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控制过程中,BIM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IM技术应用在机电安装工程中,能够节约工程成本,提高机电安装企业的经济效益。BIM技术为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带来了很多变革,全过程、精细化和低成本将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BIM技术;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应用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上升,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理念也随之发生了一些转变。城镇化与工业化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新兴企业的发展,机电安装企业涉及建筑电气、给排水、暖通和消防等工程的施工与维护,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在在机电安装工程中能够控制工程的质量,节约成本,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的效率。
1机电安装工程中的BIM技术的特点
1.1建立全建筑信息模式
BIM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建立全建筑信息模式。全建筑信息使用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将整个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施工信息(成本造价、连接方法、工程作法)、设计信息(构建尺寸、防火等级和材质成分)、生产信息(产品编码、功能用途、型号规格)以及运营信息(后期维护、更换周期、使用情况)等多个方面信息进行管理和划分。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全建筑信息的容量比较大,包含的设计内容繁多,对综合管网、产品型号、工程造价以及生产厂家等进行统一管理,便于查询与管理,提高机电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工程管理中产生纰漏的概率。
1.2覆盖整个生命周期
BIM技术从机电安装工程的最初到竣工以一种虚拟现实的方式提供了整个建筑项目的成长过程。机电安装工程的全周期始于方案规划,经建筑设计、施工组织以及后期运维以及最终的破拆动迁等,组成了整个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时间跨度长,涉及的相关单位多。使用BIM技术对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更改和查询,可应用于建筑的每个周期。使用BIM模型可以建立一个所有对接、共享的统一交流平台,将建筑业中原先分离的行业联系起来,保证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协同工作。在出现新的机电技术和产品时,能够快速增加功能,提高工程改造效率。
1.3全过程协同管理
在机电安装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中,BIM模型作为一个“中转站”,可以为不同参与方提供一个协同合作、管理的机会。设计单位的关注重点是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全周期费用,关注的是长期运营的便利、成本的节约,而不是简单地节省初次投入。
2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2.1前期招标阶段
在招标阶段对于造价咨询单位而言最大的工作量莫过于编制工程量清单,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计算工程量,常规方法是通过设计院提供的纸质蓝图经过专业的算量软件自己建模,手动算量,或直接在蓝图上手动算量。在此阶段由于业主留给造价咨询单位编制清单的时间非常紧迫,需要配置足量的人力,而且算量速度慢,也容易漏算、错算。此外,设计院提供的CAD图纸也可能本身存在错误导致的算量错误。现在通过BIM技术,算量所需的材料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和数量都可在模型中生成。如这些信息与设计院的BIM模型保持一致,则只要根据招标策划方案按工程类别分为给排水工程、消防喷淋工程、电气工程、弱电配管工程、空调通风工程等工程,按其材料设备分类、设备属性以及对应的清单项目,通过BIM信息集成整合功能自动汇总各类工程管线、材料设备,通过BIM可视化和参数化设计的能力,使得成果文件直观真实,大大减少重复工作,减少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算量结果也更加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主要工作是对机电安装工程各分类工程的变更管理和中期付款管理工作。在传统造价管理中,一旦发生设计变更,就会要求造价人员针对不同版次的施工图检查核对相关设计变更,找出对造价的影响因素。但在这一阶段,工程量计算复杂费时,多次性计价很难做到,各专业间冲突不断,项目各方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往往效率不高,可靠性不强,造价控制往往脱节。针对上述变更管理弊端,结合BIM三维建模技术在施工前就可对设计图纸校核和深化,对建筑、结构、机电安装及精装修各专业图纸进行碰撞审核,从而在施工前解决图纸的错漏问题。对机电安装工程进行管线综合,保证精准的管线综合布置,再结合三维碰撞检查,实现零碰撞。特别是五星级酒店、三甲医院、大型交通枢纽、会展中心等大型复杂建筑,各类管线覆盖面广,管线密度大的项目更需要通过与BIM模型校核,对风口、喷淋、烟感等末端设备提前精确定位,对给排水管、电线管、电气桥架、空调冷冻水管的放线标高进行精确定位,施工过程中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把控安装精度,从源头上解决不同专业间的定位干涉问题,这就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的数量。即便发生变更,可将涉及设计变更内容导入BIM模型中,模型支持构建几何运算和空间拓扑关系,可与三维空间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就能够对图纸自动调整识别,快速汇总工程变更所引起的相关的工程量变化、造价变化及进度影响就会自动反映出来,对发生变更的内容可直观的显示变更结果,相应的费用补偿或工期延误可一目了然,从而可大大提高造价人员的复核效率,减少人为错误的几率,提高了造价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业主而言,可少返工、少整改,大大减少项目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中期月度付款审核过程中可结合BIM在模型量化的基础上,将三维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连接,根据工程监理审定批复的工程形象进度,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反映到模型中,通过划分的当月已完成的进度,输出当月已完工程量,可实现快速审核施工单位工程进度产值,直接对现场进度情况进行分析诊断,更直观、可视、清晰。改变了施工单位提前报进度工程量或虚报工程量的情况,从而确保月度付款审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3竣工结算阶段
在竣工结算阶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竣工结算审价工作。传统的审价工作,造价人员往往要将CAD竣工图通过算量软件或在竣工图上通过手动算量将竣工图的工程量重新度量,并对大量的签证变更、技术核定单内容进行复核,在此基础上还要与施工单位对量,在结算过程中的审价争议也要与施工单位讨价还价。整个审价过程往往旷日持久,对造价咨询单位而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特别是机电安装工程本身专业就多,各类管线多、各类材料设备种类多,与其他专业配合协调的工作量大,造成机电安装工程竣工结算时间往往拖得更长。通过BIM模型可对机电安装工程各专业分类提供统一标准的工作量,这样工程量就透明化、直观化,也就不存在多人重复计算问题,也就不存在对量问题;又由于BIM模型可提供动态的可追溯的全过程的造价数据,审价时不用收集施工过程中的资料,也不必核查资料与数据的真实性,审价工作可以多快好省。通过BIM模型可视性,可直观反映项目竣工实际情况,可减少审价争议;通过BIM模型自动汇总计算,减少人为错误,审价结果更准确,从而提高了审价效率。
结束语
在工程中使用BIM技术可以利用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的真实信息,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机电安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BIM数字模型中包含了机电安装工程的物理与功能特性,使用BIM可以为工程建设施工的前期与竣工等全生命周期中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龙.浅谈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7(07):155-156.
[2]王娣.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江西建材,2017(13):234+240.
[3]兰冲.探究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常见问题及改善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14):170-171.
作者简介:
裴飞,身份证号码:120104198606055538。
论文作者:裴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机电论文; 安装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