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观察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钟碧贤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肾病学科(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60例使用长期深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和观察组(集束化护理,30例)。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的评分和收集长期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导管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的;观察组患者的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临床效果

血液透析是临床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在保障有良好的血管通路提供的前提下,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1]。长期深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重要通路之一,如在治疗期间未及时给予有效护理措施,极易诱发血流感染,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3]。现为探究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特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1月期间60例在我院通过使用长期深静脉导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60例使用长期深静脉导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018年6月到2019年1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范围为23岁~78岁,平均年龄(50.01±3.88)岁。疾病类型:急性肾功能衰竭者2例,高血压肾病者3例,多囊性肾病者3例,糖尿病肾病者1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者7例。导管穿刺均为右侧,位置为:左股静脉2例,右颈内静脉28例。平均置管时间为(60.98±5.60)d。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为24岁~79岁,平均年龄(50.55±3.90)岁。疾病类型:急性肾功能衰竭者2例,高血压肾病者2例,多囊性肾病者2例,糖尿病肾病者1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者12例。导管穿刺均为右侧,位置为:左股静脉2例,颈静脉28例。平均置管时间为(61.00±5.61)d。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类型、年龄、平均置管时间以及导管穿刺部位)等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做好消毒措施,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透析。

观察组患者行集束化护理,(1)建立无菌屏障:穿刺前,护理人员应按照无菌操作标准,佩戴好无菌帽子、无菌手套以及无菌口罩,将无菌布铺盖至患者身上,即穿刺时在能力范围内的最大限度建立无菌屏障;(2)消毒护理:整个护理过程,应按照六部洗手法,严格做好手部卫生护理。长期深静脉导管应用氯己定乙醇溶液进行消毒;(3)透析导管护理:仔细检查导管的密封性,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并在透析结束后,应用肝素抗菌药物或肝素盐水注入导管中进行封管;(4)敷料护理:将无菌敷料覆盖至穿刺处,如敷料位置发生变化或敷料出现松动应及时将其更换,如无异常,则每两日更换一次;(5)感染预防护理:对感染相关症状进行严密监控,并给予留置导管者行抗感染预防,即给予适量抗菌药物外涂导管皮肤出口,降低感染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记录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长期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情况。

每月1号,发放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4-5],表内包括护理行为、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技术等,百分制,未超过60分为不满意,(60~89)分为满意;90分以上为十分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对导管留置时间以及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情况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导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的;观察组患者的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血液透析在各类血液行疾病、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占有较高的应用率,是将患者体内血液通过静脉导管引出、过滤再回输至体内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6-7]。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需要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故易发生感染,需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感染发生率[8]。

本研究表明,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长期深静脉导管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的;观察组患者的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集束化护理是近年来临床新兴的护理模式,将护理与循证医学相结合,结合临床实际需求,更有效、全面、个体、针对的进行临床护理[9]。将该护理模式应用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是通过先分析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包括感染监测、做好隔离、做好手部卫生以及穿刺部位消毒等护理,所有操作均保障无菌操作,使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10]。

综上所述,给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冷盛君,顾蔷怡. 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234-235.

[2] 王丽.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264-265.

[3] 李莉.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J]. 临床护理杂志,2016,15(4):52-54.

[4] 李旭丹.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200-201.

[5] 江培兰,蔡照红,吴兰.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8):1805-1807.

[6] 赖燕,陈桂松,黎妙玲.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效果及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709-1710.

[7] 余美花,周文英,马金强.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704-2705,2708.

[8] 欧玉珍.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7):169-170.

[9] 宋洁玲,陈巧琼,吴金凤,等.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31-32.

[10] 陈久贵. 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5):85-87.

论文作者:钟碧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探讨观察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钟碧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