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投和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平台初探论文

构建创投和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平台初探论文

构建创投和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平台初探

王文涛,陈 磊,王彩凤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 分析军工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调研国内外创新创业投资(以下简称“创投”)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结合模式,提出适用于军工科研院所的融合平台构建模式,梳理融合平台的典型特征和分阶段建设内容,分析对解决成果转化核心问题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平台构建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创投;融合平台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军工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高科技成果,如何让其掌握的高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国外研究和实践表明,通过高科技创投体系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创投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主要对发展初期的企业和产品提供资金和经营管理支持的股权投资行为[1],以谋求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后所带来的高额投资回报,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创投的收益。本文尝试通过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融合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将技术创新行为嫁接创投因子,打造“创投+孵化+开放”的合作模式,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提升做出贡献。

1 军工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1.1 传统价值导向市场效应偏弱的问题

军工科研院所作为国防装备系统的工程研制单位,其特点是将保成功作为高优先级,同时受到传统军品以成本定价的模式影响,在科研管理中往往“重质量 轻成本 重技术发展 轻用户体验”。科研人员过度关注技术是否领先等,较少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设计生产产品。正是由于传统价值导向中市场因素未充分发挥效应,导致成果转化中出现了科研人员转化积极性不高、科研过程脱离市场和应用需求等;转化的高风险和封闭性导致传统投资机构介入意愿不强烈等。

2003年,Abbott等[43]发现,氯化胆碱(ChoCl)和尿素在常温下可以形成均一溶液,并提出深度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 DES)的概念,即由氢键受体与氢键供体以氢键形式组成的低共熔混合物,其熔点比任一单一组分都低。这种溶剂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与离子液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又称DES为类离子液体。与离子液体相比,DES具有价格低廉、制备简单、原子利用率可达100%、可生物溶解、安全、无毒的优点,真正实现了绿色化学。

1.2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包括了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创新、商业机会的评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过程、商业化战略与策略的制定、形成合作协议或创建公司、监督技术许可的实施过程、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介入、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等多个环节[2],从科技成果到产品再到商业是一个较长的链条,正是由于传统体系中某个环节缺失或整体联动性不足,导致体系未良好运转。

2 国内外创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结合模式

2.1 国外创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结合模式

2.1.1 以色列三级“投资+孵化”模式

1.4.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即由护士指导患者注意定期监测血糖,按时使用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注意加强自我管理,摄入合理的饮食,避免一些危险因素,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及血糖水平的下降等。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加。

以色列的HiCenter是一家由政府投资的孵化器,实行三级“投资+孵化”模式培育创业项目[3]。一是为期3个月的种子阶段,以判断项目是否有发展前景;如有则进入为期3至6个月的第二阶段(孵化阶段);经过孵化,有商业价值的项目进入为期24个月的第三阶段,HiCenter帮助创业者介绍创投并成立公司,创业公司成立以后须离开HiCenter。创业者、HiCenter与OCS(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在三个阶段均分别出资用于项目开发,失败的创业项目不用归还政府投资,如创业项目获得成功,OCS和HiCenter的投资要分别转换成25%和20%的股权。

2.1.3 美国的风险投资推动模式

微软创投加速器致力于为早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人、财、策略、市场的全方位优质服务,已经连续4年夺得中国最佳孵化器称号。每年会进行两期项目海选,每期有15-20家团队入选,获得为期6个月的孵化,提供包括办公空间,由思想领袖、行业专家及技术专家组成的导师团的扶植与指导,以及价值300万人民币的其他多种资源。

2.1.2 法国孵化器+创业苗圃模式

2.2.1 央企的创投基金推动模式

2.2 国内创投和科技成果转化结合的典型模式

在美国,至少50%以上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得到过风险投资的帮助[4]。风险投资一头连着有资金但无科技项目的投资者,另一端连着处于成长初期、有项目而缺乏资金的高科技企业,便于实现一种“双赢”局面。

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发展的五大逻辑:从一般需求到更高需要的读者逻辑;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型逻辑;从独体建设到共建共享的发展逻辑;从传统品牌到网络品牌的创新逻辑;从城域服务到面向世界的时代逻辑。

2.2.2 微软创投加速器模式

近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创投的作用,科技部2017年向社会公布国投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成立,首期规模达到100亿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央企中较早涉足创投领域,“十二五”期间发起设立了两支航天创投基金,2016年发起设立的航天专利基金是央企首支专利技术投资基金,通过知识产权带动技术的转移与转化。

法国将孵化器的主要功能界定为项目孵化,即“从创意提出经实验室研究到成果完成再到引入外部资金的投资,并成立公司为止”的全过程[3]。一旦创业公司成立,意味着项目孵化成功,并从孵化器成功毕业,也就是说孵化器孵化的是项目而非企业。创业公司成立以后,可以到创业苗圃或者科技园继续发展。

3 创投和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平台构建建议

3.1 融合平台的典型特征

融合平台的构建是脱离组织科层结构的新结构,它将创新活动由传统的由上到下进行布置转变为多维的主动活动,融合平台主要由项目团队、孵化团队、投资团队三类主体构成,其中项目团队是创新科技成果的创意来源和开发主体,孵化团队和投资团队负责对项目团队提供“选、孵、融、投、管、退”等服务。

可以看出,陈、张两位先生对借代辞格的类型划分大体上是一致的。只是借代的小类名称和数量略有不同:《发凡》中的“事物和事物的作家相代”,《修辞学》中没有涉及;《修辞学》中的“以特征的喻体代本体(可以看成比喻兼借代)”在《发凡》中没有提及。

融合平台应具备如下特征:一是以促进军工科研院所在成果转化中进一步发挥作用为主要目的。构建融合平台的核心目的是发挥服务职能,一方面促进军工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由内向外转化,培育新产业,另一方面,以军工科研院所背后的强大的科研实力为支撑,在融合平台上汇聚市场上同领域的创新创业公司,吸纳新思路、新应用和新产品服务于国防事业。二是以投资和孵化为主要手段。融合平台兼具了市场上创投机构和创新型孵化器的两大类功能,西光所的中科创星以及以色列的HiCenter也均是以投资和孵化作为服务项目团队的主要抓手。三是以资本和技术的有机结合为路径。资本和技术在融合平台中有机结合并实现“双赢”,一方面是指通过嫁接创投机制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技术商业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指让创新资本较早的进入科技成果的识别和服务,有效地加深对项目的了解,对创投体系拓宽社会资源、积累管理经验、提高投资水平与投资业绩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3.2 融合平台分阶段建设内容

融合平台分两阶段建设:第一阶段,以摸索和实践融合模式、创造氛围和汇聚资源为目标,服务的客户主要为内部创新团队(非公司形式),服务内容聚焦内到外的成果转化(军转民),融合平台的形态主要为联合体协同模式,具体的投资和孵化职能借助外部市场化的专业机构资源实现。第二阶段,以融合平台形成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并开展商业运营为目标,服务的客户由内向外、由团队向公司拓展,服务的成果转化内容由内到外向外到内(民参军)拓展,融合平台的形态为实体化公司,以我为主成立创投基金并设立孵化器公司,形成专业的成果转化服务能力。

3.3 融合平台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两大核心问题的作用分析

通过构建融合平台来强化市场力量,可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实现由传统的“形成技术成果后再寻找市场应用”向“面向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究”的转型,能在强化市场导向性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构建融合平台,可从优化商业模式、理顺产权关系、分担转化风险等三个方面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性建设中发挥作用。

4 结语

创投与军工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将为军工科研院所激发新活力,为创新体制插上翅膀,更突显技术和产品新价值。通过构建并逐步完善创投和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平台,可以进一步提升军工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凭借模型开发商与企业的合作,长期使用模型供应商提供的信用评价模型,基本忽略了市场交易中瞬息万变的交易风险。长此以往,企业往来客户的信用信息记录长时间基本一致,根本无法正确反映客户的信用变更。企业在使用单一的客户信用评价方法的情况下,丧失对客户信用情况的精准掌控,无法正确预估企业面临的客户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陈志刚.风险投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2(6).

[2]吴志霖.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11(9).

[3]吴寿仁.谈科技创新创业与科技成果转化[J].科技中国,2017(12).

[4]郭强.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现状[J].科技管理,2014(8).

[中图分类号] E835.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23-0199-02

作者简介: 王文涛(1968-),男,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工程师,研究方向:上市公司投融资。

标签:;  ;  ;  ;  

构建创投和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平台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