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论文

浅谈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罗世寅

(铜仁市国土资源局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 分析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意义,乡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重构的土地整治助推机制,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 土地整治 乡村空间重构

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通过进行合理的土地整治,对乡村生产、生态与生活空间进行重构,能够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我国农村能够更好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的途径,从而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

1 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乡村空间重构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通过对乡村空间进行重构,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结构的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我国农村发展现状来看,做好乡村空间重构工作,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能够合理调整乡镇产业结构,保证农村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得到更好的优化。因此,为了保证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将进一步保证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农村土地资源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重点,通过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的整治,能够保证乡村空间结构得到更好的构建,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通过进行合理的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能够促进该地区工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保证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正在不断减少,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适当提高农村人口的居住密度,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1]。乡村空间重构重点见表1。

表1 乡村空间重构重点

2 乡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重构的土地整治助推机制

2.1 完善乡村空间重构体系

想要保证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不断完善乡村空间重构体系非常重要。乡村空间重构体系是开展重构工作的基础,工作人员要结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查,详细了解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探讨,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另外,通过不断完善乡村空间重构体系,能够保证乡村土地整治工作顺利进行,不断提高乡村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片状铝粉:粒度为5~10 m,铝粉中含有少量金属硅,北京绿时顺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机硅溶液:北京绿时顺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模拟海水:NaCl质量分数为3.5%的水溶液.

目前的招标代理机构大部分为自负盈亏,投标单位越多,则招标代理机构卖出的招标书就越多,其收入就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围标问题的产生。因此要加强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改革,不要使其成为挣钱的机构,要使其成为公正的代表,强化其招标的管理职能。建议招标代理所有费用由业主承担,并纳入项目预算,招标书只收取工本费,不可随意加价,确保招标代理机构全心全意地为招标服务。

2.2 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协调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经济发展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做好乡村生产空间重构工作至关重要。由于乡村生产空间重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农村产业结构特点,将农村产业结构与工业进行有效结合,并融入到乡村整治体系当中。另外,将乡村生产空间进行合理重构,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乡村产业结构特点,保证乡村生产空间结构得到更好的优化。

在进行乡村生产空间结构重构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先进的建设理念,将农村土地进行集中管理,不断节省生产资金,减少边缘土地资源的浪费。通过对乡村生产空间进行合理的重构,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当然,工作人员在进行乡村生产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特点,预留一部分土地,为今后的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扩建基地,促进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共同发展[4]

2.3 土地整治与空间重构的有效结合

近年来,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乡村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为了保证农民的生活质量,对农村生活空间进行合理的重构非常重要。在重构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采取先进的治理方式,将零散的村落进行有效整合,为农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对于农民来说,通过对农村生活空间进行重构,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水平。

当上述两种翻译方法都不能满足翻译的要求时,就需要使用意译翻译法。这与我国传统教学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方法类似,将句子中潜藏的意思挖掘出来并加以翻译,例如“a wet blanket”是指一个人没有情调,而不是英文词汇表示的原本的湿毛毯的意思。因此在我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翻译不通的句子时,可尝试使用意译法。

除此之外,将土地整治与空间重构进行良好的结合,能够节省农村建设资金,针对功能型土地,可以进行重复利用,满足农村生产需求,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对于土地整治人员来说,在进行土地整治与空间重构的过程中,要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保证土地整治与空间重构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该地区的土地整治特点,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结合制度[3]

3 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的有效途径

3.1 乡村生产空间重构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农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为了保证农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能够协调发展,工作人员要借助合理的助推机制,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了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民可以采取集中种植方式,在保证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为农村土地资源整治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在整治生活空间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助推方式非常重要,工作人员可以结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集中构建居民住宅,不断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2)根据最可几动力学模型函数判定方法,求得其动力学三因子为:E = 129.38 kJ/mol,n = 2/5,A = 806 129 s-1,反应动力学模型函数为:f(α)=

另外,在重构生态空间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生态空间的重构质量,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可以借助“退耕还林”助推机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生态空间结构比较复杂的地区,工作人员要结合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助推机制,节约土地资源,并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2]

在完善乡村空间重构体系的过程中,助推机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助推机制主要根据土地整合意见制定而成,能够为土地整治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资源,针对土地整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根据研究表明,助推机制的实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工作人员要结合土地整治方案,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从而保证乡村空间重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2 乡村生活空间重构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乡村人口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涌入到城市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将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减少乡村土地资源的浪费,保证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更好的优化。将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进行结合,能够保证重构之后的剩余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促进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某乡村中,通过对乡村土地进行合理整治,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的提升,由之前的人均收入5500元提升到了7900元,农业产业结构也得到合理调整。

为了保证农村生活空间重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做好村落整合工作,将农村生活空间进行合理的调整,针对人口数量极少的村落,进行科学整合,真正实现农民集中化生产的目标。做好农村生活空间重构工作,能够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种类更加齐全,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满足其生活需求,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保证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更好的优化。通过对乡村生活空间进行重构,能够保证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产业结构[5]

3.3 乡村生态空间重构

除了对乡村生产、生活空间进行重构,乡村生态空间重构也应该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做好乡村生态空间重构工作,能够为生产、生活空间重构提供准确数据,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保证乡村生态空间重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工作人员要结合乡村自然生态景观特点,制定合理的保护制度,提高农村的环境保护意识,针对乡村中的绿色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维护。

对于农民来说,为了保证土地整治工作与乡村空间重构工作顺利开展,在整治土地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制度,针对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另外,工作人员在进行乡村生态空间重构时,可以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严格控制农业化肥农药用量,并构建科学、合理的动植物保护制度,并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

①术语词汇不熟悉:观看杂技表演时,一位剧团领导介绍道:“我们的孩子都练童子功,有的从3、4岁就开始翻跟头、下腰、劈叉了。”因为是现场临时的发言,笔者对此并未提前准备,翻译“童子功”时采用了解释说明的方式,译为skills trained from a young age,将“翻跟头、下腰、劈叉”概括译为some professional and difficult actions.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乡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进行重构,能够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乡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在进行土地整治与空间重构的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有关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推动农业经济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储玮蔚.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美学研究综述 [J].现代商贸工业,2015,(03):194-196.

2陶慧,刘家明,虞虎,等.旅游城镇化地区的空间重构模式——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7,(06):1123-1137.

3 邓春,王成,王钟书.乡村农业生产空间重构的共生理论适用性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13-117.

4 赵文杰,张辉.浅谈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居业,2017(04):50,52.

5 龙花楼.土地整治:中国乡村空间重构的必由之路(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5,(02):211-225.

中图分类号: S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064(2019)02-026-02

作者简介: 罗世寅(1971~),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土地规划、调查方面的工作。

标签:;  ;  ;  

浅谈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