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能使电气设备安全高效运行,但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装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且安装工作比较复杂,一旦安装过程中的施工作业不到位,或者操作失误都会影响到建筑竣工后的使用性能,甚至还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在进行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以及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保障安装质量。
关键词: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1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建筑电气化系统的构成包括中央处理系统和设置在建筑物中不同地方的远程处理机。一般是以总线来完成信息的反馈和交换的。在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中央监控系统又包括中央设备、数据资料收集器、测量元件和控制件四部分。中央设备可以说是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总指挥官,其构成包括中央处理机及其外围的显示器、鼠标、键盘等的标配设备和持续电源,它既可以接受和处理各个数据资料收集器收集的数据,也可以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指令的发布、有用数据的显示和打印、对外围分站的遥控指挥等。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分站则是由各个数据资料收集器构成的,主要工作为指令的传输和数据的收集,发挥着控制数据的作用,既能控制运算、也能控制与中央设备及其他控制器的数据传输。测量元件的构成则主要包括不同型号的流量传感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等。而控制器件则包括了直流继电器和通阀两部分,一般安装在监控设备的末端,所能提供的数据需与重点电脑需要相匹配。
2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主要施工技术
2.1管线敷设技术
管线敷设是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中的一个基础工程,对于管线敷设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加强对强电回路情况的控制。在共同線槽内进行管线敷设,如果存在强电回路的情况,要马上关闭电源;而由于不同相交回路处存在分线盒,因此要使用金属板将其分开。二是要重视敷设施工质量的审查工作。管线敷设施工任务结束后,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指出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三是要做好易出故障路线的监控工作。在整个管线敷设过程中,有些路线由于环境等条件较为复杂,往往较容易出现故障,这种情况下就要切实做好监控工作,而对于温度传感器、通信设备等也要铺上特有的线路,全面做好防范措施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在管线敷设过程中,为确保运行的安全性,所有设备都要按常规进行接地处理,而有些地方接地处是与地干线连接的,并配合弱电工程使用的线,对于这些地方也要加强监控。
2.2配电箱安装技术
首先,需要将相应编号正确标注在配电箱上,并确保其表面整洁,保证戴安琪设备和电源进线与负荷出线牢固连接。其次,对于开关箱内的设备安装板、金属箱体与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底座使用54先和54先端子板进行电气连接,并使用编织软铜线来连接金属箱体和箱门间的电气。再者,需要保证连接电气设备接线段子、中性线接线段子、箱体保护接地接线段子和导线能够机密连接,且装置有弹簧垫圈。
2.3远程处理机安装施工技术
远程处理机的安装是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远程处理机安装施工技术控制,首先,系统和各处理单元的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因此通过把不同的处理单元RPU安装在同一条线上,不仅可以减少操作频率,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效率;其次,机房内可以包含每一个处理单元RPU,即使分散也不影响正常运作;此外,为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转,照明、水位、水流等设备必须要安排好;最后,一般要预留一定数量的处理单元RPU接口为系统将来的建设做充分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直接数字式控制器施工技术
直接数字式控制主要由微处理器、输入与输出模块、自检软件、基础软件及内置后备电池等组成,其安装施工控制要点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安装位置要准确;其次,在安装位置的选择上,一般以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并利于检修的位置为优;此外,在安装过程中应尽量使直接数字式控制器保持平稳、牢靠,一般而言,垂直度数、水平倾斜度的误差要控制在3mm内,如果是Ⅱ类系统,为保证停电期间的不间断供电,直接数字式控制器还需就地相邻的动力转盘专路供给电源。
2.5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安装施工技术
首先,输入设备型号应满足传感器安装的不同位置及相关的设备标准和建筑物的实际状况,在选择上要严格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其次,在风管安装施工过程中,风管湿度、压力、温度、空气流速及压差等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工作完成后再进行,且风口和蒸汽放空口位置不宜安装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对于输出设备的安装,一是要重视安装前模拟工作;二是安装中风阀、电动阀门箭头应与实际运行中的开关机水流方向保持一致;三是应在回水管上进行电磁和电动调节阀的安装;此外,如果电动阀门和管道的口径不匹配,就需要使用渐缩管件进行反复的试验,直至计算达到设计标准后方可进行安装。
2.6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在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中,电气接地技术可以有效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电气自动化施工中一项重要技术应用。目前,一般将TN-S和TN-C-S系统结合运用。TN-S系统具有有机结合三相线和PE线特点,因此在采用普通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大多建筑都会运用到该种电气接地方式。中性线N带电,PE线不带电。现在建筑在照明方面多采用荧光灯,在荧光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三次谐波,如果在N线上叠加,N线点流量就会增大,连接于设备上就会出现故障。如果在设备上连接N线和PE线,危险就会更大。因此,在电气接地安装中,需要将直流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设置于建筑电气设备中。TN-C-S电气接地系统是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综合,结合运用两种系统,可以使得建筑供电系统运行更加的稳定,从而有效提高建筑安全性。
3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施工中的质量监控
3.1加大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的监管力度
首先,监管人员需加强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质量的重视,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和措施,提升监管的水平;其次,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减少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安装质量;再次,加大重点安装部位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和解决;最后,开展思想素质教育工作,完善员工的思想水平,明确自身的责任。
3.2强化设备调试的效果
设备调试是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中的重要环节,经过调试后的设备才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保证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不过由于设备调试的工作较为复杂,对调试人员的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为此,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工作,丰富调试人员理论知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从而讓调试工作顺利进行,降低设备运行风险。另外,还应加强对调试人员的管控,明确调试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标准要求开展调试工作。在调试结束后,可实行设备的试运行试验,合格后方可开始使用。
4结束语
建筑行业在现今的城市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充分发挥建筑的性能,有必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视,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质量和效率,进而确保建筑内各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推动智能建筑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立东.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J].通讯世界,2017,(14):292-293.
[2]赵炳森.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J/OL].建筑知识,:1(2018-03-17).
[3]张凡.试析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J].科技展望,2018,25(28):23.
论文作者:李立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设备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系统安装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