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加强对隐患风险的分析,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能够及时有效地对风险及潜在问题进行辨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提供根本的质量保证。本文对变电运维中的隐患风险与应对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维;隐患风险;分析;应对技术;电力行业
1 变电运维工作现状
变电运维是电力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电网安全稳定性的标准。电力供给与我国经济发展、日常生产生活等都有重要关联,随着时代的推移,用户用电需求进一步扩大,而以往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也开始退化,变电运维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同时,当前一些电力单位及工作人员忽视了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性,对其中隐患风险明显存在认识不清的情况,未能采用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使电力设备、人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难以得到充分保障。而目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也对这一问题加强了重视,并加大力度强化风险管控,积极开展变电运维大检修等工作。
2隐患风险分析
2.1人员风险
(1)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变电运维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运维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对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熟练操作和维护的能力,同时对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辅助设备都要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运维操作人员的各种专业技能和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操作人员运维管理能力不足,造成了在开展运维工作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另外一些人员对相关的设施不够了解,检测能力差等,都会造成在开展变电运维过程中不能及时的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以及有效的防范风险,最终发生电网运行安全事故发,对企业和人员带来极大的风险危害。
(2)由于人员的违章操作,也是造成隐患风险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运维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进行倒闸过程中不按照相关的操作票顺序和操作卡进行规范作业;②运维操作中倒闸所使用的操作票和维护操作卡存在着错误,未按照顾规定进行程序的审核;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出现误进入带点间隔或者是采取强制性的解锁操作;③操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认真履行监护工作。
(3)由于人员陪着不科学,存在隐患风险。由于操作人员之间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存在极大的差距,这就造成了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和管理水平的良莠不齐,由于一些复杂和技术性比较强的作业需要主力人员负责,这就使主力人员长时间处于疲劳作业的状态中,从而对主力人员在开展运维工作时影响其判断和操作能力的准确性。
2.2设备风险
这里提到的设备风险主要是指在制造设备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存在一定的缺陷,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出现老化的现象,或者是出现故障的设备不能停运而无法进行维修的现象,这些都属于设备风险。
2.3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就是指在开展变电运维时由于天气出现变化产生的自然风险,以及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进行运维时所形成的安全隐患风险。因天气变化出现的自然风险主要表现的特点就是其突发性,对于此类风险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预测和防范,所以这类风险对设备造成的危害也是极大的。比如设备在冬季,由于气温突然下降致使出现渗油漏气的情况,或者是在雷雨天气中设备出现了接地故障,还有设备因为接地或者是地网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出现隐患风险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如果干燥通风等一些具有辅助功能的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也可以使设备运行条件无法满足项目的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从而出现设备故障。比如,高压室一案都安置在一楼,地表和电缆槽内的水分容易积聚,这样容易导致高压室内的湿度出现上升的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若干燥通风的装置不能正常运转,使高压设备的绝缘能力极大的降低,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影响。当出现持续高温的天气时,若空调在安装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放置位置,直吹屏柜,就会在其表面出现凝露的情况,从而使柜内出现放电的现象,甚至出现开光柜爆炸的情况。
3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的应对技术
3.1 提高运维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对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积极应对。要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变电运维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一方面,要加强对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将工作内容寓于培训活动之中,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实效性和应用性为基础,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检测、维修和验收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从业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将安全教育落实到实际教育工作之中。
3.2 科学规范运维工作流程
加强对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积极 应对,要科学规范变电运维的工作流程,实现全程化和实时化的科学管理。第一,要规范变电运维作业流程,对巡视工作、验收工作、维护工作等内容进行逐渐完善,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流程标准,为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提供重要的规范化指导。第二,严格明确各项审批作业手续,对于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持的票卡,要保证内容的正确和程序的规范,作业操作卡片要按照顺序明确进行,并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实处。
3.3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
加强对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积极应对,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建立风险识别体系,根据工作人员所在岗位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区别划分,并进行逐层识别,明确认识极易导致风险事件的不良因素及问题,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查找事故引发的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保证各项内容的全面有效;其次,建立现场风险控制体系,在变电运维工作人员作业之前,要对潜在风险及安全隐患进行预判,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最后,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管理的高效转型,将风险控制体系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处理,势必会对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变电运维工作时,要加强对风险因素的防范和控制,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的规避作业中的风险,为电网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庆,赵时桦,黄淳驿,等.基于 PCA 熵权法的中压配电网运行模糊综合评价体系[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6(6):30- 35;72.
[2] 刘丽琴.中压配电网新型接线模式及其可靠性研究[J].信息通信,2016(3):291- 292.
[3] 金文佩.10kV 馈线遥控合环转电试验分析及风险预控[J].科技展望,2016(9):83- 84.
作者简介:
郝伟(1992.12-),男,山西吕梁人,三峡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学位,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交城县供电公司,研究方向:变电运维
论文作者:郝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风险论文; 操作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隐患论文; 设备论文; 作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