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情观察的护理要点论文_王明梨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情观察的护理要点论文_王明梨

(盐边县中医院 四川攀枝花 617109)【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87-0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习惯逐渐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多。而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一般而言,老年人是高血压性脑出血高危人群,虽然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很日容易出现后遗症和并发症,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使患者及家庭产生严重的思想压力和经济压力,因而,需对术后患者病情的观察和护理高度重视,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残疾发生率。1 患者意识的观察护理要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思想意识变化,对患者术后的病情要充分掌握。一般而言,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存在意识障碍问题。主要是通过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进行判断。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和患者之间的对话,以及患者对疼痛的感应,对患者的思想意识障碍程度充分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仔细观察患者的膜反射及咳嗽状态,对患者的意识程度障碍充分掌握,特别对患者是否存在脑疝可以有效预判。实质上,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疼痛、呕吐及血压突然升高都是脑疝发生重要提前表现。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绝大部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思想意识障碍,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对术后患者的思想意识状况有效观察,如果在观察中发现患者的意识存在问题,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与适当的护理干预。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每隔半小时到两小时对患者的意识情况进行有效评估,结合(GCS)对患者评分,若发现患者确实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问题,应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有效措施。2 患者瞳孔观察护理要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瞳孔状态,通过观察患者的瞳孔,可以有效判断患者颅内是否存在再出血的问题。实质上,人体曈昽的直径一般为2.0-5.0mm,处于眼球中央位置,若瞳孔的直径超过5mm,则属于瞳孔扩大问题;若瞳孔的直径超过6mm,则属于瞳孔散打问题;若瞳孔的直径小于2mm,则属于瞳孔缩小问题。在实际的护理中,医护人员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换患者的瞳孔变化进行观察,比如,可使用聚光手电筒照射患者的双眼中间位置,仔细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和性状,接下来,观察患者的瞳孔是否对光的照射比较敏感,反复观察患者的瞳孔是否存在明显变化。若患者的病情比较危急,应缩短观察时间,最好每隔15分钟到30分钟对患者观察一次,与此同时,做好观察结果数据的记录。总而言之,高血压性脑出血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双眼瞳孔变化情况,检查患者的双眼瞳孔对光反射是否灵敏,是否一致,若发现护患者双眼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度不足,同时存在意识障碍问题,应注意患者术后再出血问题的发生。3 生命体征观察护理的要点3.1 体温观察护理要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接手术治疗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容易使患者体温在术后出现改变。通常情况下,患者术后6小时身体温度开始出现明显提高,在术后的1到2天内体温升高现象最为明显,同时这也是容易受到感染阶段。直到术后的第3到4天后,患者不在出现体温升高现象,在实际护理中,医护人员应对这种现象高度重视。实质上,身体出现高温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容易使患者出现脑水肿问题,提高患者颅内的血压,进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患者在术后出现持续高热的现象,并伴有四肢无力、寒战及无汗等症状,则可以判定为中枢性高热。此时,医护人员可采用物理方式降温,举个例子,可以在患者的头部及腋下等位置放置冰袋,或使用亚低温治疗仪使患者体温下降,进而使患者脑部耗氧量以及颅内压力有效降低,最终帮助患者及早康复并出院。3.2 血压、脉搏观察护理要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出现脑血流量减少及脑血管扩张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颅内的压力和血容量。通常情况下,临床上主要以血压升高、呼吸速率变慢及心率变慢为主。实质上,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部分患有高血压疾病史,由于手术的刺激和体位的影响,很容易使患者的血压再次升高;与此同时,患者术后脑水肿问题也容易使血压再次升高。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减小术后颅内压力是一项重要工作。若患者出现血压过高时,降压的幅度不能超过原有血压的20%,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督辅导和治疗,保证患者的情绪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严格限制患者家人探望次数。此外,患者术后在服药期间,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防止降压过度现象发生。在实际的护理中,还要充分关注患者的脉搏情况,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电变化,若发现异常问题,医护人员应及时向有关主治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3.3 患者颅内感染观察护理要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应将引流管留置一段时间,通常情况下为3到5天,最长时间不能超过15天。脑出血患者由于脑脊液的循环及颅内压力有所改变,若引流措施没有做到位,容易出现颅内压力升高现象,进而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基于上述原因,医护人员应高度重引流的护理工作。在实际护理中,要充分观察引流的颜色及流量等,并及时记录,结合记录的实际情况,判断患者病情是否严重,并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由于现在术后容易出现意识模糊、瞳孔放大及生命体征减弱等现象,因此,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情观察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本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情观察的护理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

论文作者:王明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病情观察的护理要点论文_王明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