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工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实践及其发展论文_黄玲

新时期工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实践及其发展论文_黄玲

桐乡巿建筑业管理处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时期下,工会精神文明建设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各级工会组织应不断的探索创新,促进工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新时期下,工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行思索,深入探究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实践及其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工会组织;精神文明;实践与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之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工会组织作为工人的利益保障,为工人维护了合法权益,加强工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其意义更加重大。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提高精神意识,促进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展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因此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促进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然而,新时期仍然存在部分的错误认识,比如说,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初期阶段,有部分工会领导认为,只要物质文化有所提高,其精神文明的建设自然会得到发展。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虽然物质基础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前提,但是并不是有了物质就一定会促进精神文化建设。往往由于这种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会精神文化建设,同时也不利于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的开展。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应以创新意识的开发为主,遵循创新意识原则,促进物质与精神两种文明的共同发展。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地区过分注重精神文化建设,而忽略实际的物质基础,由此导致物质发展跟不上精神建设的步伐,广大的人民群众具有较高的精神层次,却没有与之匹配的物质生活,从而导致群众产生心理落差。新时期下,工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应规避头重脚轻的发展问题,结合实际的情况,合理的将物质与精神两种文明,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它们的共同发展【1】。

(二)注重创新,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如果精神文明建设缺乏创新,定会阻碍工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将会停滞。基于此,工会组织需要注重创新,将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通过新颖的活动形式,完善建设活动的内容,实现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二、工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形式,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物质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基础,通过生产活动,人类的日常生活得到了保证。然而仅有物质是远远不够的,人类的进步需要创新意识,所谓的意识也就是精神文明,只有在物质基础达到某一高度后,通过意识的不断创新,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工会组织的建立,是为保障工人的基本权益,因此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由工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工会组织就像一条纽带,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与广大职工联系起来,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工会精神文明建设在新时期的准确定位

工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应适应时代发展,根据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对开展活动进行准确定位。下面我们从三点对此加以总结:第一,工会组织是职工群众的组织者,应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将广大的职工群众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工会可对职工群众实施教育活动,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对广大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养,进行有效的提高,培养职工的文化、纪律以及理想,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第三,作为职工群众的权益维护者,应充分运用其特有的身份,对职工群众的经济利益和文化权益加以维护。举个简单的例子,工会领导通过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可以改善职工的生活水平,其物质基础必定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与此同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精神文化建设活动,提高了职工的精神层面,有效的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2】。

四、凸显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队伍,如果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体现,首先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具备过硬的道德素质,自身价值才能体现,社会价值也才会进一步的展现出来。工会是职工群众的集体组织,因此广大职工才是活动开展的主体,工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实践,应突出群众的主导地位,使广大职工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的创建中来。通过对职工群众进行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队伍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提升。首先,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一切素质提升应以适应时代发展为前提。其次,关注职工队伍的结构特征,在新时期下,职工结构会有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容忽视。根据相关变化探寻职工现有观念,以及价值取向。最后,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注重职工的道德素养,培养职工的责任感,提高其专业技能,尽可能的培养出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职工队伍。只有如此,职工群众才能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才得以体现。

五、深化工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对于工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全新的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建设活动的内涵需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也许有所创新。以下是个人对深化建设活动的思考:第一,工会应具有全局意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实践,应纳入全社会该项目的体系之中,紧跟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二,根据新时期的发展特点,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到活动的创建中来,与此同时,工会应关注职工的心理变化,做好引导和感染工作。第三,新时期已进入网络时代,应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一步扩大,让越来越多的职工,了解精神文明建设[3]。

六、工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发展趋势

自十二届六中全会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提上了日程,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加强了对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为工会开展该项建设提供了很多的理论支持,同时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经济、科技、文明等都急速发展的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其发展势头锐不可挡。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群众的代表,也加强了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实践,结合新时期的科学理念和文明要求,为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高素质职工队伍。根据工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实践情况,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发现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工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逐渐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快速跨越。相较于建设的初期阶段,新时期下,工会更注重活动的质量,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制定了更高的起点,其实际效果也具有了较高的质量。第二,工会的建设活动不断的发展创新,活动内容和开展方式也日益多样,不仅吸引了更多的职工群众,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活动的实践效果。第三,职工群众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已有被动向主动转换。跟随新时代的发展,广大职工对于精神文明的认知有所提高,很多职工已充分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的实践中来。

结语:

综上所述,工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实践,其意义十分重大,在新时期创建活动应适应时代发展,不断的改革创新,提供职工的职业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秀的职工队伍。

参考文献:

[1]陈琳琳.新世纪工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践和发展前瞻[J].中国报业,2013,24:90-91.

[2]关安伟.工会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1,15:107.

[3]李庆海.工会组织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J].中国职工教育,2014,08:13.

论文作者:黄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工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实践及其发展论文_黄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