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BOT投资模式加快厦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_bot论文

利用BOT投资模式加快厦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_bot论文

利用BOT投资方式,加快厦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厦门论文,基础设施建设论文,步伐论文,方式论文,BOT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纷纷采用一种新的投资方式——BOT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英法遂道工程、泰国新建的机场高速公路、马来西亚新建的南北干线公路等。国家计委在制定“八五”计划时,也首先提到了这种新的利用外资方式。广东省沙角B电厂、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浙江椒江大桥等都是BOT投资方式的有益尝试。1993年11月正式成立的北京博拓投资开发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性从事BOT投资的商业实体。据称,国家计委正着手制定中国BOT投资管理办法和有关文件,今年可望公布实施。

一、BOT投资方式简介

1.基本涵义和产生背景。BOT是英文Build(建设)、Operate(营运)、Transfer(移交)三个单词的缩写,它的演化方式有BOO[Build-Operate-Own(拥有)]、BOOT(Build-Operate-Own-Transfer)等,但主要内容与BOT基本相同。典型的BOT的涵义是:政府同私营企业(外商)的项目签订合同,由该项目公司筹资设计并承建一个具体项目;在双方协定的一段时期内,由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项目债务、收回投资并获得利润;协议期满后,项目无偿转让给东道国政府。

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迅猛增长,单靠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债务危机也导致了对外借款能力的下降,政府预算相当紧张。因此政府很难拿出更多的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式筹集基础设施资金。在这种情况下,BOT投资方式得以产生。

2.主要特点。首先,采用BOT投资的项目主要是一些大型资本技术密集型项目,如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电厂和水厂等。其次,BOT项目建设、营运期长,涉及面广。从谈判到可行性研究,再到营运结束,时间往往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它一般是由几个国家的十几家甚至几十家金融机构组成银团贷款,再由一家或数家承包商组织实施。其三,避免了政府的债务风险。BOT投资项目的建设资金全部由私人企业(外商)负责筹措,政府不承担项目的贷款债务。其四,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每一个BOT项目都各具特色,一般无先例可寻,加上它本身要求较高,所以每个项目几乎都是一个新课题。

3.基本运作方式。对于政府来说,一个典型的BOT项目包括下面几个阶段:①确定项目阶段。由于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以BOT方式进行,因此政府需要选择并确定哪些项目可采用BOT。②招标准备及要约阶段。政府作为发包人必须准备招标和要约文件,提出招标的有关条件,邀请有兴趣投资的私人企业、金融机构或财团提出项目建设营运及贷款等方案和建议。③评价阶段。政府对所得到的方案和建议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承担此项工程经验和能力的私营企业以及信誉较好的贷款机构。④谈判阶段。对项目的各方面条款进行协商,所有的法律文件都在这阶段形成。

对于私营企业(外商)来讲,BOT项目要经过以下阶段:①投资前评估阶段。调查项目的可行性;准备基础设计;与贷款方协商;组成承揽项目的集团。②执行阶段。与政府谈判,取得贷款方的承诺。③建设阶段。一般是以交钥匙的建设方式来进行。④营运阶段。按照与政府的合同,在规定期限内,对已建成的项目进行经营。⑤转让阶段。营运期满以后,私人企业(外商)将项目的所有权按合同规定转让给政府。

二、厦门利用BOT投资方式的必要性及难点

从厦门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来看,很有必要利用BOT投资方式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虽然厦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基础设施的“瓶颈”现象仍远未得到解决。近年来,厦门的年经济增长率均在20%左右,而基础设施生产能力的年增长率不到10%。假如厦门成为两岸直航首选口岸之一,假如我国不久将复关,那么按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速度、厦门经济流量增长可能大大超过基础设施能力的增长,基础设施将不堪重负,经济环境可能大大恶化。

其次,基础设施资金缺口较大。厦门市政府提出的“十大重点工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海沧大桥、嵩屿电厂二、三期、环岛路、鹭江道改造等)总共资金500亿元以上,而市政府每年最多能拿出30亿元左右。另外,过分依赖政府,加剧了财力平衡的难度,厦门市基础设施的实际投资额每年占国有基建投资的比例均保持在70%以上。因此,利用BOT投资方式,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市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同时又可将原来计划用于这些项目的投资转移到其它项目中去。

再次,外商投资结构不合理。截止1994年末,我市累计签批外商直接投资107.21亿美元,外商累计实际到资36.94亿美元。但这些投资中的大部分都投到加工工业和房地产等方面,真正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到3%。所以,有选择地开放部分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外商采用BOT投资方式,将大大推动我市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当然,BOT投资方式在我国刚刚兴起,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对于我市来说,推行BOT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BOT投资方式缺乏了解,认识上还存在疑虑;第二,缺少专门从事BOT项目的人员;第三,谈判复杂而且费时;第四,外商在项目营运中的收费价格难以确定;第五,目前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因此,外汇平衡问题不好解决;第六,BOT项目要求政府提供某些保证,市政府对有些方面难于承担。

三、几点具体建议

尽管在我市推行BOT投资方式存在相当的难度,但我们不应抱着观望等待的态度,而应该积极探索,大胆引进,否则将错失良机。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对BOT投资方式的具体研究。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研究BOT,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国外有关专家来开讲座、培训人员,到国外考察成功的案例等。

2.加强对BOT投资方式的宣传工作。尽管国内掀起了所谓的BOT热,但仅局限于理论界,绝大多数人,包括许多政府官员及经济工作者对它仍知之甚少,甚至还没听说过。因此,我们要利用有关宣传工具大力宣传BOT的基本知识,介绍国内外的具体做法。

3.制定BOT投资优惠措施。由于基础设施项目是微利非产品收益项目,在利润目标驱使下的外商一般不太愿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因此,必须参照国外一些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税收的特许权、外汇平衡上的权力、放宽进口设备的限制、在应用政府拥有或控制的土地上给予方便、政府决定在用户严重不足时的津贴、保证由政府协助解决公用设施的必要提供(供水、供电、防洪、排污等)。

标签:;  ;  ;  ;  ;  

利用BOT投资模式加快厦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_bot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