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患者行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论文_张敏

张敏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行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7月21日~2017年5月26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60例、综合护理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与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43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依次为22例、24例、14例,护理满意度76.7%(P<0.05)。综合护理组皮下血肿5例、穿刺部位轻度感染1例、内瘘堵塞2例,并发症发生率13.3%;对照组皮下血肿11例、穿刺部位轻度感染8例、内瘘堵塞10例,并发症发生率48.3%(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和认可,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综合护理;临床效果;安全性

动静脉内瘘是最适合血液透析患者、且维持时间最为持久的血管通路 [1]。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最关键的是重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尽可能让内瘘能够长时间使用,积极预防、处理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舒适度。常规临床护理,常常因为护理人员繁重的工作量、缺乏严谨与科学的交接班而造成各种意外事件[2],很容易因此诱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行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从而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长。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21日~2017年5月26日期间我科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患者的血管通路均为动静脉内瘘,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0~84岁,平均年龄(67.2±7.6)岁;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为1个月~2.5年,平均时间(1.6±0.3)年;疾病分类:9例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2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慢性间质性肾炎。综合护理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66.9±6.8)岁;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为1个月~2.7年,平均时间(1.7±0.5)年;疾病分类:7例高血压肾病、11例糖尿病肾病、3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慢性间质性肾炎。综合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一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与饮食护理。综合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如下:一、内瘘术后及时做好宣教工作。①保持内瘘侧手臂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②避免内瘘侧手臂受压③教会患者判断内瘘是否通畅④术后指导患者早起功能锻炼,定时锻炼内瘘侧手臂。二、对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动态评估。①新建立成熟的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前,由血管通路小组借助血管彩超完成评估,由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实施穿刺,确保穿刺的成功率。②血管通路小组每3个月评估一次患者动静脉内瘘情况,并定期电话随访③每次穿刺前,责任护士采用物理评估手段检查动静脉内瘘,包括瘘口,瘘体与首次评估内容比较有无变化。三、并发症预防及护理。①避免过早使用内瘘,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②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前避免使用压脉带,以免造成压力过高,造成皮下出血;血液透析完毕,由穿刺者拔针,避免造成血管的二次伤害。③透析期间对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严密监测,以免出现严重低血压症状,及时为患者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若患者有高血脂症状,则以8mg/h的剂量应用阿司匹林或者潘生丁,减轻血液粘稠度过高的现象[3];四、健康指导与出院指导①嘱患者注意日常运动,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术后可适当抬高瘘手术侧肢体,减轻肢体肿胀,利于静脉回流。②24h后术侧可适当进行关节活动,从而触及内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若出现血栓则应及时给予处理。③术后一周且伤口无感染渗血现象,可指导患者术侧进行捏皮球或橡皮圈数次,每次3-5分钟;④术后2周可在上臂扎止血带,进行握拳、捏球训练可进行1-2分钟,每天重复8-10次。按时遵医嘱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

1.3观察评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由我院自行制定,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皮下血肿、穿刺部位轻度感染、内瘘堵塞。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3讨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动静脉内瘘关系到生命[4],血液透析能够排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与有害物质,若内瘘闭塞,则直接影响血液透析效果,患者必须重新建立血管通路,不仅要花费额外的治疗费用,而且要承受更多的痛苦。所以,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重点应保护动静脉内瘘,减少并发症[5]。

综合护理是一种集人文性、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于一体的护理模式[6],自患者入院起,护理人员便对其实施全程监测,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护理服务,尤其强调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保证动静脉内瘘的效果,延长其使用时间。本研究中,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5);综合护理组中,共8例(13.3%)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29例(48.3%)(P<0.05)。由此可见: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和认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月连.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3):59-60.

[2]黄翠萍,赵炎,劳仙颖,彭建玲,熊媛媛,宋代坤.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要点[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226-227.

[3]张丹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行保护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206-207.

[4]冯星玲,史清华,易超,张海燕.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08):747-748.

[5]李风华.对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6):85-86.

[6]许海燕.综合护理措施对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2):1620-1622.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动静脉内瘘患者行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论文_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