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志愿者精神_志愿者精神论文

论志愿者精神_志愿者精神论文

论志愿者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志愿者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10月,举世瞩目的APEC峰会在上海举行。一面面书写着“上海国际交流志愿者总队”的大旗,把金秋中的上海辉映得更加灿烂。千百名充满着青春朝气的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会场内外,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人们把志愿者看作是上海人的象征,把志愿者精神看作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灵魂标志。

其实,这一群国际交流活动志愿者,只是上海志愿者宏大队伍的代表。志愿者,一个响亮的名字。它诞生于80年代,当时我们对它还不是很熟悉,然而,仅仅10年工夫,它就发展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拥有百万之众的宏大队伍。1997年,上海志愿者协会应运而生;紧接着,各地区、各系统的志愿者总队也纷纷成立。从此以后,一支支志愿者小分队,穿行于上海的工厂、农村、社区、学校,活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举着“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大旗,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劳动,在业余时间扶贫帮困、敬老助残、疗病治痛、解疑释惑,还积极参加文体辅导、治安巡逻、种绿护绿和法律援助等社会公益活动。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百万志愿者按照“自愿”“业余”两大原则,尽己所能为群众服务,用实际行动锤炼出了一种“志愿者精神”。这一精神的特征就是:热心社会公益,坚持无私奉献;团结周围民众,帮助困难人群;唤起社会良知,担当社会责任;发扬中华传统,倡导慈善义举;照亮他人道路,升华自己灵魂。

一支百万之众的队伍,不求名、不图利,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自觉自愿地为人民服务,年复一年,默默奉献,它的长盛不衰说明了什么?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又究竟来自何方?

志愿者活动是群众参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以朴素的实践回答了一个严峻的时代课题。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润,讲的是利益最大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企业和社会法人都积极发展产业、追求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社会还需要不需要奉献精神?人们又将怎样来弘扬这种精神?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及时而又明确地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这一思想道德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道德的显著标志。在我们的社会里,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应该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这一核心,与志愿者的宗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是一致的。抓住这一道德核心开展志愿者活动,就能不断地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不断地赋予“为人民服务”新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点,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这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人际关系,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

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发表以后,上海加快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与此同时,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三个不动摇”(在经济建设任务繁重的时候,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的决心不动摇;在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营机制的过程中,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不动摇;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同时,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动摇),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围绕经济中心,扎扎实实地推进,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活动,正是上海市民参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实行人文关怀,探索到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之一。十多年来的志愿者活动生动地表明,这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仅具有强烈的上海特色,更具有鲜明突出的时代特征。

志愿者活动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促使人格升华、培养“四有”公民的有效载体,是由千百万群众自愿参与的伟大道德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精神境界有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志愿者,通过平凡的活动,体现了高尚的思想境界。他们不计报酬,坚持在业余时间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服务,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和谐、健康、向上的风尚,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是一种有力的抵制。强大的生命力源自于深厚的根基。千百万志愿者自觉投身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时代洪流中去,“点亮自己,照亮别人”,既帮助了他人,又净化了自己的灵魂,升华了自己的人格,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走的是一条追求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道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种道德的养成,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其一般规律,总是从“教化”走向“内省”,从“他律”走向“自律”。“内省”和“自律”是道德养成的高级阶段。社会主义道德的养成也不例外。志愿者活动,正是人们出于自愿帮助他人的道德实践活动,而不是出于行政命令,所以这种道德实践活动“含金量”高,效果好,队伍稳定,能持之以恒。它在社会主义道德中所占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志愿者活动是社会关怀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是社会稳定的又一块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上海市委、市政府从1993年开始,就着力为困难人群编织“安全保护网”。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已形成了生活、医疗、住房和教育“四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并覆盖到社会所有困难人群,在社会救助体系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发动市民从物质和精神上关心困难群体,也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志愿者活动,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蓬勃发展起来的。它是区别于“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的一种“社会公众行为”。提倡和发动这样的社会公众行为,属于“德治”的范畴。

百万志愿者在大上海行动,可说是上海这个城市社会公众行为中最为闪亮的一举。其中的“结对帮困”,又是上海志愿者活动的一大特色。市文明办在全市文明社区中开展了这一活动,为全市2万多户老人、残疾人和困难家庭提供各种帮助。这些活动切实帮扶困难群体,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组成了一个社会关怀体系,调谐着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力量动员、社会保障机制的一部分。

志愿者活动立足基层、走向社会、不断进取、不断深化,是新时期上海城市形象和上海人精神的生动写照。上海的志愿者活动,在全国是最早发起并形成规模的。上海志愿者协会的正式成立,整合了原属于各地区、各系统的志愿者队伍,使上海志愿者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上海全市现有登记在册的志愿者101万人。各区县都建立了志愿者协会,各社区都成立了志愿者服务总队。市委书记黄菊同志亲自担任上海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并多次与群众一起,参加了志愿者活动。

组建“专业志愿者”队伍,是近年来上海志愿者活动的一大发展。如“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由企业经理、学者、律师等组成,对下岗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帮助,他们一方面鼓励下岗人员重新创业,另一方面又在政策运用、特长发挥、市场运作等实际问题上给予切实指导,大大提高了下岗再就业的成功率。这类专业的志愿者活动,提高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针对性,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

上海志愿者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上海志愿者活动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组织化的轨道,志愿者活动范围更大、层次更高、影响更广。1997年以来,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运会、《财富》全球论坛、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第五届残运会等重大活动,上海志愿者都积极参与,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向兄弟省市和各国来宾展示了上海市民的良好素质。为迎接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公开招募并组建“国际交流活动志愿者总队”。这是上海志愿者队伍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的代表力量,表明上海志愿者队伍正与整个城市同步发展、同步前进。他们的业绩,是新时期上海城市形象和上海人精神的生动写照。

志愿者活动蓬勃发展、长盛不衰,党员志愿者在其中起到了骨干和核心作用。据统计,党员志愿者的人数,占志愿者总数的23%。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论社会怎么发展,对共产党员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不能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个原则不能变。”千百万党员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并从中起到骨干和核心作用,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广大党员以志愿者服务的实际行动,把党性修养与为人民排忧解难紧紧地结合了起来,与带领群众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紧紧地结合了起来,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地结合起来,与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树立执政党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结合了起来。党员志愿者活动大大地感召、团结了周围居民,发挥了先进分子的道德示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

志愿者活动蓬勃兴起,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是新时期上海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突出成就。人民群众用思想道德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他们的宽广胸怀和无私爱心,为二十世纪的上海增添了一抹耀眼的亮色。邓小平同志期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正以扎实的步伐,行进在伟大的志愿者队伍中。可以预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志愿者活动,在新的世纪必将展现更加辉煌的前景。

标签:;  ;  ;  ;  ;  

论志愿者精神_志愿者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