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论文

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论文

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

黄玫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 桂林)

摘要: 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打破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推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笔者以《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为课题,从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

一 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外语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很多企业在招聘学生时首先会询问学生外语水平,即使是一些普通的企业也会要求有四六级证书,因此,即使是为了学生能够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他们也应该重视对外语的学习。除此以外,如果学生想继续深造,比如读硕士、博士甚至是出国,那么有一个扎实的外语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外语教学,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让外语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保障[1]。然而,实际上我国很多高校所开展的外语教学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给学生学习外语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一) 教学内容未体现出实用性

高校之所以要给学生提供外语教学,让他们接受系统化的外语教育,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搞理论研究,而是要让他们学以致用,能够用外语与别人进行交流,从而避免交流过程中出现语言障碍。当前,外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掌握外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经济全球化以来,各国之间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日益频繁,同时对外语的需要急剧上升。而且外语也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进行思想及情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然而,高校培养出的大部分人才其外语水平却令人失望。而产生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当前很多高校所开展的外语教学方面,因为教学内容未体现出实用性。应试教育使教师和学生都将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分数、获取外语等级证书上,而忽视了对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做阅读试题的准确率非常高,而且写出来的外语作文不仅句子结构复杂,而且词汇用的也非常的得体。但是,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却惨不忍睹。听力和口语能力才是真正考察学生对外语掌握情况的重要参考标准,然而,这么重要的部分却被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所忽略。教学内容的重点都围绕词汇、语法这些应试内容上,而对于应用内容听力以及口语则要求较低,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填鸭式”教育和“哑巴英语”是影响我国学生外语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的因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外语的应用能力[2]

高校依靠庞大的校内外优质的教师资源、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深厚文化优势,可以开发出大量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高校人才济济,各领域、各专业的专家很多,社区内各行业的专家也不少,社区学院应充分利用这些人力资源来开发大量的优质教育培训资源。

(二) 教学方式老套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开展外语教学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教学方式老套,学生对外语教学的兴趣较低。外语教师的授课流程一般都遵循这样的一种规律:首先,从教材中提炼一些重点内容制成课件;其次,在课堂上按照课件内容给学生教授知识,其中还可能会涉及到与学生的互动;最后,就是结束授课,有时候会做课堂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多媒体设备的依赖性非常强,如果多媒体设备出现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很可能就难以进行。不可否认,多媒体设备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却依然不会吸引学生对于外语教学的兴趣。与初中、高中外语教学相比,高校外语教学方式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而且教学内容也很相近,都是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文章的篇幅更长,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当前,很多高校在开展外语教学中都意识到了听力和口语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所以采用课堂教学与线上听力、口语练习双管齐下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线上听力与口语练习的难度太大,而且题量过多,所以学生对线上学习的利用率并不高,有些学生为了按时完成线上作业,就从网络长查找答案,以提高自己的线上练习所得分数。学生的这种做法虽然不可取,但是他们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被逼无奈,因为题量多、难度大,而学生的底子薄弱,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题目做完,那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不能及时完成作业,那就意味着他们的线上练习的成绩就会低,返回来又会影响他们外语的整天成绩。因此,学生只能用宝贵的线上练习时间用来“填答案”。所以不得不说,很多高校在开展外语教学工作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不合理而且也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这也是导致学生对于外语教学兴致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是要集中监控与分级监控相结合。水利部作为水利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层级的顶端,可以统一管理监控信息,对纳入监控范围的各类信息进行集中监控。各级所属单位应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利用信息系统开展动态监控,提高动态监控覆盖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效率性,提前发现和消除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减少解决问题的环节,及时规范所属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行为。

(三) 教学大纲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古希腊不仅缔造了希腊的文明,更开启了西方文明的历史。后来随着基督教的推广,西方开始在宗教文化的旗帜下继续独具特色的文明发展。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学习古希腊的文化,想从古希腊的文化中重获认知。一直到现在,人们仍然钟情于古希腊发达的文明,并不断从中吸取灵感,以创造这个新兴的文明社会。可以说,古希腊文明具有承前启后的双重性,它既属于古代世界,同时又属于现代世界。毋庸置疑,它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是当时文明的辉煌与巅峰;同时,“希腊精神”已经超越了时空,对现如今以民主、法治、理性和科学为特征的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 应试教育影响了学生对于外语的学习习惯

外语教学质量对于高校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想提高当代大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首先就应该在认识到当前我国外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工作,深化改革创新路线,优化教育结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大纲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入手,全面改革外语教学工作[5,6]。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五) 缺乏专业化的授课教师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应该被彻底摒弃,以培养学生对外语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大纲。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最新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教育部需要重新对外语教学大纲内容进行规划,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需要合理设定教学难度。比如,根据各地区以及各高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外语教学要求。比如,分为三个等级: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是我国所有高等院校非外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外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外语水平标准。把原有的以阅读理解、写作为主的教学大纲内容改为以视听说为主,全面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应用能力。教学大纲是指导高校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也是评价一个教师教学工作是否符合教学要求的参考标准,所以其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学大纲就应该向什么方面靠拢,保证教学大纲与社会需求同步,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当然,教师也应该灵活地看待教学大纲,不要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过于受到其影响,要有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要大胆地采用,一切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准,促进学生发展。

表示层用来完成地图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展示以及人机交互的相关逻辑,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将用户的意图转换为对业务层相关逻辑的调用。地图展示和地图操作通过调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接口快速实现。

当前,很多高校所遵循的外语教学大纲仍然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为教学重点,所以导致很多外语教师都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了这两个方面,致使口语与听力环节被大大忽视。教学大纲是高校开展外语教学工作的风向标,可以说,如果仍然盲目地采用这种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外语教学大纲,那么我国仍然很难培养出应用型外语人才。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及时对当前外语教学大纲做出调整,使其能够与学生和社会实际情况相匹配。

二 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

要想熟练地应用外语,就必须重视日常的训练,勤加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很多学生学习外语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地通过外语等级考试,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交流工具。尤其是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中各种外语等级证书的盲目认可,更是误导了大学外语教学的方向。虽然证书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但是仅从这些角度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不仅是对那些具有真才实学人的一种不公平待遇,同时还是用人单位的一种损失。证书仅仅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应试能力,却代表不了他的实际应用能力。其实要想顺利通过像四六级这种外语考试并不难,只要抽一两个月的时间开展“题海战术”就有非常大的概率通过。但是,如果一个人想练习口语和听力,那么一两个月能有所成效吗?所以,真正考验一个人外语水平的并不是所谓的证书成绩,而是他们对外语的应用能力,比如听、说等[3]

(一) 完善教学大纲

自高考扩展以来,我国高校外语授课教师就明显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授课教师。大学外语属于大学生的基础课程,一般都是在能够容纳一百多乃至两百人的大教室上课,而这么庞大的学生队伍只依靠一个教师来完成教学,那么其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专业化的授课教师是当前高校开展外语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专业化并不意味着只要是外语专业毕业,并且学历够高就行了,而是必须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而且非常了解学生的需要,能够让教学活动充满灵活性,善于总结,具有较为前沿的教学思想等。而当前,很多高校招聘外语教师的门槛都很低,基本上只要专业符合,学历符合就可以担任外语授课教师。这种低门槛的人才引进方法就使外语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外语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如果师资力量得不到保证,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久而久之,高校的外语教学水平就会直线下降,与此同时,培养出的学生,其外语水平也不会令人满意[4]

(二) 改革课程结构

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课程要求》制定本校大学外语教学目标,并以此在基准设计大学外语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结构,要注意对课程内容的合理分配,不仅要包括传统面授课程,同时还要积极地开发线上外语教育,重视对学生外语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构建一个更为综合性的大学外语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安排线上外语视听说教程时,要参考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让内容难度过大而打击学生自信心,也不能使选择的内容过于简单而失去培养学生外语视听说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对于课堂面授与线上视听说练习要分清主次,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和价值。除此以外,还要控制好线上视听说练习的题量,不能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学习压力,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根据学生外语基础而布置难度不一、数量不一的练习题目,从而让教育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三) 积极引入新媒体教学技术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已经难以吸引学生听课兴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积极地引入新的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对外语教学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教学技术应运而生,在教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都具备自己的特点和功能。比如,慕课,其能够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并且根据自己的外语基础自行选择教学内容,从而让线上教育更具针对性。微课,短小精悍的小视频就是它最大的特点之一,其可以让学生很方便地将一些教学视频下载到移动终端,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上,从而随时随地练习自己的视听说。翻转课堂,让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转化为学生,有效地增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从而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环节。外语教学课堂之所以很沉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师生之间缺乏课堂互动造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与学生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四) 调整大学外语教学评估标准

科学而合理地教学评估标准对于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非常大的帮助。教学评估不仅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同时也是教师能够认清教学中存在何种问题的有效途径。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企业用人单位,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以成绩单“论英雄”,因为成绩单只会让人片面的看待问题,从而增加评价过程中的失误。教学评估应该分两大部分来进行,一是过程性评估,就是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之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等。这种过程性评估更能以客观、公正的角度较为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二是终结性评估,就是通过最终的节课考试和外语能力等级考试成绩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方式主要是为了评测学生阶段性对外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从笔试考试入手,还要包括口语、听力考试,这样才能更为全面地考察学生对外语的掌握情况。

三 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从当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来看,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外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为解决高校外语教学中的问题,提升高校外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我国外语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由此可知,《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 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79-83.

[2] 陈坚林,王静.外语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常态变化与发展——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可视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6(02):3-9.

[3] 张美,张晓薇.试析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的学生自主性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8(7):226-227.

[4] 唐其敏.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专业外语教学方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4):145-146.

[5] 姜燕.工匠精神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38):96-97.

[6] 骆元媛.大数据时代的外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10):175-177.

本文引用格式: 黄玫.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J]. 教育现代化,2019,6(04):62-6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04.021

作者简介: 黄玫,女,汉族,广西南宁横县人,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翻译。

标签:;  ;  ;  ;  

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