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安全、细节与节能的探讨论文_王璇

关于电力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安全、细节与节能的探讨论文_王璇

(镇江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能源的应用愈发被重视,国家电网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各行业生产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所以,用电的安全性和节能性成为了电力发展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的用电现状入手,阐述了在电力设计施工现场的特征和在电力施工中建立安全文化的意义,分析了电力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细节中产生的问题及电力系统损耗的影响因素,指出电力设计与施工中的电力安全防护措施和合理控制电能消耗的相关策略,针对细节掌控方面提出一些想法,期望能实现国家电力设计与施工的安全节能发展。

关键词:电力设计;电力施工;安全细节;节能施工

引言:

在跟随这各行业发展的同时,生产生活中的用电量也随之增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逐渐注重安全节能,提升了对电力安装工作的质量关注度,目前我国的电力设施安装已经基本能实现安全节能要求,并被公众认可。国网电力公司管理与施工人员,要增强安全观念及节能意识,严格规范施工行为,根据电力设备安装中的实际情况,对安全节能的电力设施安装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在设计中要根据将要安装的工程进行细节的掌控,做到统领全局。

1.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特征

超高压、交直流输电、容量大和运输距离长是输变电的特点,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要用高性能的技术装备,电力建设施工多为高空作业和交叉作业,工作环境复杂有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彻底根绝安全隐患,打造优质工程。

2.电力施工过程中建立安全文化的意义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电力施工的工作环境不是固定的,哪里有需要就去往哪里;公司与施工地分离,相关的安全措施不能落实在项目中,分包体系增加了安全管理难度;电力施工中主要是目标导向管理,容易忽视安全管理过程,形成了安全隐患。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且会损害企业形象。

安全文化的渗透作用使职工形成价值共识、遵循规范。能使相关人员在安全观念、行为准则方面保持一致,只有心理认同,才能表现出极大凝聚力。安全管理工作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高的复杂程度,体系跨度大,需要整体把握并有效综合;能够整合安全管理体系,增进安全管理有效性,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

3.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电力施工安全管理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目前电力建设施工采取的主要是工程公司承包制度,这其中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进度,而忽略了在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监督,还有的电力建设单位制定了安全管理的规定,但在具体的施工中并未严格执行,又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使安全隐患依旧存在,施工安全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

3.2施工现场存在着安全隐患

电力建设施工工作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室外,主要是高空交叉作业,施工过程有着一定危险性,如果存在侥幸心理,对潜在的安全隐患不进行排查和消除,就可能在施工过程中爆发或在工程结束投入使用之中产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3.3参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电力建设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条件也相对恶劣,对施工人员的要求就相对较高,而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能缩短工期而扩充队伍,聘用的电力施工人员并没有相关的技术能力,安全意识淡薄,总体的团队质量偏低。还有,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到位,不能将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讲解,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导致参与施工工作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能有效的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使工程建设存在潜在风险。

3.4不能落实安全职责

在施工中的安全职责落实问题上,存在着电力建设的审批部门只有审批的权利而没有安全管理的权利,在施工中建立安全监管部门但所做的监管力度不到位,主要的是主要责任人重心不在落实安全监督管理上,只注重项目竞标本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影响电力系统安全性的主要原因及防护措施

4.1影响电力系统安全性的主要原因

电力系统安全性是在运行中抗干扰和故障的能力,其中包含但不仅限于电压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等。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包括:风雨雷电等自然灾害;操作不当、程序设置有误、外力破坏等人为因素和断电器操作错误,变压器故障及发电频率不稳等系统故障。

4.2解决影响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防护措施

4.2.1积极开展基础研究,针对电力系统复杂性,对基础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安全稳定的运行途径,积极引进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完善相应措施。

4.2.2推进电网的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合理的建设思路。及时检查更新已建成电网,降低事故概率,提高安全稳定性。

4.2.3加强监管。计算机数字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力共享和资源优化,但个别故障容易引发其连锁反应。

4.2.4加强系统运行统一管理,及时的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严格执行监管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做好电网日常维护与保养,降低非自然因素损坏设备。

5.电力系统损耗的主要因素及节能措施

5.1电力系统损耗的主要因素

5.1.1电力损耗监管制度不健全,相关部门对电能消耗缺乏监管、在节能方面没有有效的管理策略,无法根治电能损耗问题。

5.1.2电能传输运行结构不合理,供电过程中出现迂回现象。维护不到位、线路质量差等导致实际传输电能损耗加大。

5.1.3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其业务能力与电力系统运行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缺乏在电力设备、线路管理维护的经验。

5.1.4变压器容量配置大,在实际运行中的损耗较大。

5.2解决电力系统损耗的节能措施

加强电能的管理,淘汰掉再系统运行中能效较低的设备,提升同能能耗下的低耗电工艺技术水平,保证生产和用电设备的经济运行,有效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5.2.1发电端节能。优化传统供电的发电机组启动与运行方式,定期检查维护。优化处理产生的废弃物料、废气,提高能源的回收再利用率;推广新兴发电,钻研再生能源供电方式,实现增效降耗与节能环保。

5.2.2输电网络节能。建设科学合理输电网,采取多路供电,降低电压等级,并及时调整运行方式来减少空载产生的消耗。可以通过增大导线横截面积,降低电能传输消耗。

5.2.3变压器节能。分析变电所配电功率,根据实际用电的需求,科学定量计算基础上,选择节能型变压器。采取对变压器的改造,降低阻抗电压、短路损耗及空载等损耗量。

5.2.4改变用电方式。通过负荷管理技术来改变用电方式,主要技术有直接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控制、时间控制器及储能装置等技术手段。在电网负荷低谷期运用电器储能填谷,在负荷高峰期转换利用,提高用电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3]。

结语:

综上所述,文中从用电现状入手,通过对电力设计施工现场的特征和在电力施工中建立安全文化的意义进行详细阐述,并综合性的分析了电力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细节中产生的问题及电力系统损耗的影响因素,针对其中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电力设计与施工中的电力安全防护措施和合理控制电能消耗的相关策略,并对相关的策略进行细节的剖析,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发电端、输电网络、变压器及用电方式等多方面的改进,来有效节约电能能效消耗,在电力施工中做到全局的掌控,才能更好的实现电力设计与施工的安全节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庆敏.试论电力安装中安全与节能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14):242-243.

[2]朱勇.电力建设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128.

[3]赵秀乔.电力系统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171.

[4]崔隽峰.如何在电力施工过程中建设安全文化[J].电力安全技术,2009,11(09):24-25.

论文作者:王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安全、细节与节能的探讨论文_王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