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疗效分析论文_裴凌

(湖南省湘西州民族中医医院 湖南湘西 416000)

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根据损伤程度分成A组和B组。其中48例轻度损伤患者纳入A组,64例重度损伤患者纳入B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轻度损伤患者的治愈率更高。

关键词:针灸;不同损伤程度;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效果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以突发一侧口眼歪斜、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流涎等[1],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西医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但副作用大、病情易反复[2]。针灸可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神经功能,对周围性面神经炎具有满意的疗效。本研究分析了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均突然出现不能皱眉、额纹消失、单侧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不能露齿、饮食时流涎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同侧耳后疼痛、颈项不适、头痛等症状。研究对象排除继发性面瘫、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智力障碍、严重视力、听力、语言功能等交流障碍者。

根据研究对象损伤程度分成A组和B组。其中病变面积<30%者为轻度损伤,纳入A组,共计48例,包括男性22例,女性26例;年龄23岁~58岁,平均年龄(41.54±10.63)岁;体重45kg~80kg,平均体重(62.16±11.35)Kg;病程1d~3d,平均病程(1.62±0.48)d。

病变面积≥30%者为重度损伤,纳入B组,共计64例,包括男性30例,女性34例;年龄24岁-60岁,平均年龄(42.12±10.91)岁;体重46kg~81kg,平均体重(62.43±11.52)kg;病程1d~5d,平均病程(1.92±0.60)d。

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方面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治疗,急性期穴位取患侧地仓、颊车、阳白、下关、太阳、颧髎、攒竹、迎香、承浆、翳风等,针刺得气后捻转提插,留针20min。恢复期取合谷、足三里、阴交行艾灸法,针刺得气后在针柄点燃艾柱,2壮/次。艾灸时避免当风,注意预防烫伤。

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1.3评价标准[3]

治愈:治疗后患者静止时、活动时面部功能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静止时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活动时面部轻微不对称。无效:治疗后患者静止时面部不对称,神经肌肉活动功能受损,存在联带运动、挛缩或半侧面部痉挛。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数据分析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录入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分析。P值<0.05时表示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注:与A组对比,*表示P值<0.05

3.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已有的临床研究认为其可能与病毒侵犯感觉神经细胞、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应激反应、免疫反应等有关[4]。面神经脱髓鞘、轴突发生变性,脱髓鞘导致神经传导潜伏期变长,轴突变性致波幅降低,使患者出现面瘫症状。中医学理论将周围性面神经炎归纳于“卒口僻”、“口眼歪斜”等范畴,其病机为机体正气不足,脉络亏虚,风邪乘虚而入,侵袭阳明、少阳经脉、致使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发作为口眼歪斜、闭眼、皱眉、耸鼻、鼓腮不能。针灸是中医学传统特色外治法,治疗面瘫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具有通畅气血、宣散邪气之功效[5]。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的治疗以驱邪为主,地仓穴为手足阳明之会,可舒筋活络、活血化瘀;颊车穴传输水谷精微,可祛风清热、开关通络;阳白穴为足少阳胆经穴,可疏风清热、清利头目;下关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可清热疏风、通利关窍;配以太阳、颧髎、攒竹、迎香、承浆、翳风可更好地祛风通络、驱邪外出;合谷穴为治疗口面部疾病之要穴,祛除阳明、太阳经之邪气;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可补养气血、濡养经筋。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缓解期的治疗以扶正为主。艾灸法通过艾绒的药力和热力增强驱散风邪、温经散寒的作用,同时可活血通络、补气养血;艾灸法有助于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消除或缓解神经乐迫症状,有利于面部神经、肌力的恢复[6]。

本研究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实施针灸法治疗,病变<30%的轻度损伤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病变≥30%的重度损伤患者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总有效率相仿,这一结果提示,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病变<30%的轻度损伤患者治愈率为68.75%,明显高于病变≥30%的重度损伤患者的40.63%。这一结果提示轻度损伤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更好,多数患者不会留下后遗症。

综上所述,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轻度损伤患者的治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董态.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分期辨证针灸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8):44-45.

[2]杨文彩.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224-225

[3]徐志凤.陈国华.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6,29(4):111-113

[4]唐于.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5):155-157

[5]胡奇志.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时机与刺法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3):46-46

[6]刘维.李梦.谢文雅.周围性面神经炎针灸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3):431-434

论文作者:裴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疗效分析论文_裴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