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阶段化阅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舒宇辉

名著阶段化阅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舒宇辉

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 523000

一、阅读模式研究设想

1.背景及目标。

调查表明,现在高中生进行名著阅读的现状堪忧:学生不仅对名著阅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兴趣,更缺少必要的阅读方法。我们的研究与实践主要目标为:以《红楼梦》为读本,研究与实践“略读—写清、精读—写活和研读—写深”的名著阶段化阅读模式。通过名著阅读课程化研究与实践,让名著阅读更加系统化和模式化,让名著阅读有规律可循,真正让“教有所循、学有所依”。

2.理论依据。

(1)阅读理论。略读,就是快读和粗读,它不仅可以是一目十行的浏览,还可以是一翻而过的跳读。正如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精读,就是慢读和细读,它的高要求不仅要咀嚼品味、透彻理解,而且还要带有评价性和应用性。研读就是钻研阅读,指深入、全面地进行阅读,以出研究成果为主要目的。在阅读中探讨、研究,有助于对创作、批评理论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新认识、新见解。

(2)写作理论。“写作”能力:分“写清、写活、写深”三个能力层级。“写清能力”指学生把事情“写清”的写作能力;“写活能力”指学生能将阅读中所学到的写作技巧、积累的素材活学、活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将文章写精彩、“写活”的写作能力;“写深能力”指学生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写出一定思想性、人文性的文章,将文章“写深”的写作能力。

二、研究与实践计划

本计划分三个阶段(每周不少于两节《红楼梦》阅读课):

1.“略读——写清”阶段:

教师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快速、有效地进行名著阅读以及指导学生怎样将文章“写清” ;完成《红楼梦》整部作品略读和每个章回概述。

2.“精读——写活”阶段:

教师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去感悟、欣赏名著以及指导学生怎样将文章“写活”;完成《红楼梦》中重要章回、精彩片断的精读,进行相应的赏析写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研读——写深”阶段:

教师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对名著进行探究、评价以及指导学生怎样将文章“写深”;完成《红楼梦》小专题研究和小论文写作。

三、研究与实践过程

1.指导学生完成“略读、精读和研读” 三个阅读阶段。

略读时,许多同学都对阅读《红楼梦》有畏惧,觉得内容琐碎乏味、语言艰涩难懂。为了消除学生这种畏惧心理,我们编写了《红楼梦》导读学案。先介绍《红楼梦》的基本内容、作者和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指导学生学会从重要人物和内容入手的略读方法。强调略读不必纠结于细节和难懂的词句,尽量降低阅读难度。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慢慢开始产生兴趣,甚至每周都期待阅读课的到来。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积极性,因材施教。

精读时,学生就《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情节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阅读。这一阶段,分别从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通过指导,学生基本掌握了名著精读的方法:了解基本内容——确定精读重点——把握人物性格、情节——了解社会制度、文化习俗——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研读时,指导学生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和内容。学生研究的内容共分人物、情节、环境、结构、社会制度、生活、文化等七大类,四十多个小类。在研读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更深入、感受更深刻、思维更活跃、分析更清晰、情感更丰富、思想更深遂,逐渐成长为一个情感饱满、人文素养深厚、思想深刻的人。

2.指导学生完成“写清、写活和写深”三个写作阶段。

在略读《红楼梦》的同时,学生将读过的每一个章回都要进行概写。为此,我们进行了《〈红楼梦〉写清》专题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将一件事叙述清楚、将一个人物描写的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叙述和概写能力。

在精读《红楼梦》的同时,学生深入了解作品,对内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不仅提升了赏析文章的写作能力外,还学会了如何将所积累的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研读的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一篇研究小论文。这个阶段,老师先上了“如何将人物写深刻”和“中学生探究式小论文写作指导”的作文指导课,又和学生一起选题、选材、整理、写作,最后绝大部分同学顺利完成了小论文的写作,学生的写作更具思想性、人文性和深刻性,具备初级创作能力。

3.开展的其他相应的活动。

每节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每周五晚用一节课时间看《红楼梦》相关的视频;开展《红楼梦》主题的辩论赛、讨论会等;指导学生成立校级学生社团——“名著阅读社”,还开设了“名著大讲堂”,请一些专家学者或本校老师给学生开设名著讲座。

四、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通过《红楼梦》阅读研究与实践活动,我们检验了“名著阶段化阅读模式” :“略读—写清、精读—写活和研读—写深”。检验表明:这一模式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使学生阅读更系统、写作更深入;这一阅读模式操作性强,效果好,适合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教学,更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让名著阅读有规律可循,让教有所循、学有所依,让名著更好地走近学生。

论文作者:舒宇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  ;  ;  ;  ;  ;  ;  ;  

名著阶段化阅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舒宇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