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论文_于跃信

数学教学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论文_于跃信

吉林省前郭县吉拉吐乡中心小学 131199

培养小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小学生应用数学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各种知识与技巧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这种“学以致用”的目的性让学生认识到,它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数学作为从量的方面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关系的科学,当然也要处理有关生产关系的问题。这就是数学的价值。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地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不注重去讲数学的精神、数学的价值、数学结论的形成与发现过程、数学对科学进步所起的作用等等内容。这使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片面化、狭隘化,许多人可能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计算和图形问题”,甚至认为“数学只是一个考试科目”。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及兴趣,而且不能把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一种数学只是“课堂中的数学”的想法,用数学的意识差。用数学的意识,简言之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显而易见,学生在学习与社会实践中缺乏用数学的自觉自愿,又何谈用数学解决问题呢?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呢?

首先,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要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发展和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等,无处不体现出数学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其次,数学教学应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问题数学化”。创设现实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当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现实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只有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成为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再次,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

罗杰斯认为:“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所有的现实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然而我们希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得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尤为重要,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数学内部寻找数学问题。数学内部充满着各种问题,虽然通过前人的多年努力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学生学习作为再次创造的过程,仍有一个不断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数学内部,学生接触最多的问题是解答习题,而解答习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教师可以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对问题加以正确理解,明确已知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作出合理的假设,寻求通向目标的可能途径,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要使学生从中养成习惯、形成技能,并迁移到其他方面,使他们拥有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提高思维水平。数学建模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能。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建模的问题很多,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确定数学建模的题目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经验,选取那些适合学生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题目。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建模经验以后,要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这也是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获得发展的标志。要适时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实质是由“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过渡的教育策略。定期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活动,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好形式。竞赛的内容可以是制作教具或模型、实地测量、讲解实物、计算实际问题、绘画(与比例、平行、垂直、对称轴等数学知识有关的)。此类竞赛与书面形式的竞赛相比,由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际操作性强、应用知识灵活,可以吸引很多学生来参加,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因此,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这样,学生既理解了知识,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经常让学生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就会逐渐形成。这也是课堂教学转变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课堂是学生的天地,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应该充分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说教,要使每个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主动去发现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在设计课时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先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把时间充分地还给学生。在新知探究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先放手让学生独立自学,使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再让他们在小组里充分交流。全班交流环节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他们在不断的摸索中掌握了知识,会用这种知识进行社会实践,每一个学生都能融入其中。这样的课堂就是一个成功的课堂,也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诚然,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要经历渗透、反复、交叉、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漫长过程,才能由不自觉无目的发展为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应用。

论文作者:于跃信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论文_于跃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