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论文_赵金红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论文_赵金红

赵金红

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155100

【摘 要】目的:对比氧驱动雾化、空气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0月,双鸭山煤炭总医院儿内科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60例,氧驱组、空压组各30例采用对应的雾化吸入方法治疗。结果:氧驱组临床控制率80.00%高于空压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支气管痉挛、气道损伤,氧驱组发生医院感染4例,空压组则发生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驱组雾化吸入治疗次数(8.4±3.2)次低于空压组(9.7±2.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更好,有助于缩短疗效。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雾化吸入;临床疗效

儿童是哮喘的高危人群,小儿哮喘发病率约为2%[1]。雾化吸入是用药治疗小儿哮喘的主要方法,可直接将药物输送至呼吸道,快速控制哮喘发作。但小儿因自主呼吸能力弱、胸廓扩张能力差、呼吸道粘膜保护功能不健全,雾化吸入用药可能引起呛咳、气管痉挛,因此尽可能增进疗效进而缩短雾化吸入疗效非常必要[2]。目前,临床常用的雾化方式可分为氧驱动雾化、空气压缩雾化、超声雾化三种,其中超声雾化因噪音大、对支气管刺激性强,已被儿科弃用。本次研究试以2014年1月~2015年10月,双鸭山煤炭总医院儿内科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氧驱动雾化、空气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儿,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2个月~7岁、平均(4.4±1.1)岁。均为支气管哮喘。轻度18例、中度33例、重度9例。病程2个月~2年、平均(8±2)个月。发病诱因:受凉11例、过敏26例、呼吸道感染23例。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将患儿分为氧驱组、空压组各3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发病诱因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标准[2]诊断,无误漏诊;②年龄1~12岁;③未合并其它类型危重症,如先天性呼吸道缺陷;④无禁忌症;⑤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

同一组医师或护士开展诊疗护理。入院后,均给予保守药物治疗,包括补液、静脉营养支持、吸氧、抗感染、抗痉挛、退热等资料。给予雾化治疗,配方为复方异丙托溴铵(可必特,2.5ml/支)0.07~0.125ml/kg+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2ml/mg)2ml,每次10~15分钟,1日2次,或遵医嘱,每次间隔6小时以上。氧驱组采用氧驱动雾化机吸入,空压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雾化前,向患儿及其家属说明雾化吸入的目的、方法、可能获益、风险,进行雾化相关训练,进行雾化时,陪伴监护,若见憋喘、呼吸窘迫等症状表现,暂停雾化,吸痰,雾化吸入一般在饭后1h内开展,每次雾化吸入后30min吸痰,期间做好病房管理、注意防寒保暖。

1.3观察指标

支气管痉挛、医院感染、气道损伤例。雾化吸入治疗次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疗效判定

参照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评价临床疗效:(1)临床控制:1周后,喘鸣、气促等哮喘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无三凹征,安静状态下可进食,睡眠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90%;(2)显效:1周后,喘鸣、气促等哮喘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三凹征,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80%~89%;(3)有效:1周后,喘鸣、气促等哮喘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咳嗽、哮喘基本消失,无三凹征;(4)无效:1周后,喘鸣、气促等哮喘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咳嗽、哮喘仍较明显,无法入睡,厌食,或并发严重并发症,或三凹征未消失[1]。

1.5统计学处理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Fisher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氧驱组临床控制率高于空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氧驱组与空压组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n=30)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痊愈+显效

氧驱组 24 5 1 0 29

空压组 18* 7 4 1 25

注:与氧驱组相比,*P<0.05。

两组均未见支气管痉挛、气道损伤,氧驱组发生医院感染4例,空压组则发生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驱组雾化吸入治疗次数(8.4±3.2)次低于空压组(9.7±2.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哮喘发病机制较复杂,支气管炎痉挛是哮喘发生的直接原因,雾化吸入使药物快速弥漫至肺部、支气管,给药直接,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粘膜解除痉挛,控制哮喘。

从本次研究来看,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更理想,可能原因为:①哮喘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出现气流受限,氧流量下降,许多患儿伴有持续不同程度低氧血症,部分患儿甚至可能出现三凹征[3],氧气驱动具有一定的氧疗效果,可改善缺氧血症,减轻全身缺氧缺血性损伤;②空气压缩雾化需进行不断的压缩做功,尽管响动也较小,但气流不够柔和,舒适感稍差,前文提到小儿自主呼吸能力弱、胸廓扩张能力差、呼吸道粘膜保护功能不健全,易引起支气管痉挛、扩张,氧气驱动气流柔和,对自主呼吸影响较小,有助于降低气流不协调风险,易被患儿接受。需注意的是,两组均未见支气管痉挛、气道损伤,且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这可能与医院整体诊疗护理水平较高有关,研究证实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可降低雾化吸入风险,增进疗效。氧气雾化吸入并非万能,可能导致小儿对氧驱动依赖,造成脱机障碍,在使用前还应告知家属风险。

综上所述: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更好,有助于缩短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8):615-616.

[2]窦金霞.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2,28(12):1529-1530.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1):407-413.

论文作者:赵金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比较论文_赵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