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法应用体会论文_胡美蓉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法应用体会论文_胡美蓉

胡美蓉

(上海市崇明县新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72)

【摘要】目的:总结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法应用体会,方法:针对我院过往收治的20多例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应用体会。结果:除3例患者出现小问题并采取措施顺利解决外,其余病例都顺利完成插管并导管保护至治疗结束。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如能掌握指征正确操作,术后加强护理,不失为一种安全、简便及有效的方法,对抢救危重病人裨益较大。

【关键词】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法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20-02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由耳后静脉和面后静脉后支汇合而成,起自下颌骨后方,沿胸锁乳突肌的表面垂直下降,于锁骨中点外穿过颈部深筋膜向深部,于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结合处的静脉角外侧,注入锁骨下静脉。近年来,将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作为采取血样,静脉补液和测定中心静脉压的途径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我院过往收治的20 多例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法应用,以下是我多年做颈穿后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针对我院过20多例颈穿。其中一例禁食女患者,插管顺利,滴注5天后因转院拔除。一例胃ca患者,插管顺利,因手术暂停,补液停止护理不当导致导管阻塞。一例,因静脉压过低,穿刺失败。一例肺ca术后患者,插管虽顺利,但导管经常回血,补液15天后导管自行滑脱。其余病例都顺利完成插管并导管保护至治疗结束。

1.2 穿刺方法及护理

病人采取平卧或头低位,以使静脉充盈,减少空气栓塞的发生,并将头转向对侧,尽量使颈部平直,以期穿刺针能与静脉相平行。穿刺点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联线上三分之一处,在颈外静脉旁缘。过低易损伤锁骨下胸膜及肺尖组织,过高则因近下颌角妨碍操作。具体步骤:一般多采用右侧,导管易插入上腔静脉。

1.病员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要求投影清楚,血管充盈)

2.用安尔碘消毒皮肤。

3.打开无菌穿刺包,穿刺者戴上消毒手套,擦去滑石粉,整理及检查包内用物,然后向助手抽吸0.5%普鲁卡因2ML(局麻用)及0.4%枸元酸钠溶液5(冲硅管用)

4.在颈外静脉下三分之一处作局部麻醉形成一皮丘,一般直径不超过1厘米即可,再铺消毒洞巾。

5.穿刺前用安尔碘消毒皮肤一次,且左手将颈后皮肤向后绷紧,右手食指中指夹紧针基,拇指按在针基开口处,针尖马蹄口向上,与皮肤呈45°斜面进入皮肤对准血管壁呈30°倾斜进入血管腔,放开拇指见血液涌出时即换左手固定针头并不让血液回流,右手将准备好的硅胶管接针筒,一端提给助手,另一端迅速由针基开口处插入静脉腔内,助手在此时将针筒内枸缘酸钠溶液缓慢推入血管腔内,必要时可回抽,如回血良好,证明在血管腔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插入硅管过程中,如还有阻力时可将针头位置稍微移动一下,再继续插入,一般在进入15厘米深度时即可拔针套,手按住穿刺点周围皮肤,右手徐徐将针头退出,助手协助在颈静脉根部紧按硅胶管不使其附针头退出。

1.3 固定硅胶管

术后应仔细观察局部有无血肿,有无胸闷气促等并发气胸反应,穿刺口有无渗血,如有应加压3-5 分钟,以免血肿形成。拔除导管后局部也应加压,以免出血。局部穿刺口应经常更换敷料或用抗菌素软膏,保持穿刺口及硅管无菌。局部如有红肿现象,可用50%硫酸镁湿敷。置管后穿刺口渗液可能是导管尖端在静脉内有返回现象,只要将导管拔出少许即可纠正,如继续渗液不止则应拔出导管。输液管应保留一段于床上,以免翻身、活动时牵拉过紧使导管拉出。并经常检查导管固定及输液畅通情况,遇有滴注不畅,先检查导管或输液管是否扭曲或被折压。如因导管填塞而引起的输液不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液体内可加入肝素0.25-1国际单位/ 毫升。输液结束后,将导管折叠,用纱布将导管末端针头包裹紧,防止空气进入,并用胶布固定于耳后。当再次输液时,松开导管连接输液器接管即可。严防输液瓶内流空,否则因上腔静脉内负压,而有空气被吸入血管,造成气栓危险。

1.4 护理体会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术的优点较多,因该静脉在成人粗大,且从皮肤表面可以窥见,在直视下操作,既简便安全,又迅速可靠,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容易掌握,便于急症抢救,也可多次重复应用,适用于长期输液病员;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病员;需测量中心静脉压或供给高能营养者;癌症病员需作静脉给药化疗者;消化道大手术,术后必须禁食,但需高能营养者。

如穿刺局部附近有感染病灶,不宜进行;肺气肿,胸骨畸形凝血机制障碍,锁骨或肩胛部曾有外伤史者,不宜进行;身体肥胖者休克晚期及颈外静脉纤细或显露不良者均不宜作颈穿;上腔静脉阻塞征,慢性剧烈咳嗽者因上腔静脉压力增高,血液易返流导管,凝集后使导管填塞,故也不利于导管长期放置。

经颈外静脉穿刺插管常不顺利,因颈外静脉进入锁骨下静脉呈90°直角或锐角,导管往往不易进入锁骨下静脉,此时可将静脉稍作牵拉,使入口变直则插入比较容易;另外,由于颈部皮肤过韧,故选择穿刺针时,应选择稍锐利的针。如有硅管无法插入,可采用()向下推送的方法。另外再请助手在病人皮肤外表,用食指轻轻向下推送,这样可提高3%成功率。

2 结果

我院过20 多例颈穿。其中一例禁食女患者,插管顺利,滴注5 天后因转院拔除。一例胃ca 患者,插管顺利,因手术暂停,补液停止护理不当导致导管阻塞。一例,因静脉压过低,穿刺失败。一例肺ca术后患者,插管虽顺利,但导管经常回血,补液15 天后导管自行滑脱。其余病例都顺利完成插管并导管保护至治疗结束。

3 讨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如能掌握指征正确操作,术后加强护理,不失为一种安全、简便及有效的方法,对抢救危重病人裨益较大。它适用于输液有困难而需长期或持续静脉输液,短期快速输液,以及静脉内高营养疗法,且可多次重复应用,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但它不能一概代替其他方便的周围静脉输液法,总之,颈穿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以上是我初次做颈穿后的一点小小体会,为了使病人减轻痛苦,早日踏上岗位,今后,我要不断的探索新的理论知识,把颈穿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陈玉兰,朱志云,陈爱英.颈内静脉穿刺抢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1(05).

[2] 陈秉学,谭洁芳,崔社鎏,张尚礼.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的临床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981(04).

[3] 冯光兴,王建明,何荣海,王会恩,景吉林,兰风贺.颈内静脉穿刺并发锁骨下动脉出血4 例报告[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0(01).

[4] 李斌,王义钢,王锁成.甲状软骨平面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07(03).

[5] 吴卫东,邵钢,韦宁仙,尹丹琴.改良后路颈内静脉穿刺法在临床上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1).

论文作者:胡美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2

标签:;  ;  ;  ;  ;  ;  ;  ;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法应用体会论文_胡美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