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否定词“弗”-以桐庐方言为例论文

吴语否定词“弗”-以桐庐方言为例论文

吴语否定词“弗”
——以桐庐方言为例

周思媛 西北师范大学

摘要: “弗”在先秦时期的诸多典籍中多有出现,而“弗”在现代吴语中作为否定词,也时常代替普通话中的“不”“勿”等。吴语桐庐方言中“弗”可与动词、形容词搭配,尤其与形容词的结合多已形成固定搭配。本文从桐庐方言中“弗”的搭配,来探析吴语否定词“弗”的含义。

关键词: 吴语;否定词;弗

梅祖麟认为,“北部吴语的否定词导源于‘弗’,方物切的‘弗’在晚唐五代的官话里代替了方久切的‘不’字。北宋末年‘弗’字失落-j-介音而变为pjuət。安史之乱以后的移民潮把晚唐五代官话带到江南,以致现代北部吴语否定词用‘弗’。”

继续强化《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工作,结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开展专题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流域各省(直辖市)、环太湖各地政府对条例的认知度和贯彻力;开展配套制度建设,推进落实重点河湖取水总量控制制度,向流域两省一市下达了太湖、太浦河、望虞河2013年取水计划;组织开展流域重点地区取水许可限批管理制度等研究;坚持在规范中服务、在服务中规范,进一步加强流域河湖管理,强化涉水项目许可,开展河湖专项执法活动和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有效规范涉水建设行为,维护流域水事秩序。

对于吴方言否定词“弗”的研究,如今尚未有定论,且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弗的吴音为feh,部分地区作veh,是“勿”的弱化或浊化,王福堂认为,弗作为否定词在吴方言中,常是勿、不的替换,早期的吴方言区只有“弗”、“否”两个否定词,其他都是词语接触的结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认为“弗、勿”在吴方言中,具有不同功能,且“弗”具有丰富的含义与再生性。

一、古籍中的“弗”

《广韵》:弗分勿反。《集韵》:弗符勿反。《公羊传•注》:“弗者,不之深者也。”弗在先秦时期的诸多典籍中多有出现。如:

春秋战国《榖梁传》:恶之,弗有也。

“勿”,《广韵》文拂切。无也,另又做莫也。“勿”做“无”、“不”解这一义项,目前仍然活跃在吴方言的口语中。桐庐,析出自吴郡富春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历两晋未变。沿革中隶属过严州(今建德)、临安(今杭州)、金华。1960年改属杭州至今,其方言与杭州城区多不相同,保留了较多古声古韵。桐庐方言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以桐庐镇话为代表。在日常口语中,“弗”作为否定词被广泛使用。桐庐方言中,当弗和勿后面加动词时,“弗+V”表达的是自己的需求或意愿;“勿+V”表达的是对他人意愿的劝说。例如:

The research on interpo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annual runoff of improved theory of optimal window

春秋战国《韩非子》: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

春秋战国《礼记》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周《诗经》: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春秋战国《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4)阿姐,今朝侬请我去吃夜饭嘛?(姐姐,今天你请我去吃晚饭吗?)——侬真当弗客气啊!(你真是不客气啊!)

还有成语:无远弗届。出自《尚书•大禹谟》,全句为“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为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由此可见,“弗”字的使用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泛,搭配能力与再生性都较强。

二、桐庐方言中的“弗”与“勿”

(一)“弗+V”与“勿+V”

春秋战国《吕氏春秋》:目视於无形,耳听於无声,商闻虽众,弗能窥矣。

(1)侬要吃苹果伐?——弗要吃。(表达自己不想吃苹果的意愿。)

(2)我要吃那个苹果。——勿吃,那个苹果坏了。(对他人进行不要吃苹果的劝说。)

① eɡ sedkil-i endeɡüü oilaasan yum ain-a(你误解你姐姐的心意了)

(11)到别人家做客吃饭,不能弗识相,餐桌主位是不能坐的。

(4)妈妈,明天我要和同学一起出去玩。——勿去,侬作业做好了伐?(对孩子进行不要和同学出去玩,先做作业的劝说。)

(5)和不三不四的人勿搭嘎。(搭嘎意为两者之间有某种联系)

9月3日中国复合肥零售价格指数(CCRI)为2456.43点,环比上涨4.30点,涨幅为0.18%;同比上涨169.59点,涨幅为7.42%;比基期上涨9.72点,涨幅为0.40%。

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提升,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中小企业发展也受到影响。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探索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经济法视角下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完善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

(6)这件事和我又弗搭嘎。(这件事和我又没有关系)

(7)我弗想听侬讲。(我不想听你讲)

(15)噶把伞还给侬,谢谢啊。(这把伞还给你,谢谢啊。)——弗客气,小事题。(不客气,小事情。)

(8)你勿听伊乱讲。(你不要听他乱讲)

(二)“弗 +adj”

当“弗”后面加形容词时(弗+adj),常形容他人的行为,多带贬义色彩;或是对消极事实的阐述。如:弗拎清(形容某个人做事做人含混不清),弗搭嘎(形容事与事,事与人或人与人之间没有关系),弗识相(形容某个人不懂社会规则,行为不得体),弗客气(贬义时形容某个人不懂礼貌,过度自我;或者表达一种威胁意;中性词时为玩笑意或对他人表示感谢时的回复)。如:

(9)三个办公室都在5楼,一次性就可以跑完了啊,你跑3次5楼,怎么这么弗拎清啊?

(10)这个人真弗识相,帮了伊噶多忙,这次也给伊台阶落了,伊就是弗肯落。(这个人真不识相,帮了他这么多忙,这次也给他台阶下了,他就是不肯下。)

(3)等等一道出去么?——弗去(表达自己不想一起出去的意愿。)

(12)才刚刚认识,伊就把我宿舍桌上的护肤品全用了一遍,一点也弗客气。(才刚刚认识,他就把我宿舍桌上的护肤品全用了一遍,一点也不客气。)

(13)侬再老三老四,我就对侬弗客气。(你再老三老四,我就对你不客气。老三老四意为没大没小、口出狂言。)

他,是一名普通工作者,但是他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是一位基层建设者,在他的带领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职工的收入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在对商品的包装进行责任追究时,主要的问题是对经济损失如何计量。当侵权事件发生时,责任一方要对受害者进行赔偿,赔偿的数目应合理,这是在处理现实事件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按照我国的处罚惯例,不会采取惩罚性的措施,只是通过一定的补偿将损失降到最小。

加氢裂化装置有大量氢气及烃、非烃类等危险生产介质,泄漏的可燃性、爆炸性物料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由于加氢裂化装置反应部分在高压下操作,其爆炸、火灾事故的危害后果尤其严重;同时加氢裂化装置的静设备和动设备及催化剂等造价高,在操作过程中有被损坏的可能,会造成企业资产的严重损失。因此,加氢裂化装置生产过程出现异常时,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将异常工况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甚至停止生产以规避生产异常导致的人员、装备的重大损失。

也有既可以形容他人行为也可以表达自己认知的词语,如:弗晓得、弗得过(表示身体或心里不舒服)、弗漂亮,等等。凡是普通话里用不的,桐庐吴语里多可用“弗”代替。如:(16)小章啥时光到渡济大桥啊?(小章什么时候到渡济大桥啊?)——我弗晓得,可能7点半伐。(我不知道,可能7点半吧。)

(17)侬面色咋噶白啊,是弗是哪里弗得过?(你脸色怎么这么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我肚皮痛死了。(我肚子痛死了)

(18)人生得弗漂亮也就算了,做事题弗漂亮也是没有讲头了。(人长得不漂亮也就算了,做事情不漂亮也是没有话可以说了。第一个“弗漂亮”意为人长相不端正、清爽;第二个弗漂亮意为做事情不干净、拖拉、不完满。)

三、结语

吴语内部差异性较大,在桐庐方言中,当弗和勿后面加动词时,“弗+V”表达的是自己的需求或意愿;“勿+V”表达的是对他人意愿的劝说。当“弗”后面加形容词时(弗+adj),有两种用途,一是常形容他人的行为,多带贬义色彩;二是对一个消极事实的阐述,如“弗得过”。当然本次小论文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没有进行“弗”的语音调查记录,部分地方“弗”的发音方法为唇齿音,但笔者并未进行语音记录和调查。其次,缺乏对桐庐方言中“弗”的一个历时比较,只简单了解研究了当前否定词“弗”与“勿”的情况。最后,是参考文献的缺乏,对《桐庐方言志》这一本书也未进行深入地研读。但鉴于以上缺点,笔者可以在此文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发现吴语否定词“弗”的运用规律。

附:调查对象简介

周惠珍,女,55岁,退休,高中文化程度,一直定居桐庐,父母皆为桐庐本地人。记录时间:2019年1月上旬,地点:周惠珍家中。

申屠增洪,男,57岁,退休,高中文化程度,一直定居桐庐,父母皆为桐庐本地人。记录时间:2019年1月中旬,地点,申屠增洪家中。

1.先期的完全成本保险试点。2018年4月,按照我国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玉米、小麦、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已经正式实施启动,与之配套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办法》也明确了对三大粮食作物的更大支持力度。在原有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主要覆盖直接物化成本的基础上,先期于13个粮食主省200个县试点保障金额纳入地租的完全成本类型农业大灾保险基本已经成为共识。

注释:

① 梅祖麟,否定词“不”“弗”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及其演变[J],方言,2013年第1期第1页

式中,bki(k=1,2,…,Z;i=1,2,…,5)表示k等级第i项主要因素的隶属度集中值,即加权平均值。

② 资料来源:语料库在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室中古音查询,复旦大学东亚语言数据中心

③ 语料来源:桐庐当地居民日常对话,详细调查对象见“附”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桐庐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方言调查组.桐庐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2]梅祖麟.否定词“不”“弗”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及其演变[J].方言,2013(1):1-10.

[3]王福堂.杭州方言的语音特点、历史和归属[J].吴语研究:第七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4]王福堂.吴方言区否定词“不”的种类和变化[J].《语言学论丛》第50辑,2018.

作者简介: 周思媛,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本科,西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标签:;  ;  ;  ;  

吴语否定词“弗”-以桐庐方言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