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革命、四次长波、五次特征--世界现代化进程与特征的社会学视角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三元革命、四个长波、五大特征——世界现代化历程与特征的社会学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长波论文,五大论文,社会学论文,透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自18世纪后期开始迄今的现代化运动可以说是经济、政治、科技这“三元革命”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百年来的世界现代化运动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四个“经济长波”, 每一波的崛起都蕴含着“三元革命”的激荡因素。近百年的社会现代化历程,日益明显地展现出五个特征:(1)社会革命与社会渐变的统一性;(2)社会变迁的全球性;(3)社会变迁的整体性;(4)社会变迁的加速性;(5 )社会变迁的阶段性与不平衡性。

一、现代化涵义与特质新认识

18世纪后半期开始的产业革命和政治大革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创造出全新的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仅在随后数十年中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并且以磅礴的气势、迅猛的速度将原先散布在地球上的上百个国家、民族联成一体,共同卷入了一场世界性的工业化、现代化大潮。

自从本世纪六十年代“现代化”形成研究热潮并风靡欧美以来,有关“现代化”的概念定义真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至今也无统一或某一权威的解释。我国的现代化理论专家罗荣渠教授曾将各类现代化涵义和定义归纳为四大类型,即(1 )现代化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2)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 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3 )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4 )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1〕

总之,国内外学者在揭示现代化内涵时,不外乎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两分法,把现代化视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一是关键变项法,把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城市化或合理化。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用后者所下的定义,内容明确,涵盖面不很宽泛,避免了前者无所不包所带来的麻烦。但这种定义在实际应用中却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这类表述使现代化往往成为其它术语的同义词,故而近来已较少为人采用。事实上,以上各类表述各有其道理,罗教授本人也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现代化内涵作出了他的解答,亦有可借鉴之处。笔者在此不拟再细加论证制造出一个新的定义,只想就现代化内涵特质提出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现代化首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实践性产物,相对于远古和中世纪文明,现代化是一种崭新的活生生的文明形态,它不是一种幻想或所谓的理论假设,而是对近百年来人类社会加速变迁结果的理论概括。其次,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特定历程,这表明现代化并非亘古便有,也非是遥远的过去,而是自18世纪中叶以来近两百年直至目前仍在进行中的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快速变迁。再次,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现代化也不是绵延无穷期的,它包含着人类社会特定历史进程中的特定目的性,如相对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其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已基本或多数达到,进入了他们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因而我们面临的现代化实践其重点应是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科技革新、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加速本国、本地区社会变迁,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正是因为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过程和目标的统一,它可以借助于一系列人为的社会发展指标加以界定、描述和评估。应明确承认,近现代的世界历史是由西欧率先揭开帷幕的,西欧特别是英国是现代经济、社会、科技进步的起点。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揭示特定的历史进程的原动力必须从生产力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中寻找,而现代化的起源标志恰恰是在英国最先启动的工业革命,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说:“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十八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的全面变革,而它的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2〕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 英国以使用蒸汽机和低质量的机器大生产,以及并不算太高的技术水平为特征,揭开了“工业革命”序幕,工业化的过程从纺织部门开始,然后逐步扩散到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如机器制造、铁路和船舶,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等等。到1841年,英国农业产值和劳动力比重均降至22~23%,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工业化国家。到1860年时,这个只占世界人口2%的国家,所生产的工业品竟占全球工业品总产量的45%, 拥有世界商船总数的1/3,占有世界出口总额的1/4和世界进口总额的1/3,从而大英帝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现代化的“先来者”。

二、“三元革命”与四个“长波”

“人类经济环境根本性的重要转变始于1780年前后,在某位权威看来,它的重要意义不亚于从旧石器时代原始的狩猎人向新石器时代定居的务农人的转变,工业化(尤其是蒸汽机)的贡献是用非生物能源取代生物能源,利用机器将热转为动功,因而人类能利用大量的新能源”。〔3〕我们可以肯定, 近代西欧生产方式的革命是现代化发展的原动力,但切不可将这场源起于英国继发于欧美大陆的工业革命涵义理解得过于狭隘,工业化乃至现代化的发韧正如一位著名的经济史学家所确认的“实际上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的问题”。 〔4〕可以说单一的生产力进步还不足以昭示一个新时代的形成,它必须和在此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乃至社会结构共同发生巨大的变革才能推动社会产生全面的、深刻的、质的变化。18世纪后期开始迄今的现代化运动可以说正是源于科技领域中的力学体系的形成和运用、经济领域中的纺织机革命、政治领域中的北美独立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而以后的每一轮现代化运动的潮涨潮落,也都是经济、政治、科技这“三元革命”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试根据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长波理论,将两百年来的世界现代化运动大致分为4 个阶级(即四个“长波”),不难发现每一波的崛起都蕴含着“三元革命”的激荡因素。

苏联早期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于1926年在美国发表了著名论文《经济生活中的长波》,首次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一个50~60年的周期性大循环,即所谓经济长波。每一波中包括两个阶段,即上升和下降阶段。上升阶段又叫资本饥荒期,表现为对资本的需求增加,投资和资本输出增加,贷款利率提高,新兴产业建设的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就业人数增加,长期失业者消失。随着对资本需求的减少,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下降阶段,表现为投资减少,贷款利率降低,新兴产业建设放慢以至停止,失业人数增加。康德拉季耶夫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从1780年到本世纪4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长波,即1780~1843年为第一个长波;1844~1896年为第二个长波;1897~1940年为第三个长波。这三个波恰好同现代化的起伏轨迹是吻合而对应的,从二次世界大战至今我们仍处在第四个长波中。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出每一次经济发展的长波都同世界各国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以及产业结构变迁和生产力进步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康氏长波理论图

第一个长波,是现代化在欧美的萌发阶段。这一时期是以英国的产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革命为代表,而在此之前的现代天文学和力学的创立却是重要的前提和动力。17世纪末,牛顿力学体系的最终完成,构成为现代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于是,到17世纪80年代英国纺织机革命达到了高潮。新的机器问世,必然对动力机械提出了要求,在“珍妮纺织机”发明后不久,瓦特改造的蒸汽机出现,用新的动力装备了新的机器。继英国之后,法国也在19世纪初开始了“工业革命”,不仅采用了英国的棉纺机器,而且自造了织丝机和织麻机,并在制造工业中普遍使用蒸汽机。造纸、化工、玻璃等行业中也大量使用了机器。美国也在18世纪末把水力运用于棉、毛的纺织生产,在19世纪产生了一批制造蒸汽机的工厂,开始了迅速工业化的过程。所以说,在新式纺织机和蒸汽机的推动下,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在1800年左右达到了第一波的高峰。

与此同时发生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运动。在英国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90年之后,1776年北美发生了独立战争,新兴的美国诞生;不久法国象英国一样,以“三级会议”为导火线,发生了大革命,充分显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正是由于一系列的资产阶级革命克服了封建专制,不仅改变了政治制度,还使得社会结构和利益的多元化,为18世纪经济“起飞”提供了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反过来,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巩固和完善了资产阶级的各种政治、经济体制,并开拓了更多的海外市场,获得了更多的殖民地。

第二个长波发生在18世纪40年代至上个世纪末,是现代化运动在欧美继续拓展、更向全世界迅速扩展的第二次高潮期。地处欧洲的德国、意大利在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之后较快地实现了工业化,比利时、瑞士这些独立的小国迅速成为工业化的先驱国,它们稳定的经济增长开启了后来北欧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主要由白人移民组成的国家,在获得“自治”权后走上了“欧化”的道路。俄国、日本、印度和中国也在这第二阶段中开始了各自的早期现代化,并且各具特征。

从科技创新领域来看,值得重视的是电力在工业中的应用为新一阶段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推进注入了强大的动力。19世纪是一个科学全面发展的世纪,其中的重要突破就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和电磁学的重大突破。于是有1866年西门子制造的发电机的出现,1875年电动机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可以说现代化的第二波是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为推动力的。这一时期,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处于鼎盛时期,名家辈出,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理论的出现为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理性的指导;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诞生为现代化运动的一种崭新类型——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经济发展领域,铁路和银行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标志。它们不仅有力地促发了工业国家生产单位规模的扩大、技术和投资量的增长,并且开始将各地区的发展有力地联结到世界性经济体系之中。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了巨大增长,西欧北美作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核心地区完成了初步的现代化,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口一般都降到40%以下,形成了世界上较发达的工业区。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工农业大国在经济实力上第一次超过了英国,1860年,英国制造业产量在世界上占有的份额为19.9%,而美国仅为7.2%,但到1900年时, 英国的相对份额为18.5%,美国却猛增至23.6%。从此在第一阶段形成的大英帝国单一中心地位被多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所取代。

第三个长波为19世纪末到本世纪40年代的二次大战结束前,这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受阻和积蓄内部力量而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因素迅速滋长,在世界上别开生面的时期。这一时期有两件最为重要的史实,一是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前者则是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运动全面失控引起的内部矛盾大爆发。二十世纪初,西欧北美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孕育了空前的内部危机:首先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集团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白热化,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引发了两次世界性战争;其次是首次席卷全球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这些新因素导致现代生产力的阻滞,延缓了现代化推进的势头。因而发展经济学家G·雷诺兹在形容1914~1945 年世界经济最长的萧条期时称之为是“暗淡时代”。正是在这个“暗淡时代”却绽露出了社会主义时代的曙光,本世纪初俄国共产党人在列宁的率领下走上了探索一条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1917年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继承并强化了俄国上个世纪中叶以来在工业化过程中积累的以国家政权支配经济活动的经验,依靠新的政治制度推动技术革命和动员人力、物力资源,列宁认识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必须将制度创新和电工技术革命相结合,因而他提出了颇具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1928—1940年间,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危机不断的年代里,苏联的工业创造了9%的年均增长率, 成为世界大国现代化过程中最高的增长记录,为后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模式、新道路作出了示范。

现代化的第三波也是世界范围科技革命不断深入并广泛运用的时代。这一时期电气和化学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国家产业、行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在铁路遍及全球之际,以美国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得到极大发展,使人类的交通形态得到重大改观,进入了“汽车时代”。所以著名经济学家J·熊彼特在1926 年修订再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便果断预言:“未来的历史学家最终将比较容易地认识到,电气、化学和汽车对于大约从1897年开始发生的第三个长周期的上升和下降波的发端的重要性。”

第四个长波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这是全球现代化的全面加速期。这一时期中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工业化国家经济繁荣经历了“第二个黄金时代”(1945—1973年),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独立,开始自主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社会主义体制也从苏联的一枝独秀而成为多国的实践,并成为和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抗衡的一大阵营。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迁,1950~1970年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在21~25%,1980年时这些国家已达到高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为71.66%;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则以快于发达国家一倍的速度进行,1950~197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41~49%,1975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达到51.9%,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在现代化的第四阶段中,科技革新的作用尤为突出,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发展是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运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人又把这个时代称之为“原子时代”,这些科技进步又是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革命分不开的。近几十年中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高科技、新能源、新原材料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使科技日益明显成为第一生产力,而巨型跨国公司和全球产销网的出现,则引起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重大变化。1953~1973年20年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工业总产量之和。

在科技繁荣、经济增长、政治独立、国际合作加强等多重发展因素共同作用下,第四波的现代化大潮中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崭新局面。英、法、德、美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经历了“第二个黄金时代”后于70年代后期放慢了速度;而于第二波中起步的俄国(前苏联)、日本、印度和中国在各自经历了一番体制变革后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其中日本获得了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而前苏联和东欧则处在前途未卜的转轨之中。中东国家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为动力,开始了现代化的经济起飞,但由于战乱连连和经济发展的畸形,其社会进程也不断受阻。东亚的南朝鲜、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等地是第四波中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在短短的20年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起飞,并形成了有别于欧美现代化传统格局的“东亚模式”(后文还将论及)。拉美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畸形的“依附性发展”,都市化又超前于工业化,发展不够稳定,其中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国已逐步走向自主性工业化道路,正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

三、世界现代化运动的五重特征

现代化运动是近两百年以来席卷全球的一场特殊的社会剧变,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相比,近百年的社会现代化历程,日益明显地展示出以下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1.社会革命与社会渐变的统一性。

作为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现代化的整个过程始终包含着社会革命和渐变这两种变迁类型。在很多时候现代化需要在稳定有序的情况下实现其进步目标,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运动会是一种直线型的循序渐进。所有已经或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社会的渐变与突变两种形态,特别是在现代化伊始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相对于自然经济、小农社会的产业革命以及相对于农奴制、封建制的资产阶级制度革命,从现代化的起源意义上说,它便是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大革命的共同产物。

我们所说的“社会革命”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次的涵义,一是特指以暴力革命为典型标志的社会制度的大变革,这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如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中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二是统指社会基本结构的根本性改变,它既可能表现为暴力革命,也可能表现为和平过渡,如前苏联东欧目前正在经历的虽无战争硝烟但仍充满痛苦坎坷的转轨;三是泛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发生的重大变革,如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等等。这三种层面上的社会革命都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特性,即革命中常伴随着急剧的社会震荡和尖锐的社会利益冲突,是一场较彻底的、带有根本性的质变过程,对于传统体制是一种断裂和跳跃。相对而言,社会变迁中的渐变特征便是较稳定有序的改良或进化过程,是一种较缓慢而连续性的量变积累过程。应该强调的是,现代化的开端往往需要经历一连串的制度革命,在其后的发展中又必需经历一段较长期有序的渐变和制度完善过程,在此期间还将出现多次波浪起伏,在质变和量变的结合中将现代化运动推向更高的阶段。

2.社会变迁的全球性

回眸近两百年来的现代化过程,完全可以说它是由西欧大陆肇端随即向全球各个角落扩散、将世界各国卷入同一文明大潮的全球化进程。在西方现代化的初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便已洞察到这一重要的特征,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揭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到本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几乎再没有一个较重要的国家和民族可以游离于世界体系之外了。二次大战后具有“世界政府”意蕴的联合国建立,它使得全球性社会或世界体系得到了组织结构上的公认。在现代化的冲击、分化和改组下,人类历史上的孤立时代、单一中心时代结束了,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发展都不可能孤立地进行,而要受制于其它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进程。全球性的现代化要求各个国家在制定发展计划时将自己自觉纳入到整个国际秩序中去,从世界体系“地球大家庭”的新背景下考虑自己的现代化目标和战略方案。

3.社会变迁的整体性

现代社会学和系统理论都已证实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社会化分工又使得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发展更加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说现代化运动从一开始的“三元革命”直到今日的所有实践都绝非社会某一领域的发展而是众多要素协调的、整体的进步。从整体系统的立场着眼,它必将体现各类发展要素的协同演进和有机的统一。首先,社会的现代化是宏观发展和微观发展的统一,宏观发展是全国范围内整体上所要达到的目标,微观发展是一个地区直至具体的每一个社会经济单位所要达到的目标;宏观与微观目标的实现,是同一个现代化运动中具体组织实施的不同层次。全国现代化的实现是以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子系统的发展为基础,而微观领域的现代化实现又离不开宏观的指导和大环境的保证。其次,现代化必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现代化既包容着经济与社会两大子系统,又要求这两者的协调发展,所以现代化不仅要求有工业、农业现代化等内涵,更应包括社会结构、人文素质、政治、生态等领域的现代性因素。第三,现代化实践还应是社会部门发展和区域发展的统一。社会部门是现代化发展的纵向子系统,是对社会整体的多层次分解。在现代化建设中,社会部门的现代化必须被纳入不同层次的社会区域的发展之中。文化、科学、工业和农业的部门现代化也不可能凭空存在,而必须依托于区域的发展而实现其进步目标。

4.社会变迁的加速性

现代化运动如急流飞湍,日益加速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同时也包含我们自身,“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直至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一致承认:许多社会过程正明显加快起来——以一种引人注目的、惊人的速度加快起来。”〔6 〕前些年来一位德国经济学家曾估计,今天我们每三年发生的变化,相当于本世纪初30年的变化,相当于牛顿时代以前300年的变化,相当于旧石器时代3000 年的变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人则把这种加速变化称之为指数发展。无论是加速发展还是指数发展,均说明现代化是一场异常迅速的社会变迁过程。从经济领域来看,18世纪每年的人均增长率不到0.1 %,19世纪达到了人均增长率2.6%的速度,而在20 世纪加快现代化步伐的日本,1913~1950年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0%,1960 ~1965年间却已达到9.6%,而1965~1970年这一指标更高达12.4 %以上〔7〕。从社会领域来看, 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和标志之一的城市化运动在20世纪也是呈加速发展状态,在20世纪前5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49%,城市人口则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以上。〔8 〕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对于世界文明进程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它也要求现代人尽快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增强自身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5.社会变迁的阶段性与不平衡性

从现代化运动的时间特性来看,世界现代化乃至各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在短短的数年或数十年间不分阶段的一蹴而就,都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曲折探索过程,在此期间社会经济的变革将是分阶段递次推进的。所以著名的比较史学家布莱克教授在综合、归纳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后提出了人类现代化运动一般都要经历四个阶段的理论,即“现代性的挑战”、“现代化领导的强固”、“经济与社会转变”和“社会的整合”。另外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罗斯托)和发展政治学家(如奥根斯基)还将现代化运动划分为类似的五个阶段也得到较多同行的重视。

再从现代化运动的空间特性来看,现代化的推进在世界各国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在本世纪,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拉大;即使在同一国家中还存在着不同地域、社区间的发展差异。现代化程度的不平衡,还表现在一部分现代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化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手工业同时并存;一部分具有现代性、工业化因素的城市同幅员辽阔的以传统方式生产和生活的农村同时并存(即“二元结构社会”);少量优秀的科学家、企业家等民族精华同大量文盲、半文盲人口同时存在,等等。正是由于上述现代化运动在时空特征中不可避免地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当前对于现代化的“先到者”与“后来者”的相互关系,对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比较分析的战略研究便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

注释:

〔1〕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9~1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8页。

〔3〕[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页。

〔4〕K·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3卷“工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4~255页。

〔6〕A·托夫勒:《未来的震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7〕[法]皮埃尔·莱昂主编:《世界经济与社会史》,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8〕《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62页。

〔9〕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94~120页。

标签:;  ;  ;  ;  ;  ;  ;  ;  ;  ;  ;  ;  ;  ;  

三次革命、四次长波、五次特征--世界现代化进程与特征的社会学视角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