延迟期为对比剂开始注射后3min开始扫描。扫描结束后所得图像数据发送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5、图像质量评价

将所得轴位图像传至EBW工作站,在工作站上进行图像后处理,有两名主治以上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差3级。无明显噪声和运动伪影,腹部大血管强化明显,细小血管显示清晰,图像质量为优。有轻微噪声,无运动伪影,腹部大血管强化明显,细小血管显示不清,不影响诊断,图像质量为良。噪声明显,有轻微运动伪影,腹部大血管强化程度低,细小血管显示不清,对诊断有影响,图像质量为差。

5、结果

138例患者全部扫描成功,其中106例很好地显示出腹腔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门静脉、腔静脉;占位性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对比清晰,图像质量为优的占77%;20患儿血管较细,注射压力较大导致注射速率降低,各大血管强化明显,细小血管显示不清,但不影响诊断,图像质量为良的占15%;12例因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压力过高,速度快,注射部位胀痛明显导致患儿惊醒,导致有运动伪影及噪声明显,图像质量为差占8%。138例患者中136例检查结束后未出现过敏反应,2例患者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经临床碘过敏处置后患者过敏反应解除。

讨论

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最快扫描一周0.4s,扫描层厚薄,最薄可达0.5mm,扫描范围大,其最大FOV可达50cm[3、4],这就使64排螺旋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扫描较大的范围,彻底解决了扫描范围、扫描时间和扫描层厚之间的矛盾,即实现了真正的各向同性扫描。极快的扫描速度降低了婴幼儿检查中产生运动伪影的风险,也降低了婴幼儿的辐射剂量。64排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其扫描所获得的是真正的各向同性的容积数据,这就意味着轴位图像与重建出的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方位的图像有着同样的图像质量[5]。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病灶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三维重建不但可以立体观察病灶,其与MIP相结合可以详细的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

婴幼儿64排CT增强检查对比剂的引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手推对比剂,这种方法常用于患儿血管情况不好,对高压注射器不耐受的患者。手推速率一般控制在0.7~1.0ml/s,推注时间在20s以内,允许护士推完药在进行扫描,此种方式有利于护士观察患儿的用药反应,由于推注压力相对小,血管不易受损,患儿不易惊醒,从而保障了患儿的安全,检查成功率较高。缺点是只能看到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图像,无法观察动脉期,对诊断提供的信息不够全面。另一种是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注射时间控制比较精准,扫描期相比较全面,增强效果明显。其不足之处是对患儿睡眠及血管情况要求较高,注射当压力过大,注射速度快时容易引起注射部位胀痛造成患儿惊醒,增加检查的难度。因此从检查效果来看,如患儿情况允许,选用高压注射检查效果较好。

64排CT婴幼儿增强检查注意事项,(1)、患儿检查时需有患儿家属陪同,并对患儿及其家属做好射线防护。(2)、对比剂使用前要详细询问患儿药物过敏史,并让患儿监护人签署对比剂使用知情同意书。严格按照对比剂的禁忌症使用。(3)、对比剂使用前要预热,将对比剂从240C预热至370C,动脉强化峰值升高,峰值时间缩短,另一方面是降低注射温度对患儿的刺激。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增强检查在婴幼儿腹部具有很大优势,做好检查前的准备,选择好扫描技术参数和对比剂注射参数,应用高压注射器能得出全面的高质量图像,为临床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参考文献:

[1] 彭芸、儿童CT低剂量扫描、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1:108

[2]叶滨滨、范淼、儿童腹部影像学诊断,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1:60~62

[3] 孙小丽、64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肝脏中的应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2:1618~1620

论文作者:杨凯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64排螺旋CT在婴幼儿腹部增强检查技术探讨论文_杨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