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雪晶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雪晶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通过教学和教育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主题,而体现创新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和内容的课程教材,又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仅就高职院校教材特性和新时代教材应有特色对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与创新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

引言

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以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亲身体验,结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就新时期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材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新时期课程应有特点和课程教材建设中有待进一步探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1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的应用现状

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背景下,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材改革,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都有过尝试与探讨,出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成果。如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乐山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唐山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都根据相应的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应用型”特征和专业岗位要求,结合旅游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内容的调整与相应改革,为其他高职院校教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但对于各个旅游资源的讲解还相对比较简洁,学生无法深刻认识旅游资源形成原因、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具有的文化和历史底蕴等,只知其表不知其理。

2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应有的特性

2.1地理科学性

旅游地理学是从地理学角度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无疑属于地理科学范畴。按照学科体系,现代地理学分为理论地理学(或称通论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四个部分。与此相对应,旅游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同样可细分为这四大部分,即理论旅游地理、部门旅游地理、区域旅游地理、应用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地理当属于区域旅游地理范畴,也可称为区域旅游地理学的子系统。

2.2旅游职业性

高职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要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纳入旅游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中,确立旅游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目标。众所周知,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因素之一,也是编著者改革创新理念和成果的载体,是培养高职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由此,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应从其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取向。教学内容体系的组织要以“必须”和“够用”为尺度,强调基础理论的选择要为专业实践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形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教材目标。

1.3教育性和教学性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应着力发挥具有的独特学科优势,充分展现其爱国主义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功能。所谓其教学性,就是中国旅游地理教材不仅要有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必须和够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而且应有较好的可教性、可读性和自学指导性,既有学理分析,又有案例剖析,注重方法的训练和技能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本好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其内容应包括旅游事象的地名、分布、景观、演变、数据等旅游地理感性知识和特征、规律、成因、概念在内的旅游地理理性知识;旅游地理考察与调查、旅游地图阅读和分析、旅游事象成因探讨等旅游地理技能;还应做到教材的理论主线清晰、条理层次清楚、语言文字简练而精美.

3新时代教材应有的特色

3.1先进性、创新性

先进性是指教材应具有时代特征。即教材内容必须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必须反映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水平,反映科技界公认的成果。特别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浪潮迭起的时代,更要求教材不仅反映学科发展现状,总结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而且还要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具有启发性,即适当超前。新时期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只有充分反映21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旅游发展新趋势、新要求,才能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先进性必然与创新性紧密相连。没有创新性便没有时代的进步,便不可能培育出创新性人才。这样,使教材有了理论统帅,也有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使新时代、新特点、新观点的科技理论成果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教材紧扣以人为本的“旅游——环境——发展”主题,将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空间生态结构探讨、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旅游地理环境系统研究以及旅游地图研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入教材,初步构建起了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理论体系。教学内容的取舍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尤其是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整体走向,在着力处理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以及统一性与多样性等关系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教材知识的真理性、价值性、启迪性三原则,将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机理、旅游的国民经济功能,21世纪发展目标、资源系统、规划系统、市场系统引入教材,符合当今教学内容更新要体现信息化、动态化、综合化的新趋势。

3.2针对性、实用性

教材只有具有特有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才能体现其价值地位。旅游地理学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并真正服务于旅游业,因此,我们着力构建了一个旅游地理的应用体系。如为培养学生规划旅游小区,设计旅游线路,进行旅游空间布局等应用能力,特意设置了“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地布局”章节;针对当前普遍出现的旅游环境问题,又增加了“旅游环境问题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为培养学生识别和发现旅游资源的能力,摒弃了传统的旅游资源认识分类指标体系,引用了由国家旅游局开发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联合制定,并由国家正式推荐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的应用分类指标体系。

3.3整体优化、多功能化

首先,整个教材体系都是围绕当代教育的质量观和人才观而设计,一切都着力于素质提高、能力培养。为此,教材应紧密联系中国旅游发展实际,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在保证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基本框架下,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吸收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成果,使教材的理论内容得以充实和提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第三,尽量做到结构严谨,完整合理,材料准确翔实而新颖;文字较规范,语言较流畅、地图与文字配合恰当;出版质量上乘,印刷清晰、封面设计新颖美观。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结语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基础课,《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的内容选择和组织编排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学生将来的从业,如踩线、旅游产品的设计策划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材改革对于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旅游类专业的其他课程的教材改革有着示范性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学科的建设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春祥.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吉林教育,2009(5):57-58.

[2]赵宗彪.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175-176.

[3]杨载田.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课题名称:

现代高职教育背景下《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课题编号:

SJGZY204

论文作者:王雪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  ;  ;  ;  ;  ;  ;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雪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