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轴承及轴承座装配精度改进研究论文_耿方利

轧机轴承及轴承座装配精度改进研究论文_耿方利

耿方利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型钢厂

摘要:型钢厂中型生产线始建于1996年,年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吨,中型轧机主要由上下水平辊、立辊、轴承座、轧机牌坊等组成,通过预应力杆打压组装而成,产品尺寸和形状是由轧辊形成的孔型来控制。离线轧机轴承及轴承座的精度直接关系到在线产品的尺寸及质量,对成材率及设备作业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轧机轴承及轴承座的精度及维护在型钢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轴承座 轴向 游隙 螺纹副

一、 轧机轴承的参数和配合形式

二、 目前型钢厂轧机轴承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二、如何维护和修复轴承座的精度

型钢的轧制,主要是靠上下辊以及两侧立辊形成一定规格的孔型,然后靠上下辊和两侧立辊的压靠力来使钢胚成为合格的产品,因此轴承座的精度直接决定着成材率的高低。影响轴承座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轴承座两侧滑板不全或者是滑板磨损严重;

2、 轴承座壳体孔变形成为椭圆形;

3、 轴承座轴向窜动量过大(大于1.5mm)

4、U轧机45T游隙的的控制与内圈坡口改造

针对以上主要因素,结合现场实际及设备运行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1 、为防止出现轴承座的两侧滑板缺失或者磨损严重(超过0.1mm)等情况,每个月定时对轴承座滑板进行清洗和检查,如缺失则及时补上,如果磨损超过0.1mm则予以更换。

2 、轴承座壳体孔变形会直接导致轴承的研死,从而造成生产线推钢,后果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轴承座的长期使用,导致轴承座疲劳,从而造成轴承座的微小变形。有些轴承难以从轴承座中拆出,采用气割的方法,致使轴承座受热不均匀,导致局部变形,难以恢复。为避免出现此类情况,每三个月对轴承座内孔进行圆度检查,如果不符合要求,则让厂家拉回修复。规范操作规程。

3 、上辊WS侧轴向窜动量过大(大于1.5mm),容易造成轧件偏心和轧件偏头等尺寸不合的情况,是影响轴承座精度的重要因素。首先,从上辊WS侧轴向调整工作原理来看,轧辊的轴向调整装置在上辊工作侧的偏心轴套上,当进行压靠时,轴向调整装置伴随偏心轴套移动。止推外壳与止推轴承的外圈紧密配合,液压马达带动止推外壳转动(二者齿轮啮合),止推外壳有外螺纹与偏心轴套配合,当止推外壳相对于偏心轴套转动时,同时发生轴向移动,它带动止推轴承外圈移动,外圈带动内圈,内圈带动辊头发生轴向移动。从其工作原理可以看出,上辊WS工作侧产生的轴向游隙存在于45T螺纹副和止推轴承45T的轴向游隙,以及轴头螺栓是否紧固到位,因为四列圆柱滚子轴承76FC承受径向力,不参与轴向游隙的构成。轴承座滑板的磨损程度,牌坊滑板的磨损程度,以及轴承和牌坊是否存在滑板的缺失,夹持板的紧固程度,也是构成轴承座轴向窜动量过大,精度不符合要求的重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解决以上问题,轧线下线解体后,对轴承座滑板进行测量,磨损程度严重的要及时进行更换,缺失的要及时进行补充。且在每次调轧机之前,对轴端防松螺栓的紧固进行检查,如未紧固到位,则将其重新紧固,对上下辊夹持板紧固程度进行检查,如未紧固到位,也要将其紧固到位。 然后对轴承座轴向窜动量进行测量,其中包括45T螺纹副和45T的轴向窜动量,如果总体轴向窜动量大于(1.5mm)则需要将轧机解体,更换WS侧轴承座,直到更换到符合要求为止。同时,注意对轴向窜动量的情况进行数据跟踪和分析,一个月到两个月时间内,要对轴向窜动量的进行测量,将数据汇总分析,标识出轴向窜动量不符合要求的轴承座,对其进行统一修复。在排查修复过程中,如果是45T螺纹副磨损严重,则需要更换螺纹副,如果是偏心轴套紧固出现松弛,则重新紧固偏心轴套。修复后,在对其轴向窜动量进行测量,如果符合要求则投入使用,如还不符合要求则让厂家对其进行修复。

4 、U轧机45T游隙的的控制与内圈坡口改造

目前45T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45T轴承游隙的影响,轴向值在现场使用时往往超过规定的机械游隙标准,轧机调整完毕修改轴向立辊补偿之后,导致辊缝调整失真。

(2)原有的45T坡口为深2.5mm,带45度斜坡,宽是30(0、-0.3) 的键槽,每侧在对称方向各有2个;轴承为辊子串孔支撑保持架;该轴承的设计理论寿命为542小时。装配使用一段时间后,游隙较大45T坡口与三孔卡盘,喇叭套通过轧辊串联、M42*140的螺栓紧固,在线轧制时,因存在游隙,瞬间的咬钢冲击,造成三孔卡盘、喇叭套、45T内圈转动的不同步,直接导致坡口接触面受冲击造成在线轴承研死。

(3)随着产能的提升 ,轧机更换频次越来越频繁,且各类指标的逐渐提高,设备润滑维修跟不上,导致设备裂化趋势的加剧,设备强度低,出现的故障较多,停机较多。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根据现场使用要求,改进45T轴承的装配方案;具体为将轴承座平放,保证45T轴承在装配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消除良好的机械间隙。

(2)坡口改造,内圈内侧倒角改为长度方向为11mm,原有的坡口改为深11mm,宽30(0、0.3)靠近三孔卡盘处的单侧端面斜槽改为直槽,圆角为R3.5;轴承改为辊子筐型冲压保持架。

(3)根据接触面材质的要求,对其接触的三孔卡盘材质加以改进;原为45号钢,现改为45钢锻打材质,增加了耐磨度,另根据现场使用要求,在离线调整时对45T轴承游隙用百分表测量,超过1.5mm的紧固处理;另根据轴承档案跟踪记录,每3个月进行一次轴承清洗检查;每班坚持在线轴承点检三次,避免了轴承研死。

(4)根据日常点检润滑记录,及时做好日常润滑,确保设备润滑到位

三、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设备故障率得到了降低,轧机作业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设备作业率由70.32%提高到了71.93%,成材率提高到了98.86%。虽然目前实施的效果距离理想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对轴承及轴承精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黄志坚主编.轧机轧辊与轴承使用维修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1] 李洪,曲中谦.实用轴承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3]

[4] 减少TOBSPIN切丝花片比例研究

论文作者:耿方利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轧机轴承及轴承座装配精度改进研究论文_耿方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