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温冬梅1,刘明丽2,郭超3

1.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 赣州 342800;2.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赣州 342800;

3.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ICU 赣州3428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心理状况(SCL-90评分)情况。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抑郁、躯体化、敌对性、强迫症状、精神病性、焦虑及恐怖等心理问题,实验组的SCL-90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的SAS及SDS评分虽略有差别,但差异不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使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到显著缓解,对整体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健康

血液透析属于替代治疗的方法,是是治疗终末期尿毒症及肾衰竭患者的最优方法,但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治疗及护理的整体效果。近年来,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心理护理干预逐渐被引进到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中[1]。笔者为探讨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选取了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的其中的45例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取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实验组患者男21例,女24例,年龄32至78岁,平均年龄55岁,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1至79岁,平均年龄55岁。入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分析患者产生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

想要取得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首先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掌握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及其家庭经济情况[2]。①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患者的常用的方法,而这两种疾病均具有病程长、病情严重及治疗费用高等特点,再加上患者长期需要通过血液透析来维护生命,做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反复的透析和穿刺,而且透析不能替代肾脏功能,因此患者对治疗的期望不大,对治疗前景感到失望,极易产生不良情绪。②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给患者的家庭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患者常感到自己成为了家庭的累赘,加重了其心理负担。③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资料室时,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饮水及盐的摄入量,再加透析通道内瘘的护理较为复杂,还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感到身心疲惫[2]。

1.2.2心理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耐心倾听患者心声。倾听是临床心理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护理的外在表现,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倾诉疾病痛苦或提出的各种要求,并做出对患者所述说的内容表示理解与关心,让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与关怀,患者处在疾病的状态,心理极为敏感也比较脆弱,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注意患者的述说,避免出现忽视患者要求的现象,造成患者因出现心理落差而出现负面情况进而影响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详细耐心的和讲解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并与患者讲解做血液透析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初步的评估[3]。术后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干预并发症的方法,深入了解患者的疾病现状及其心理变化,运用温和的言语对患者进行安慰。治疗期间患者极易因接受治疗而引发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通过与家属交流、听音乐或者按摩肢体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运用该方法时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可有效提高其配合治疗的效果[4]。

1.3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心理状况(SCL-90评分)情况。SAS评分表及SDS评分表各20个项目,每项均为1至4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越严重。使用SCL-90测评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1.0相关研究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和处理,计数资料主要以百分比来进行表示,而计量资料主要以( ±s)来表示。P值低于0.05显示数据比较有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及SDS 评分情况

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的SAS及SDS评分虽略有差别,但差异不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抑郁、躯体化、敌对性、强迫症状、精神病性、焦虑、恐怖等心理问题,实验组的SCL-90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血透患者因就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再加上长期治疗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极易出现不良情绪及抑郁、躯体化、敌对性、强迫症状、精神病性、焦虑、恐怖等心理问题,如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最终将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及护理效果[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后,在SAS、SDS 评分及SCL-90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结果,差异显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使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到显著缓解,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整体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6]。

参考文献:

[1]刘旭光. 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5):138-139. [2017-10-08].

[2]黄冬梅,张三秀,刘建红. 心理护理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OL]. 当代医学,2017,23(06):175-177.

[3]王秋峰. 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研究[J/OL].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1):159-160.

[4]胡金炼. 浅析心理护理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3):279-280.

[5]徐开香. 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2):245-246.

[6]夏祺,卢建新.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心理问题评估与心理护理[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4):592-593.

论文作者:温冬梅1,刘明丽2,郭超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温冬梅1,刘明丽2,郭超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