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化技术指的是在特定的领域将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互相整合,将其应用到系统控制上的技术,其涉及到的领域宽广,包括信息化和机械化等领域,因此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系统中,转变了对系统传统的控制模式,并对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促进了电气工程运行的高效性以及便捷性。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
1导言
社会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气工程的发展。目前,旧的电气工程技术难以顺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旧的技术工作效率低下、工作量大等缺点越来越突出。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得到了推广使用,一方面要求技术的精加工,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社会对产品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因此,探索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能够助推电气行业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整个电气行业意义重大。
2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的优势
2.1功能便捷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控制器对系统的调节功能更便捷,及时响应系统发生的变化,逐渐提高本身的性能,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的高效性。和传统自动控制器对比,智能化的控制器在调节和控制功能上更胜一筹,其对电气自动化的具体工作更适合。此外,智能化的控制器还能利用远程数据对自身数据进行调节,实现无人化管理,推动了电气工程向无人操作的方向发展。
2.2提高工作准确性
在使用传统的控制器进行控制工作时,需准确掌握控制对象,明确内部的变化方程,同时还应对其做模型设计,其中会存在多种无法预料的因素,若不能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则会导致模型设计的准确性不高,降低实际的工作效率,不能实现预估的期望效率。应用智能化的控制器不需要建立对象而进行模型设计,因此可从根本上避免出现难以掌控的因素,进而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准确度。
2.3细化程度高
智能化的控制器的细化能力较高,当其对不同数据进行处理之时,即使输入陌生数据,也可对其进行细化,最大限度满足对系统的控制需要。同时其对被控制对象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在智能化的控制器之下,可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然而,当控制对象发生改变时,就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当中,应按照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控制对象进行分析,对控制要求严格审核。当在使用智能控制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排查工作,对电气工程系统进行仔细分析。
3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分析
3.1优化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
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在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中也能实现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自动化系统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电气设备的初步设计和进一步研究应用,这是电气工程和电气设备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安全稳定地实现电气工程运行的重要保障。所以,这对于电气企业的技术员工提出了重要要求,也就是说技术人员首先自己要具备丰富的技术理论知识,而且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以及智能技术有着充分的了解和一定的研究,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电气设备的设计,实现电气设备的科学化和稳定化。在这些技术的知识掌握中,遗传算法技术的知识储备也十分重要。这一技术实际上是生物学界提出的一个概念,但对于电气工程的研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一技术由于研究实践的缺乏,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现。故而电气企业的技术人员要具备相应的遗传算法的知识,并且能够将这种知识运用到电气设备的设计的优化上去,实现电气设备负荷量的逐步减少,节约成本,促进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高。这样就可以使得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进一步发展。
3.2故障诊断
大部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运行时间过长、设备老化以及环境条件,比如湿度、风力等因素的影响,都可能会出现运行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电气设备当然也不例外。在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实践中,故障的发现和维修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技术上,故障的诊断和维修都是由电气企业的员工定时检查和维修来完成的,这就对员工的技术涵养和水平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如果技术不到位,就很有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更大的伤害。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运用之后,这一缺陷就可以避免。智能化技术会事先设计智能检测系统,每天都可以自动化监测,如果发现故障,会发出预警并给予提示,而且智能检测当前设备运行的温度、速度是否不当,找到造成故障的原因,针对故障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方法,形成报告,这就可以大大提高发现故障的效率,同时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故障维修,这就使得电气系统和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以进一步增强。当前,这种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建设和运行的一个重要技术。
3.3PLC内的应用
在电气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其中PLC在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大多数的电气系统中,PLC应用十分广泛,因为其具有高水平的防干扰性能,同时本身的智能性高,这两点优势促进了智能技术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在PLC中存在控制器,并且控制器可进行逻辑编程,从而可对更精准的目标实现控制,因此,利用PLC可以控制电气工程中顺序以及开关。通过PLC和智能技术相结合,增强了PLC对系统的控制功能,可针对电气工程的具体运行情况,维护其稳定运行。
3.4在自动化设备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4.1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常常用于数字动态系统,这使得它逐渐取代了PID控制器。当出现模糊控制时,可以模拟人脑推理方式进行推理,并作出决定。这就需要数据库和语言控制库知识库作为支撑,在神经网络推理机和模糊控制器推理机建模后进行操作,并加入专家经历和知识,实行模糊综合判断。
3.4.2神经网络控制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主要有两个网络系统一是定子电流辨别的电气动态参数识别系统,二是转子速度辨别的电气动态参数系统。这些系统具有很强的前馈性,运用反向学习算法监测电气的驱动系统和交流电机,在没有控制模型的情况下,多个传感器可以同时作用进行信号识别处理,提前经反馈信息,提高了诊断系统的可靠性。
3.4.3专家控制
将专家经验以数字形式保存到计算机的数据库中,然后以此为基础开展电气化自动系统的控制。专家控制还能够不断进行学习,与时俱进的提高控制水平,更好的满足不断发展的电气自动化控制需要。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效果上看,专家控制还能够提高设备的适用性,在不同工作环境以及不同工作要求下,都可以很好的运行。
3.5在自动化设备的数据控制和优化环节中的应用
随着运行要求的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优化和升级,特别是对于一些投入使用时间较长的控制系统,功能不完善、运行效率低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由于数控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必须要借助于智能技术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智能技术可以对现行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并将运行信息直观的呈现在计算机上,方便技术人员进行优化设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具有便捷调节系统、提高系统运行的准确性、数据分析更加细化等特点,因此自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重视其在设计、控制、PLC以及故障诊断方面的具体应用,提高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水平,促进电气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行,徐晓伟.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07):141.
[2]杨怀国.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2):47-48.
[3]江新国.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137.
论文作者:李世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控制器论文; 智能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