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母婴分离的新生儿实施袋鼠式护理的临床观察论文_黄文青

福建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特需病区 361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母婴分离的新生儿实施袋鼠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新生儿收治的新生儿,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袋鼠式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不同方式的护理措施对于新生而采血后的啼哭的影响。结果 2.1护理干预后的新生儿,其啼哭比例在即刻、30s、60s时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母婴分离的新生儿,给予袋鼠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新生儿啼哭情况。

【关键词】新生儿;袋鼠式护理;母婴分离;啼哭

对于母婴分离的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新生儿容易啼哭,过度的啼哭容易影响到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情况。通过对于不同护理方式进行研究,能够为控制新生儿啼哭情况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基础性的护理措施,虽然能够在新生儿保暖、采血等方面进行护理,但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后新生儿的护理满意度仍然较低。袋鼠式的护理能够通过模仿动物袋鼠照顾幼崽的方式,进而提高皮肤间的亲密接触程度,提高了新生儿的体温和安全感[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新生儿收治的新生儿,探讨了袋鼠式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对于新生儿啼哭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新生儿收治的新生儿,护理干预组:男55例、女45例,孕周35~41周,平均38.2±2.2周,出生体重3209.4±226.3g,顺产53例、剖宫产24例。常规护理组组:男37例、女43例,孕周32~36周,平均34.2±2.3周,出生体重3223.6±211.9g,顺产121例、剖宫产79例。护理干预组及常规护理组在性别分别或者终止妊娠的方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差异(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母婴分离的孕产妇和新生儿;(2)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得到了家属的签字同意。

1.2.2排除标准(1)严重的妊娠中晚期合并症;(2)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3)合并有严重的代谢系统疾病;(4)试管婴儿或者珍贵儿;(5)合并有精神性疾病或者具有家族性精神性疾病病史;(6)合并有肥胖症或者高血脂症;(7)阴道试产过程中急诊转剖宫产的孕产妇或者发生不良产褥期临床结局的孕产妇;(8)随访资料不全或者中途退出临床护理研究的孕产妇。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于新生儿给予及时更换尿布,并给予“襁褓”护理,进行新生儿保温护理,带上袜子和小手套,进行新生儿足底血采血,采血的过程中或者采血后均给予襁褓护理;观察组:采用袋鼠护理方式,选择环境较为稳定的空间,给予控制房间内的温度,播放背景音乐,给予包裹好新生儿包被。打开新生儿包裹,露出皮肤,抱近胸前,拖住新生儿颈部,使得新生儿的皮肤、胸部贴近自己的皮肤和胸,另一只手拖住新生儿的臀部和背部,防止滑脱。进行袋鼠式护理的过程中,注意抚摸新生儿的皮肤和头部。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计数资料的表示采用n(%),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后的新生儿,其啼哭比例在即刻、30s、60s时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主要针对性进行保温和新生儿保暖等方面的护理,但多数新生儿进行足底血采血操作后,其啼哭的表现仍然明显。袋鼠式的护理能够通过增加皮肤接触面积,提高了体温的局部传输速度,增加了新生儿的体温稳定程度。同时袋鼠式护理还能够通过影响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控,影响到神经-内分泌机制,进而稳定新生儿体内皮质醇-内啡肽等物质的释放[2]。

本次研究中,护理干预组采用袋鼠式护理后,新生儿的啼哭表现明显的减少,其即刻、30s、60s时啼哭比例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了袋鼠式护理对于新生儿啼哭的控制作用。通过汇集不同的相关文献,作者认为这主要与袋鼠式护理的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关[3,4]:(1)袋鼠式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安全性,避免过度的新生儿的不安导致的啼哭;(2)袋鼠式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的皮肤接触面积,通过肢体的接触,进而分散疼痛采血过程中的疼痛刺激程度。

综上所述,对于母婴分离的新生儿,给予袋鼠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新生儿啼哭情况。

参考文献:

[1]肖玉娟,张世炳. 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注射卡介苗疼痛干预的效果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2):192-194.

[2]邹文芹,王芳,周保娣. “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足跟采血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8):186-188.

[3]胡建新,李萍,刘明秀. 袋鼠式护理促进新生儿母乳喂养的Meta分析[J]. 护理学报,2016,32(05):9-13.

[4]刘丽香,莫蓓蓉,雷佳芳. 袋鼠式护理缓解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Meta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7-11.

论文作者:黄文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对母婴分离的新生儿实施袋鼠式护理的临床观察论文_黄文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