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次全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祁彩霞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 甘肃临夏 731100)

【摘要】目的:对子宫次全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于我院采取子宫次全切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系统组,均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而系统组则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系统护理措施,后对两组子宫肌瘤病患的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系统组中子宫肌瘤病患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行子宫次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相较于传统护理干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患术后状况,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子宫次全切手术;子宫肌瘤;术后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236-02

对行子宫次全切术治疗的子宫肌瘤病患采取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病患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效缓解病患术后疼痛情况,有较好的临床价值[1]。本文就此问题探究子宫次全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护理要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于我院采取子宫次全切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选取病患均经影像学检查、术后病理组织学等进行疾病确诊,且排除严重肌瘤、并发症等情况,对于本次实验内容了解且同意参与。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80例病患均等分为对照组和系统组两组。

对照组40例子宫肌瘤病患中病患的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56岁,病患的平均年龄为(38.54±6.23)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5年,病患的平均病程为(1.56±0.34)年,其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有17例,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的有23例;系统组40例子宫肌瘤病患中病患的最低年龄为23岁,最高年龄为55岁,病患的平均年龄为(38.46±6.37)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5年,病患的平均病程为(1.67±0.42)年,其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有19例,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的有21例。系统组病患的一般资料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所选取的80例子宫肌瘤病患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系统组病患则于传统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饮食指导、术后早期活动指导、疼痛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情况,主要观察内容为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等,其中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两组病患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分值在0分~10分之间,评分越高则疼痛情况越严重。

1.4数据处理

本文结果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分析,P<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标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结果数据的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取t检验。

2结果

表中结果数据显示可知,相较于对照组,系统组中子宫肌瘤病患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均更短,且术后疼痛评分更低,结果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详细数据可见下表。

表 两组子宫肌瘤病患的术后情况对比

3.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临床常见妇科良性肿瘤疾病的一种,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易发展为恶性肌瘤,在对病患进行疾病治疗时可采取子宫次全切术,手术切除子宫体,保留机体子宫颈,对于病患的创伤较小,但需强化对病患的护理干预[2]。

对行子宫次全切术的子宫肌瘤病患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时,第一,需强化常规护理干预。合理进行切口护理干预,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告知病患术后10d切口完全愈合后才能蘸水或淋浴[3]。第二,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在了解病患心理特征后,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以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使得病患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同时,对病患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使患者对于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手术方式、术前准备、术后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注意事项等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高病患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促进疾病治疗效果及恢复[4]。第三,饮食指导。手术结束后6h嘱咐病患食用少量流质食物,并禁止食用易产气的食品。于病患肛门排气后可逐渐转为半流质食物,正常排便后可采取常规食物。第四,术后活动指导。手术结束后6h指导病患进行下肢活动训练,如屈膝屈髋、腹部按摩、连续翻身等;术后12h,于护理工作人员协助下进行下床活动,活动量及活动力度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活动过度,适量活动训练有助于肠蠕动恢复,避免出现肠粘连情况[5]。第五,疼痛护理干预。通过转移病患注意力以及适当采用镇痛药物,以缓解病患的术后疼痛情况。

本文结果数据显示可知,系统组子宫肌瘤病患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0.59±6.23)h,下床活动时间为(25.67±6.13)h,住院时间为(6.35±1.78)d,术后疼痛评分为(3.34±0.89)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对子宫肌瘤病患行子宫次全切术治疗同时,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病患疾病预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红菊,姚彩凤.需要层次护理在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150-152.

[2]刘海燕,陈宇.妊娠合并多发性大动脉炎及子宫肌瘤行剖宫产1例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16-117.

[3]吕永洁,王莹,刘达等.372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5):253-254.

[4]高志芳.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手术后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a0):279-279.

[5]何春琳,王玲丽,徐惠萍等.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子宫肌瘤剔除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1):232-233.

论文作者:祁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

标签:;  ;  ;  ;  ;  ;  ;  ;  

子宫次全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祁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