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民族地区怎样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论文_扎西

浅议在民族地区怎样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论文_扎西

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下藏科乡中心寄宿制小学 扎 西

班级管理是每一个教师的重要工作,实现学生自治是班级管理 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教学的成功体现。本文结合学生的特点,从 民族地区班级管理实际情况出发,探讨班级良好的班风、学风,无论是对班级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 旨在探讨一种通俗的、可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突出教师的主导 和学生的主体,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肯定学生的能力,达到和谐满意的教育效果。

一、转变教育思想,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基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小学常见问题,借助于班级管理的 具体实施,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为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了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主体教育论出发,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 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再加强学生 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因此, 教师不仅要自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所谓学生自主管理,实际上是学生自我管理,是在教师指导下依靠班级主体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学 生正处在成长的过渡阶段,独立意识有所增强,他们不再像学前班时那样,处处依赖于老师,事事离不开班主任。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方面,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违反纪律却屡教不改; 卫生情况一团糟却熟视无睹;……诸如此类,举不胜举。班主任忙 得团团转却毫不见起色。究其原因,学生是在被动地执行条例。与其如此,不如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优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发挥班委会、团支部的核心力量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为班级的火车头,起着“唯余马首是 瞻”的作用。首先,改革班干部选举办法。以前,班干部通常由老 师指定,或老师提名学生选,学生头脑中有一种定势,即每年选出 的班干部总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好学生。在实践中,笔者采取了学生 竞选的形式,只要自认为哪个职位适合你即可参加竞选,由学生投 票决定正式人选。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 一些成绩不太优秀但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更使成绩优秀的 孩子也注重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与能力。笔者在实践中,把原来的几名班委扩充为班级委员会,设正、副班长负责,在班级委员会下 设学习部、体育部、劳动部、宣传部等,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各部 除设部长外,部长还可以按需招聘助理、干事等,这样可以使更多 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精神,使更 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常组 织班团干部进行培训学习,阐明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提出要求, 即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又要积极开展

工作,大胆管理,培养组织领导能力。

2、充分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欲望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注意 发挥主导作用,及时指导学生的工作,为学生创设自主管理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根据班级特点,能动地、自主地 进行工作,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各司其职, 各部在班级委员会的协调下相互合作,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按既定方案去完成工作,即使有不周之处, 也可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现在学生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 很大提高,班级工作有了很大起色,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成为了主人, 初步建立了一个学生自主管理型的班级。

3、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危机意识与合作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 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竞争能力, 同时养成了学生自强自立,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期末述职考评、 末席淘汰等方法,使每个参与管理的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使他们知 难而上,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 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合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全面 发展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班级管理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但可塑性大。因此, 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使他们相互激励,相互教育,最终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在班级委员会外,另设一个独立的纪检 部,其组成人员由学生轮流担任,以监督、检查班级委员会的工作, 如果学生对班级委员会、各部工作有意见,可以向纪检部进行投诉,由纪检部进行调查处理,并作出汇报。这样,使学生在行使班级管 理权力的同时,更感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制约,一种监督,从而不断完善其工作。再次,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三、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孩子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的 地位、作用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和 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发现学生做错了事,就恨铁不成钢,不去 积极引导而是一味地训斥、指责、向家长告状等,既伤害了学生的 自尊心,又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对抗情绪,所以在与学生 交谈时要注意引导。这样,被尊重的意识得到增强,从而焕发出管 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

实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 管理者,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都处于管理和 被管理体系之中。事实证明,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得越充分,积极 性就越高,班风学风就越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通过 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进而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其自主性、能动性、 创造性,真正给予孩子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是每个教师都可以 进行尝试的。

论文作者:扎西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浅议在民族地区怎样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论文_扎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