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混合生源专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敬勋

信息化教学在混合生源专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敬勋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基金项目: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研项目 信息化教学在混合生源专业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JY16

摘要:从20世纪90年国内外教育专家纷纷开始研究混合式教学,并取得了很多理论和实践成果。混合式教学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职业教育领域,并有效地改变了基础教育领域“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重新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基于实际问题或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效果。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混合式学习常被作为技能培训的主要方式之一。相较于传统培训,混合式教学在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在实践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混合生源专业;应用

1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是一种相对于“单一”而言的合并、整合型教学模式,而混合的教学对象则为传统的教学与现代的信息化教学,目的就是要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再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使两者形成互补,从而使教学既具有传统教学中的谆谆教诲,又与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吻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真正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随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衍生出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相碰撞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化教学,两者虽然相互独立存在,但又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使两者能够共存、同发展,因此,两者可以融合、互为辅助,在教学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使教学能够面面俱到、得心应手。

2目前信息化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材选取不当

目前,大多数的学校都已经安装上了多媒体教学工具,利用投影仪等数字器材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音频视频PPT等教学材料。但是应用这一些高新技术来进行教学时,教学的内容才是重点,工具只是辅助性的。一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仅仅把这些工具当作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工具,而没有考虑到多媒体材料的使用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真正的与自己的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在课堂上面对这些多媒体材料,仅仅只会有一时的兴趣,而没有真正通过这一媒介的传递领会到教学内容的实质。

2.2线上工具使用不合理

利用互联网工具的便捷性,不少教师会使用网络工具来进行收发作业,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但是这也会存在很大的弊端,例如目前互联网上面的资料十分齐全,学生可以搜索到大量的有关材料,通过网络来上交作业时,学生可能会偷懒从网络上直接搜索相关的内容来提交作业。并没有真正达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进行锻炼和提高的作用。另外,不少教师通过视频化的教学,将教学的内容和重点用视频的形式放在网络上,让学生去自主的学习。这一形式虽然有助于学生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重复的观看,但这也会产生很大的漏洞,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的观看教学内容,对自控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起到很大的便捷作用,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这会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上受不到很好的监督而产生惰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3.1丰富教学平台资源

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等实际情况,将教案——课件——微课视频——动画——作业题——测试题——电子书——训题等基本资源及企业案例、专业术语、实训素材包等拓展资源进行整合,让这些网络教学资源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要。

3.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职业教育学校教学课堂长期以来的改革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正好是这一目标的体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越来越受学生欢迎的网络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共享性来合理设计每一堂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3合理进行课程设计与活动安排

老师对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混合式教学对课程的设计与活动安排有着至高的的要求,将“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进行有机混合来颠覆传统教学理念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3.4分层教学在混合生源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层教学在我国开始应用。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在混合生源教学中,分层教学其实与教学中常用的任务驱动、协作学习、角色体验一样,都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尝试混合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多样的任务主题,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布置有层次的作业,完成等级考核,从而减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认知能力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进步与成长的教学方法。

3.5加强师资培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混合生源教学质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教育信息化进程,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又是一个终身教育和学习的过程,因此,只有重视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信息应用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它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内容。因此,要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形成长效培训机制。应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培训制度,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管理等内容。另外,要注重培训资源开发,保证培训质量。系统的培训课程资源对教师信息技术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培训课程资源在整理设计上要注重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培训的目标是教会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但是,教师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很难分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集中培训,因此,“互联网+交互式”模式是老师们比较青睐的培训方式,该培训模式是在“网络平台、集中培训课堂、校本实践”三环境系统中,通过组建小组学习社群,实现在线学习和集中培训、岗位实践融通,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新的培训模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教学中,使用混合式教学。能够真正跟随核心素养导向下培养学生目标。真正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提供技术人员的教育机构,因此,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时。学校与教师要给予自身一些提高的时间,更要给学生更多适应时间。从而能够让学生具有高行业素养,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艳,郝连科.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我国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4):95-98.

[2]徐森.信息化教学背景下语文混合式教学实践探析[J].江苏教育,2018(04):61-62.

论文作者:董敬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信息化教学在混合生源专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敬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