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中国铁路的提速方兴未艾_中国铁路论文

‘97中国铁路的提速方兴未艾_中国铁路论文

’97中国铁路提速方兴未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兴未艾论文,中国铁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聚焦 4月,响遍东南西北的风笛,为中国亿万旅客传来了福音:中国铁路大提速,乘坐快速列车旅行的时间比过去大大缩短。铁龙名副其实,真的腾飞了!

“铁老大”遇上了“老大难”

曾几何时,买票难、乘车难还是亿万旅客的忧烦。中国的列车长期处于超负荷状况,平日列车超员都在60%以上,春运期间超员高达100%至300%,有的列车一尺见方的茶桌上挤3个人,一平方米的厕所里站八九个人。许多旅客为了购一张卧铺票、座票乃至“站票”,要在寒冬排队熬过一个长夜,甚至不得不伸长脖子任凭票贩子宰上一刀!

自从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时速为24公里的铁路以来,世界铁路迅速发展,车速不断加快。今天世界上最快的列车——法国新一代高速列车每小时运行500多公里。眼下,欧美大多数国家和日本的普通旅客列车时速已经达到160多公里。而在我国,历经40多年建设,铁路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客运欠帐太多,长期处于运能低、速度慢的落后状况,平均时速仅为48.3公里,不及发达国家的1/3,可谓“老牛拉破车”。

尽管如此,铁路还是“老大”。它不求人,人得求它。为什么?垄断企业,独此一家。列车是中国人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加之票价低、安全系数大,多数出门人乐于光顾。久而久之,“铁老大”的头大了,票价上涨,服务质量下降,亿万旅客一时间无可奈何,怨声载道。

就在中国铁路长期低速度徘徊之际,中国公路异军突起,中国水运乘风破浪,中国民航振翅冲天。“陆海空三军”向“铁老大”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交通大战愈演愈烈。西安至宝鸡的高速公路,夺走关中的大量客流;成渝高速公路,使成都至重庆间的列车生意惨淡;济青高速公路,使胶济铁路的客流锐减;昌九高速公路,使南昌至庐山的旅游列车陷入困境;宜黄高速公路,迫使“三峡号”旅游列车停开……

所有这一切,说明一个问题:谁快,谁就占上风;谁慢,谁就被动挨打。

市场经济就这么无情,越来越多的人不坐火车了,长途旅客被飞机拉走了,短途旅客被汽车拉走了,另外的旅客被轮船抢走了。最近10年间,铁路旅客周转量占社会客运比重由54.1%下降至39.4%。最为严峻的是,1996年6月,在全国铁路线上行驶的火车,每天有20万个客座空着,相当于全国每天有150列客车空跑。

“铁老大”遇上了“老大难”:旅客与货主是铁路的上帝,上帝跑了,衣食父母丢了,中国的大铁路怎么生存?

火车跑快了 旅客回来了

铁路要走出困境,出路有两条:一条是仿效发达国家,举国家之财力兴建高速铁路,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力有限,近期难以办到。另一条出路就是,改造挖潜,在现有的铁路线上做文章,达到提高速度、缩短旅行时间的目的。

理智的铁路人选择了后者。1994年1至7月,沈大线上的列车率先进行提速试验,时速由79.16公里提高到100.9公里,单程运行时间缩短了1小时零5分。1995年10月,上海至南京的列车提速成功,时速达到140公里,运行时间由4小时缩短为2小时48分。紧接着,北京至北戴河的列车时速提高到140公里,运行时间缩短了近2个小时。不久,北京至大连的特快运行时间缩短了5个小时。

数百万铁路人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国铁路大提速成为可能。于是,当1997年4月1日零时的钟声敲响,中国大地上的所有列车突然加速了,时速90公里、100公里、120公里、140公里……火车,不是在跑,而是在“飞”了!

从这一天开始,全国铁路开行11对快速列车和78趟“夕发朝至”的旅客列车。京哈、京广、京沪三大干线开行的快速列车时速最高达到140公里,其它提速列车最高时速达到120公里,别的线路的火车速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北京至上海的13次列车运行15小时09分,缩短2小时17分;北京至哈尔滨的17次列车运行14小时52分,缩短2小时10分;北京至广州的29次列车运行28小时,缩短了整整4个小时。

北京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开往济南的快速列车实际用6小时便可到达,但为了方便旅客,“夕发朝至”,减慢到8个小时,以免旅客半夜下车,食宿无着。另外,济南至北京加开了“朝发夕归”列车,凌晨从济南开,中午到北京;下午从北京折返,当晚即可回到济南。4月3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一位来自山东的中年汉子,他说:“俺是个下海的人,时间就是金钱。俺坐这趟车来北京办事,办得利索,当天坐车就能回济南,这跟坐飞机差不了多少,票价便宜一半还多,又快又便宜。”

提速给万千对“牛郎”、“织女”带来了福音,人民铁道报记者部主任秦昌惠就有亲身体会。他告诉记者:“我在北京工作,爱人和孩子还在武汉,两地分居好多年了。过去,列车往返需用三个昼夜,双休日是不够用的,我只好两三个月回一趟家。现在不同了,周五傍晚从北京西站乘车,周六凌晨可到武昌。我与家人一起呆两个白天一个夜晚,度完双休日,周日傍晚乘车,下周一凌晨返回北京,不耽误上班。我有‘免票’,每周都可以回家了。”

列车不仅提速,而且提高了服务质量。大站售票联网,旅客买票不再难;上海站等车站开设了“绿色通道”,没有来得及买票而有急事的旅客可以从此通道顺利进站上车;有些快速列车免费为旅客供应饭菜与饮料,“铁姐”欲与“空姐”一争高下;提速并不提价,票价与过去相比基本持平。另外,列车提速后依然安全,既便在时速140公里的列车上,旅客茶杯中的水也只轻轻晃动,不会洒溢。总之,铁路提速了,旅客回来了。据铁道部初步统计,列车提速的头三天,客流量明显回升。

提速,中国高速铁路的前奏曲

提速,准高速,只是中国铁路现代化的一个前奏曲,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能不发展自己的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起,不长的30多年时间,全世界已经建成和正在建成的高速铁路已达1.4万公里,列车时速250至300公里,超过小汽车1倍以上,达到亚音速喷气客机的1/3和短途飞机的1/2。高速铁路在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交通安全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日本、法国高速铁路分别从1964、1981年投入使用后,分别运送旅客42亿和3亿人次,未发生一次旅客伤亡事故。它的人公里能源消耗量是飞机、汽车的1/5。按里程运客量计算,它的占地是高速公路的1/8。可见,在人口众多、耕地逐年减少的中国,修建自己的高速铁路何等必要,尽管它尚待时日。

记者从铁道部了解到:今年1月5日,铁道部进行了列车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综合试验,并获得圆满成功,时速高达212.6公里。记者相信,在跨入21世纪后不久,我们在神州大地上乘坐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将梦想成真。

标签:;  ;  ;  

‘97中国铁路的提速方兴未艾_中国铁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