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分腿腾跃教学的安全策略论文_施雪清 彭银友

山羊分腿腾跃教学的安全策略论文_施雪清 彭银友

浙江宁波镇海职教中心 浙江 宁波 315201

在浙教版《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中,山羊分腿腾跃是水平四七年级支撑跳跃类学习内容,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锻炼身体的项目。但由于其技术动作复杂、危险系数高、场地器材限制等原因,一直不被一线老师所青睐。的确,山羊分腿腾跃教学中会有很多的困难,尤其是在安全方面,但只要采取合理的方法与手段,也能保证山羊分腿腾跃的教学安全。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了解学情定分层、分析教材排内容、场地器材精布置、保护与帮助重实效等方法,关注教学中的细节,确保了山羊分腿腾跃的教学安全。

一、了解学情定分层,安全问题各不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因此了解学情是消除安全隐患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通过观察和实践,所教七年级有以下情况:1.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偏差,基本的跑和跳在小学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对于技术的掌握有很大困难。2.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差异性较大,女生的学习能力高于男生,学习劲头高于男生;男生兴趣点很高,但身体形态差别大。3.对于山羊分腿腾跃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和摇摆性。

通过分析学情,笔者果断决定:1.把山羊分腿腾跃的内容安排在七年级下半学期进行,练习之前加强学生短跑和立定跳远的练习,以期达到运动技能的正迁移。2.对学生进行“学法”的学习,强调学习山羊分腿腾跃时要多听、多看(示范)、多练习。3.根据学生身体条件进行分组,共四组,男女分组,身体素质好与差分组,对女生和身体素质差的特别“照顾”,如多进行安全系数较小的辅助性练习、降低难度等克服心理恐惧。

二、分析教材排内容,“步步为营”保安全

经过观察和询问,对于运动技术较复杂的山羊分腿腾跃,学生有跃跃欲试却害怕危险的矛盾心理。通过教师参考书、网络视频和期刊,笔者认识到山羊分腿腾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如何安全进行教学,克服害怕心理,使学生乐学,跟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很大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充分了解学情、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山羊分腿腾跃的教学安排如下:原地起跳→原地分腿起跳→上一步单起双落、双脚起跳落垫(在踏板上进行)→原地踏跳提臀→原地踏跳提臀分腿→上一步踏跳提臀分腿→上三步踏跳提臀分腿→上三步顶肩推手→上三步山羊分腿腾跃(小山羊)→山羊分腿腾跃(大山羊)。

通过教学内容梯度式安排,层层递进,循循善诱,能克服学生害怕心理,勇敢挑战自己,并针对不同学生强化练习环节,保证学生安全。

三、场地器材精布置,消除“物”的安全隐患

山羊分腿腾跃对场地与器材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踏板、山羊、体操垫等器材以及摆放器材的场地要求。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对器材要进行仔细检查,包括:踏板是否有效,标志线是否清晰;山羊的支撑脚有无剥落,稳定性如何;踏板与山羊之间的距离多少;场地是否平整,摆放垫子是否会移动,学生的整体感觉如何等等。

比如在上步踏跳提臀(分腿)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在练习后会向两侧落地,为了防止学生被踏板或山羊绊倒,就在两侧放置小体操垫,强迫学生双脚落在踏板上,增加了安全性。

四、保护帮助重实效,安全时刻牢记心

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更是缓解学生恐惧、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把保护和帮助有效应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觉练习是安全的,是可以大胆进行练习的。

保护与帮助重实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多花时间练技能。俗语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保护与帮助作为一种技能,绝不能蜻蜓点水,而应该多花时间让学生练习,真正掌握保护与帮助的动作要领。2、保护与帮助科学规范,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做到、做好保护与帮助并有针对性。比如练习上步提臀(分腿)练习,根据稳定器材和保护帮助的双重目的,设计出学生单膝顶山羊、人稍后仰双手保护,一方面保证了山羊的稳定,另一方面起到了保护与帮助的作用。又比如在山羊(小)分腿腾跃的练习中,保护者站在垫子一侧距离山羊0.5米左右,一手上提(手臂),一手下托(腰腹部),细致地进行保护与帮助。另外,在大垫子的后方两角上学生要45°站位顶住垫子,防止垫子移位。

五、关注细节,谨记安全无小事

安全问题要从小处着手,根据于素梅老师对于安全的“主体感觉”判断法——“让人揪心”,来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安全问题。关注细节,就是让安全上保险。

在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关注:1.山羊分腿腾跃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项目,身体体位变化比较大,学生很容易“笑场”。学生在笑中容易分心,造成动作变形,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笔者尽量在关键环节禁止学生大笑,要等学生“冷静”了才开始练习。2.笔者安排的场地是石子场地,稳定性增强了,但小石子很容易被带上踏板,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用扫帚及时清理。3.在山羊分腿腾跃的练习时,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举手示意:练习者和保护者都需要举手示意,以达到“知会”的目的。或者是语言提醒等,保证教学安全有序。4.在踏板上划起跳区,前端为危险区,打“×”,后端为安全区,打”√“,既是解决教学踏跳的问题,更是解决部分学生踏跳位置太靠前而造成的危险等。

论文作者:施雪清 彭银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  ;  ;  ;  ;  ;  ;  ;  

山羊分腿腾跃教学的安全策略论文_施雪清 彭银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