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诊断性腹腔穿刺66例报告分析论文_袁子鹰

临床工作中诊断性腹腔穿刺66例报告分析论文_袁子鹰

袁子鹰

巴彦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1800

目的: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间住院66例诊断性腹腔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年龄24-66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45岁。本组13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抽出液为黄色混浊,部分混有胆汁和食物残渣但无臭味,小肠穿孔或破裂10例吸出液体较稀薄、粘液混浊有臭味,10例阑尾穿孔为稀脓液,略带臭味。对照组33例,年龄27-71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49岁。纹窄性肠梗阻15例为血性棍浊液体味臭,急性出血性胰腺炎12例为淡红色的血性液体,含高量淀粉酶,肝、脾、肠系膜破裂、宫外孕6例为全血但不凝固。结果:66例中穿刺抽出异常液体60例,穿刺阳性率为90%;其中血性液体26例,脓性液体24例,混浊液体8例,黄色胆汁样液8例。所有阳性病例均行手术而明确诊断,穿刺结果结合病史诊断正确58例,诊断符合率为87%。结论:腹腔穿刺术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技术操作,简便易行。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基层医院,腹穿在急腹症的诊断中仍是最安全、最便捷的一种诊断方法,有应用价值,不应废弃。

关键词:诊断 腹腔穿刺术 研究报告

腹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目的是为了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协助诊断。适量的抽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注入广定量的空气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减小肺活动帽废,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施行腹水浓缩回输术。诊断性(如腹部创伤时)或治疗性(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腹腔灌洗。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间住院66例诊断性腹腔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年龄24-66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45岁。本组13例十二指肠穿孔抽出液为黄色混浊,部分混有胆汁和食物残渣但无臭味,小肠穿孔或破裂10例吸出液体较稀薄、粘液混浊有臭味,10例阑尾穿孔为稀脓液,略带臭味。对照组33例,年龄27-71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49岁。肠梗阻15例为血性棍浊液体味臭,急性出血性胰腺炎12例为淡红色的血性液体,含高量淀粉酶,肝、脾、肠系膜破裂、宫外孕6例为全血但不凝固。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根据不同伤情部位,选择左右下腹麦氏点为穿刺点,消毒后,用注射器接9号注射针,垂直快速进针至皮下后再稍慢进针,当稍有落空感预计进入了腹腔后再缓慢进针。几次仍抽不到时不应放弃,特别是根据临床清况判断应有液体时更应反复多次抽吸,可略改变进针方向和旋转针头1800再抽,如果仍然没有抽到时可经穿刺针注入100 m 1或更多生理盐水后再抽,这样使得腹腔内液体较少时也可通过冲洗腹腔而抽到。术者左手向一边绷紧皮肤(使皮肤针眼与皮下针眼错位),右手持穿刺针垂直进入皮肤后斜行,经过一段腹肌再进入腹腔,以免穿刺后漏腹水。当有落空感时,即可抽取腹水放入消毒试管中以备送检。如须大量放液时,可在穿刺针尾部接一根橡皮管,再以输液夹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及送检。腹水不断流出时,应将预先包扎在腹部的多头绷带逐步收紧,以防腹压骤减而发生休克,放液要缓慢,控制放液量,一次大量放液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大量蛋白质丢失,故一次最多不超过1000ml。放液后以消毒纱布压迫拔针,胶布固定,再用多头绷带包扎腹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66例中穿刺抽出异常液体60例,穿刺阳性率为90%;其中血性液体26例,脓性液体24例,混浊液体8例,黄色胆汁样液8例。所有阳性病例均行手术而明确诊断,穿刺结果结合病史诊断正确58例,诊断符合率为87%。分别为:异位妊娠破裂巧例,外伤性肝、脾破裂5例,黄体囊肿破裂出血4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阑尾炎阑尾穿孔7例,盆腔炎盆腔脓肿3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9例,腹部闭合性外伤并小肠破裂5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5例,膀胱破裂伤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例。4例阳性结果术前诊断错误,1例黄色胆汁样液体考虑十二指肠穿孔,结果手术未见腹腔渗液。3例脓性液考虑阑尾炎伴穿孔,手术证实为急性盆腔炎。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以后,病情好转,所有患者均在有效治疗后康复出院。比较两组诊断性腹腔穿刺患者的身体恢复、心理健康和预防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等情况,实验组诊断性腹腔穿刺患者均明显比对照组诊断性腹腔穿刺患者好。实验组33例患者中例满意,30例一般、3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33例患者中25例满意、0例一般、8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经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3.1诊断性腹腔穿刺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性腹腔穿刺在外科手术中使用较多,并且取得理想效果。腹部外科急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一经明确诊断一般

均要立即手术治疗,否则一旦失去手术时机将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尽管目前多数医院配有X线、B超,放射性核素扫描、CT、腹腔镜、腹腔灌注、动脉造影等先进仪器和诊断方法,但在基层医院不典型病例,或仪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仍时有误诊误治的报道。而诊断性腹腔穿刺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诊断腹部外科急症的方法。此法简便易行、诊断率高、病人痛苦小、无明显合并症,因此值得在外科医师,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因此及时明确急腹症的诊断对是否手术治疗,以及切口的选择、手术的方式方法、术后的估计等均是至关重要的。在临床实践中,需借助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提高诊断性腹腔穿刺诊断准确性,并根据检查结果,实施最佳的治疗方法,进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2提高穿刺阳性率和准确率的措施

一次腹穿阴性一般不能否定腹腔内脏器病变,可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前提下,在发病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重复穿刺,还可变换体位,或针筒内注入10 ml生理盐水再抽吸以提高阳性率。对于病史、症状和体征与腹穿结果不符或难以解释的腹膜炎而穿刺阴性者可行腹腔灌洗法以提高阳性率,尽早明确诊断。穿刺要注意无菌术防止感染,针的长短要根据病人胖瘦决定,刺人腹膜疼痛明显并有落空感,要随进随吸或边退边吸。针在腹腔不要做弧形滑动,防止损伤腹部器官。骨盆骨折患者应在脐以上穿刺,因为腹腔穿刺易致穿刺部位感染,并刺破腹膜后血肿,误诊腹腔内出血。经阴道后弯窿穿刺应注意进针方向、深度,避免伤及子宫或直肠,腹穿在一个病人身上可多次,多方位穿刺,不要一次阴性就定诊否断,要结合全身检查及化验等来判断,腹穿阴性而又高度怀疑腹内病变者,可行诊断性腹腔灌洗。

结语:腹腔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特别适用于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不仅为诊断提供证据,也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炎,陈亚蓓,陶荣芳.全腹腔穿刺放液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

[2]鄢春艳,王殿珍.应用造口袋收集腹腔穿刺后渗液的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

[3]何为国.腹腔穿刺术仍是急腹症诊断的重要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90-91.

论文作者:袁子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临床工作中诊断性腹腔穿刺66例报告分析论文_袁子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