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行动导向法”在农村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许忠

初探“行动导向法”在农村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许忠

(珙县职业技术学校 珙县 644500 )

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多样,直接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培养质量。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职业教育常用学习方法,本文提出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一、初识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学习法”是由英国的雷格·瑞文斯(Reginald Revans)教授最早在1940年提出的。行动导向教学强调行动的引导和驱动,教学过程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教师的引导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教学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

二、传统教学与行动导向教学的差别

(一)目前中职学校一般采用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的弊端,尤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上课为目标,以听讲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而行动导向教学法则是以“任务”为抓手,现学现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特别强调因材施教。传统教学法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很难做到兼顾。以通过等级考试为教学目的,理论课和实验课脱节,教材落后于社会应用。

三、选择“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益处

选择“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团队工作能力的形成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行动导向教学的案例分析法,扩展了学生的眼界,原先的死记硬背不复存在的,所替代的是自由的讨论,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讨论中,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答案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答案没有最好的,只是更好的。有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形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采用了行为导向教学的角色扮演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不断地出现新的情景,不断地给出新的应答。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任务。

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实施步骤

1.任务布置,理由阐述,激发学习热情。

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兴趣分组,以“任务”引导学生,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

2.练习安排,学习目标确定。

教师在上课前精心准备练习内容,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制定的初步目标,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分级目标,不同学生分级完成学习目标。

3.指导精心,掌握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分级目标教师精心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方法的学习。

4.分析总结,提高学习能力。

采用行为导向教学,学生在不断摸索、练习中,对所学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且积累了很多问题。教师对练习中的种种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很多学生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案例阐述:

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查看网络协议》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每个学生理解网络协议在网络的作用的同时,在开发的网络教室里,根据学生爱上网,告诉学生查看网络协议(TCP/IP协议)的同时修改IP地址就可以在网络教室上互联网,由此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的发挥,在行动中学习知识。一方面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查看到网络协议,一方面学生必须要创造性的去修改IP地址才能够连接互联网,从而打破对课本内容的局限,产生对知识的不满足。这样既能较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师引出,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地址的相关概念,并指出如何设置他们,最终,学生上网浏览,再让学生在百度搜索网络协议的概念,从而巩固学习。在学生上网搜索的过程中,教师寻找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逐个击破,实现全体学生掌握查看网络协议和如何修改网络协议。

如:在《photoshop cs6平面设计案例教程—编辑图像》的项目二、制作羽毛球广告中,教师首先准备羽毛球的实物,和羽毛球的图片实物,以及JPG格式的素材,并准备一些基础素材,在实训室中,给出任务“根据自己的欣赏角度制作广告”,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

1、图形图像处理过程中的美感;

2、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常用技巧,“水平翻转”、“自由变化”、“变形”、“调色”等知识,

3、对有图片格式的认识。Gif、Jpg、Bmp、Tiff、Psd等常用格式。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找出规律特点,并对学生作品做出积极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五、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的再思考

行动导向教学法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符合人特别是逻辑推理能力较弱的青少年的认知规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完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如一些概念性学习又没办法进行探究的课程学习,这类课程更适合使用讲授法、演示法。而有一些课程虽然内容上适合采用这些方法,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能达到,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良。这类教学方法要求给出大量的学习资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具有合作学习的特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却要求教师在执行过程中作为一个细致的观察者、引导者。这些角色在传统备课中一般很难体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流放”的现象,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观察不到、指导不力,造成最后的教学达到度较差,虽然表面看起来教学流程符合“标准”流程,实际上教学效果却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因此,如何真正寻找或改良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法,还需我们更多地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各种教学法。

论文作者:许忠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初探“行动导向法”在农村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许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