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迈向21世纪的两大战略_可持续发展论文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迈向21世纪的两大战略_可持续发展论文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两大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教兴国论文,两大论文,中国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已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确立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两大国家战略。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把1978—1995年看作是由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阶段,那么1996—2010年将是这个伟大时期有重大递进意义的深化阶段,而贯穿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宏观思想就是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掀起邓小平理论学习的新高潮中,我们需要以邓小平的有关思想为指导,深入把握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精神实质,在新的理论高度上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一、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缘起于近年来国际上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思考,今天已经成为指导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战略。布伦特兰委员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今天已为许多人所了解,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邓小平理论中虽然没有与可持续发展直接有关的说法,但却充满着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诸要素应该协调发展的思想。研读邓小平有关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论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际文献,我以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义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包括“理性发展、三位一体、以人为本、能力建设”四个方面的思想观点。在所有这四个方面,我们都需要对某些有歧义的思想认识进行梳理,明辨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在用新的观念指导行动的时候,尽可能减少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而给世纪之交的中国发展带来的误导。

1.理性发展的观点。即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追求有理性或有节制的发展。按照布伦特兰委员会的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需要性原则,即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特别是穷人生存的需要,追求发展是无可置疑的;二是限制性原则,即由于发展系统(如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以及能力系统(如体制、技术、观念等方面)的限制,讲究适度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与邓小平关于现代化建设要注意比例、要量力而行的思想是非常一致的。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但同时也在各种场合指出:“生产建设、行政设施、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5页。),“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高速度”。(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1页。)

因此,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既不能抑制发展,又不能盲目发展。这既与各种各样的抑制增长论(例如生态学的极端悲观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又与各种各样的盲目增长论(例如经济学的极端乐观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由于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发展观是以生态环境的被破坏、社会平等的丧失为代价的,因此作为传统发展观的反拨,可持续发展的理性化和有节制要求以尽可能少的生态和社会代价来达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使得发展保持在生态和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这对于世纪之交的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中国的赶超型现代化仍然要讲究一定的速度,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又要考虑社会和环境可以承受的程度,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日益要求在社会和生态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达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三位一体的观点。即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是追求经济、社会(包括人口)、生态(包括资源与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针对我国人口过多给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邓小平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4页。)邓小平理论非常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强调这是经济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的重要条件。

我们需要深入把握三位一体的发展观念:一方面,可持续发展不是经济、社会、生态某个单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仅仅把可持续发展看成是经济问题、或者是环境问题、或者是社会问题(这在当前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诠释或行动实施中都有表现),都没有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涵。贯彻可持续发展是要求现代化建设必须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效益,特别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不能无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又不是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发展的简单线性相加;由于三个方面的发展有时是有冲突的,因此可持续发展不是理想化地要求三个方面同时追求最优,而是追求在一定背景条件下有一定匹配关系的整体最优。可持续发展是内含着现代系统思想的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各部门进行高度整合而不是各行其是。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协调发展,就是既要强调发展领域的整体性,又要强调发展要素的相关性。

3.以人为本的观点。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人们(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这就是说,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价值趋向。对此,邓小平的发展观也有着明确的论述。邓小平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最终体现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上”(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5页。)。在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是最高意义上的评判标准。

值得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既不是传统的以掠夺自然、征服自然为特点的极端人类主义,也不是将人类的利益完全等价于自然界中草木禽兽的极端自然主义。因此,在批判传统发展模式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时,不能无意识地滑入极端的自然保护主义;在强调发展必须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的新义务时,不能贬低人类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强调人类利益的相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传统的强调人与自然对立的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尽管其表述上需要斟酌,但这种看法是值得注意的。当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人本观,强调的是要以整个人类的利益为本位而不是以局部意义上的人为本位,因此它内在地要求富人必须抑制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以给穷人提供充分的生存发展空间(所谓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公平),当代人必须有节制地处理发展问题以便后代人保持进一步的发展潜力(所谓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

4.能力建设的观点。即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依赖于包括科技、体制、观念各方面能力在内的社会支撑系统的调整和变革。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言,其中所涉及的即是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得以实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问题。

必须认识到能力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整体的社会保障机制。能力建设是一个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等方面(要求发展环境无害化的绿色科技),而且包括管理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要求建立环境无害化的社会体制和社会伦理)的整体。强调能力建设的整体性,这是可持续发展观与90年代以前各种环境与发展观点的重要区别。以前的环境与发展观(被称之为浅绿色发展观)认为,只要调整我们的技术方式,无须改变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体制,就可以摆脱传统经济发展带来的危机;而可持续发展观(被称之为深绿色发展观)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光靠技术方式的调整是不够的,还需要包括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在内的整体性变革。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积累能力和提供动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

把上面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认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它意味着:要从无节制的盲目发展转向有节制的理性发展,要从唯经济增长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体的发展,要从人与自然相失调的发展转向在人与自然和谐中满足人的需求的发展,要从忽视社会体制变革的发展转向以社会体制变革为推动力的发展。这也是邓小平的社会全面发展观与其它各种单要素发展观的差异之处。笔者以为,只有体察上述方面的区别,我们才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领会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世纪之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二、深入理解科教兴国的理论内涵

如果说,中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质上源于邓小平理论从中国国情出发又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思想;那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则是对邓小平基于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提出的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落实和升华。江泽民在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作了完整论述:“所谓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众所周知,科技和教育是当代知识活动的两大支柱,前者涉及到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后者涉及到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在21世纪人类有可能全面进入知识经济和学习社会的时候,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无疑是我国根据国际发展动向实行后来者居上、蛙跳式发展的正确决策。然而,当前许多人把科教兴国战略单纯地看成是振兴经济的战略,这是不全面的。科教促进经济固然是科教兴国的重中之重,但科技与教育既是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精神力量,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是全方位的。结合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笔者认为,当前对科教兴国战略理论内涵的理解,需要强调下列三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1.科学技术的物质功能。邓小平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所谓科学技术的物质功能,是要强调科学技术能力今天已经成为决定物质生产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首位因素。与此相应,发展科技的基础是教育,因为没有人才的同步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有效提高,科技对经济的推动是难以维持的。笔者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效应:

第一是乘数效应,即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的作用体现了第一生产力的功能。按照生产力的三要素说,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可以表达为:现代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里,科学技术具有乘数效应,它放大了生产力各要素。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其对社会经济渗透得越快,这个乘数的增大也就越快,从而使得生产力诸要素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飞跃。

第二是先导效应,即现代科学技术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体现了第一生产力的功能。本世纪以前,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按照生产→技术→科学的顺序发展的,往往是生产需要刺激技术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实践又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已经逆转。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头,而且为生产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的途径,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顺序。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生产的这种前导性,决定了它的第一生产力地位。

第三是主体效应,即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体现了第一生产力的功能。现代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于其它要素(劳力、资源和资本等)日益成为第一位的增长因素,因此产生了所谓知识经济的说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主体地位具体地体现在产业高次化和产品高密化。产业的高次化标志着科技知识在产业中的密集程度,目前包括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设计业、软件开发业、文化教育业、决策咨询业在内的三次产业的贡献在发达国家所占比重已经大大超过50%。在产品科技含量方面,许多学者采用产品单位重量价格比来描述科技含量的高低。统计资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的科技含量大约每隔10年增长10倍。

2.科学技术的精神功能。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 第208页。)。 所谓科学技术的精神功能是指科学技术在提高人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上的作用。健全的发展不仅要使所有人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文娱生活,而且人人都要有高度的公德心和奉献精神,这些都依赖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仅要说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物质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且要说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20世纪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科技文化,它通过渗透在具体科学技术知识之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作为科学思想发挥作用。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有组织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不仅以技术为中介转化为人类社会可见的物质成就,而且给人类社会的内在世界以种种思想的陶冶和满足,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与物质世界相同步的成就感。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思想,常常使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中得到信念价值、解释价值、预见价值、认知价值、增殖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提高。

其次,作为科学方法发挥作用。科学不仅仅是静态的、累积性的知识体系,而且也是动态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只有借助科学方法,人们才能达到获得真理的目的。科学方法不仅是科学统一性的基础和科学合法性的保障,而且也是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科学方法常常通过实证精神(以实证方法为基础)、理性精神(以理性方法为基础)和臻美精神(以臻美方法为基础)等方面对人们产生影响。

再次,作为科学精神发挥作用。20世纪的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结构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的社会建制体现了科学活动的独特规范,形成了科学的精神气质。一般认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这四条规范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的精神气质不仅维护了科学共同体的秩序,而且这种精神气质与人类社会所渴求的理想是相通的。它们内化为科学良心,通过科学家的示范作用发扬光大,推进了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

3.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现代科学技术除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之外,还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在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和教育也日益显示出它们的重要性。在唯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导致人类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今天,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并把它与科学技术的物质功能、精神功能结合起来,就有可能使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既造福于人类又不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对于中国现代化防止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表现在,它为人类提供了调整自身行为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手段和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在思想意识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片面认识,促进了现代生态意识的形成,从而有利于人类在发展中自觉调整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环境无害化的发展。其次,在物质基础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承载能力,扩大了人的活动空间,使自然界中原先不能被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进入了人与自然的交换系统。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方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还为开发利用废弃物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有这些均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条件。再次,在技术手段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评估、预测、防范、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供了手段。这主要表现在生态科学技术和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一方面,运用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人们可以选择负面效应较小的工程项目优先发展;另一方面,在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的支撑下,人们可以创立和发展专门为恢复生态平衡服务的产业或部门。

由上可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要全面发挥科教的社会功能,在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值得指出的是:今天的中国,科教兴国虽经反复提倡,但并不可以乐观地认为它们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性意识已经在社会各个层面牢固确立。事实上,当前中国的科教发展仍然面临着两股思潮的不时冲击:一是来自前现代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反科学因素的兴风作浪,算命看相之类的神秘文化在社会公众中幽灵不散;二是来自所谓后现代化的西方反科学主义社会思潮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以致有人不顾中国当前生存发展问题还没根本解决的现实,天真烂漫地批判科学技术会给中国带来过度物质化的倾向。两者纠合在一起大大搅乱了中国公众崇尚科教的视线。这两种思潮的本质是时代错位。尽管科学技术并非十全十美,科技的力量需要社会的力量来协调,但当代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和完善现代化,通过科技和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需要呐喊的主旋律。舍此,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就不可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中国社会综合实力的提高将失去最有效的一个推动力。

三、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两个系统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不仅要分开来认清各自的理论蕴含,还要合起来认识它们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综合意义。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向着纵深、向着实现邓小平指出的第三步发展目标迈进,中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认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两大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就是要建立两个互相促进的发展系统,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1.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建构以经济、社会、生态为内容的发展目标系统。由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可以引出我们对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目标系统的思考,对此谈两点认识。第一,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两个方向。讨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应该包括两个方向的思考:一个方向是经济的发展要注意与文化、政治等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另一个方向是经济的发展不能逾越资源、生态等自然支撑系统的承载力。这就是说,当代中国的全面发展应该由体现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整体发展和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自然持续支撑两方面组成。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些论者限于前一方向的狭窄范围思考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或者只把后一方面作为非常简略的部分附带提及,这不足于体现后一方面在当代中国协调发展问题中日益显示出来的重要性。在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面前,我们有必要把后一方面的问题凸现出来。事实上,应该看到发展的社会整体方面与发展的自然支撑方面是当今中国发展之车能否顺利前行的两个轮子,轻视任何一个都会带来不可持续的发展。

在协调发展的两个方面,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显然将通过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和谐去追求得到,而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将通过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去追求得到。强调协调发展的两个方向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发展观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观转变为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局限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发展的内涵被扩展到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发展。这种意义上的发展观在涉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上有很大扩充,其进步意义必须肯定,但它仍然暗含了以往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即为了达到发展的目标,有时不惜以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因此这样的发展思路仍然是有严重缺陷的。这就要求有第二次飞跃,即当今从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到可以持续的发展观的转变。它要求摈弃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切短视眼光,充分地考虑保护和维持自然支撑系统对于人类发展的承载力,追求人类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无疑,只有既包含社会整体发展又包含自然持续支撑的协调发展才是完整的,从而是值得以“发展是硬道理”为价值取向的中国在实践中孜孜不倦地追求的。

第二,以经济为中心的三要素全面协调发展。由上述两个方面展开,当代中国的发展可以看作主要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协调发展的本质就是这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和谐和相互促进。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两个问题:

首先,必须看到三者在协调发展系统中的各自意义。其中,经济是发展的基础,生态是发展的条件,社会则是发展的目的。(1 )在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中,经济发展不能不处于中心地位,不能不被看作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因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生态环境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后盾,没有经济的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的维持与改善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后盾,人类对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追求就是一句空话。(2 )然而,人类的生存环境如果遭到破坏,人类的发展就会受到威胁。所以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求增长;这样的发展即便存在也是不可持续的。(3)尽管经济发展是基础,生态环境是条件, 但它们本身都不是目的。无论什么社会,都不存在为经济而经济、为环境而环境的发展运动。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建立人能在其中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在协调发展中,只有社会发展才是协调发展的目的。

其次,任何时候都不能淡化经济发展在协调发展中的第一位作用。从单向度地重视经济增长、把经济发展看作“硬道理”,其他方面的发展归为“软道理”,转变到强调经济增长需要同生态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无疑是中国当代发展思想和发展实践值得庆幸的飞跃;但是现实社会中对协调发展的讨论存在着走向另一思想极端的倾向。一些论者在谈论协调发展的时候对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这种超出现实可能的理想化要求无意中淡化模糊甚至冲击了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经济发展固然不是发展的全部或唯一含义,但仍然是协调发展系统的首要因素。其理由从上述论述中已可看清楚。这意味着,在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很高甚至生存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尽管需要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方面作出顽强不懈的努力,但不要奢望能达到过高的目标。建立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和追求较高的环境资源生态质量,只有在下一世纪中国建立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后才可能真正得到。因此,协调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发展,是追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和社会的同步发展。必须从这个角度加深对“发展是硬道理”的认识。这意味着,提出和强调中国当前的协调发展问题既是要克服在实践上其他方面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倾向,又是要防止在思想上过分要求其他方面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倾向。

2.通过科教兴国战略建构以技术、体制、观念为内容的发展能力系统。由有关科教兴国战略的讨论可以引出我们对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能力系统的思考,对此也谈两点认识。

第一,研究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只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水平的测度,忽视对体制、科技、观念等发展能力的提高,肯定是不够的。完整的社会发展应该包括两个子系统,即以经济、社会、生态为表现的发展水平系统,以及以技术、体制、观念为表现的发展能力系统。这里,水平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直接体现,是协调发展程度的外部标志;能力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机制,是导向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能力系统或能力建设的概念,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体制改革、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性。许多事实表明,高的发展水平可以因为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受到抑制,而低的发展水平却可以因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而发生扭转,对于发展状况相对滞后的国家和地区,特别要强调通过加强科技、体制、文化方面的能力建设,从根本上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要追求发展水平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协调。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不仅要努力提高通过经济、社会、生态等指标体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而且要努力提高通过观念、体制、科技等指标体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如果我们不是过分狭义地理解科教的内容,而是把科教兴国中的科学技术不仅理解成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还包括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以及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行为科学与管理科学,那么我们应该认识到,科教兴国战略将有助于全方位地促进中国社会全面系统发展的能力建设。江泽民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这些论述理应成为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机组成。由于社会发展的能力系统包括物质技术层、体制管理层和观念文化层三个层次,它们从三个方面为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机制和发展动力;因此,我们需要推进各门科学技术的繁荣和进步。具体地说,要通过发展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促进物质技术能力层的建设,要通过发展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促进体制管理能力层的建设,要通过发展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促进思想观念能力层的建设。这意味着,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工作者、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工作者还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所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在通过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迈向21世纪的两大战略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