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供电公司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于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停电容忍度降低,相应的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从目前情况来看,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工程的工作量比较大,施工周期比较长,施工复杂性比较高,所以在配电管理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完善相应的制度,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优化配电管理,这对于推动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措施
用电系统进行电力配电系统建设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力配电系统的一端通过网络与电力系统连接,另一端连接终端用户。电力配电系统运行中所管理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可以对规格系统实施综合化和集成化管理,包括扩变电站、终端用户,以及电力监督控制系统、技术维护系统等等都属于是管理范围。应用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力配电系统良性运行,不仅可以协调电网运行环境,而且还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配电自动化的含义
近几年,科技的飞速进步也直接推动着电力的发展,为了使电力配电更好的实现现代化要求,电力配电系统逐渐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配电自动化就是结合先进的配电技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下的一种新型的电力运行系统。配电系统自动化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电路运营的所需开支,达到最终节约成本的目的。
1.1通信终端
从通常来讲,通信终端与通信适配器的功能大致相同,主要是通过以太网接口与串行接口来促进通信介质了解,实现监控单元的高效连接,对通信终端功能特性进行优化。对通信通道种类对通信终端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无线终端、光纤终端与载波终端这三个种类,将控制单元通信介质进行有效连接,实现通信功能,在配电自动化设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1.2 电源回路
从工作目的来说,电源回路主要是保证直流电源有效提供,且是安全稳定的,确保在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电路内部具有多样化的直流电源类型,如外部电源的自用输入中一旦出现突发性故障,则可以立即开启备用电源,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直流电源。内容的输入主要是通过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来实现的,确保TTU的高效输入。在FTU中可以通过电压互感器的功能特征来接受电压测量的取样信号,及时向馈线自动化设备提供电源。
2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管理的问题分析
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探索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展初期,又可称之为馈线自动化系统阶段。这一阶段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刚刚开始对配电自动化进行尝试、试运行。其尝试内容包括变电站到用户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研究,主要功能是日常用电检测及优化,故障情况下进行故障检测、隔离以及故障修复等。
第二阶段是反思阶段,又称配电自动化系统阶段,为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十年。经历了配电自动化初期的尝试及探索,人们开始进行反思与总结,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阶段人们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更为理性、条理,研究、试点工作稳步进行。这一阶段人们利用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实现了配电网络的实时监视、协调、分析、设备自动化操作等功能,实现了配电网数据收集与分析、电网地理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等功能,实现电网远程监视与控制,故障及时发现、分析及处置,合理隔离故障区,提高了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
第三阶段是发展阶段,为2010年至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了第二阶段的发展,我国的拍完自动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基础。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这给电网的日常维护以及出现故障时故障的定位及诊断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促进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完善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工作
3.1规划和建设好配电网架
想要让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得到保障,首先要做的就是将配电上的自动化将网架上的位置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其中需要进行考虑的是将配电三个接线组织形式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接电形式主要包括环网状等一些较为常用的形式,其中应用数量最多的是环网形式的接线,此时需要进行的处理将配电网络进行环网化,并把馈线进行分段上的处理,这样的做法可以让配电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很多,馈线的应用可以使得系统的变电容量将负荷上的压力得到有效的转移。
3.2进行设备完备、检测和技术更新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也要从技术的角度不断更新,以使得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全面展开,并发挥时效性。(1)完善开发辅助系统。想更好的掌握区域用电的变化,帮助企业分析历史的数据,及时有效的预测电力需求,那么开发具有市场预测机制的系统也是必要。而工业企业用电管理报警修系统的建立是极其重要的,可以及时进行修复,确保企业的正常运作。(2)开发故障自动识别和诊断功能。故障发生后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进行检测,自动进行故障诊断隔离,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3)加强自动化技术创新。确保配电系统持续运转的不竭动力,极大地杜绝无瞬时停电的事故发生,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让用户需要得到满足。
3.3 选择可靠的一次设备
在江苏从去年起开始大力发展配网自动化,包括配电线路的柱上开关以及环网柜、小区变逐步改造,增加自动化终端,实现二摇、三摇功能,在投入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时,发现不仅技术上的要求需要满足,与此同时还需要满足自动化上的管理。FTU技术,馈线自动化终端技术简称FTU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通过与馈线主站通信,为主站提供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控制和管理过程中配电故障信息,并通过事先设定的算法和通信通道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正常通电,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功能;配电自动化终端DTU,DTU测控单元采用主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32位硬件平台,系统接口规范,软件结构清晰,性能可靠,升级方便。
3.4系统运行计划管理
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需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查看自动化终端在线情况以及其动作的可靠性分析。在江苏地区,主要是通过自动化终端管理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在遇到问题时及时统计处理。
3.5完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对运行设备进行管理强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进行计划管理。配电线路的运行单位可根据设备的健康状况,检测结果,确定对设备进行下一次维修的时间。②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是线路运行管理,因此,要加强对设备的检修,使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使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得到保证。③加强对线路的施工和管理,健全相应的施工岗位和责任制度,做好带电统计工作和检修施工记录。
综上所述,电力配电系统运行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有助于提高运行效率,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电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建设中,要根据区域范围内的终端电能消耗情况强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实施配电管理,以提高电力配电系统的运转效能,使电网安全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大为,李大伟.电力市场环境下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科技信息,2005,(02):136-137+126.
[2]姚广慧.关于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探讨[J].电气时代,2016,(09):52-53.
论文作者:黄伟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终端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故障论文; 通信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