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论文_张玉梅

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论文_张玉梅

张玉梅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二人民医院 150518

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在院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SCD)的临床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心内科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58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调取研究对象的完整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导致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

结果:58例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有:肺心病5例(8.62%),冠心病19例(32.76%),风湿性心脏病7例(12.07%),心肌病9例(15.52%),高血压心脏病8例(13.79%),主动脉夹层4例(6.90%),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10.34%)。心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后14-21d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最多。

结论:伴有基础性心脏病、高血压以及心衰的心内科老年患者高发心源性猝死;对于急性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如果伴有心衰需要高度监测,尽可能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临床病因研究

  心内科老年患者在院内治疗期间发生猝死主要是心源性猝死[1]。发生心源性猝死时,患者会表现出严重的室性心动过速、房颤、室颤等,病症发作突然、病情发展快速,高发于心内科老年患者[2]。本文统计我院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经家属同意后,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院内心源性猝死患者58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67.24%),女性19例(32.76%);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3.5±5.2)岁;11例伴有高血压,47例伴有不同等级的心衰。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均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符合心内科收入患者标准,在住院期间进行综合治疗。

1.2 综合治疗。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吸氧、介入溶栓、建立静脉通路等综合疗法,为患者安排责任护士进行科学、专业的护理[3]。

1.3 临床病因统计。对58例研究对象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心源性猝死的诊断方法,58例研究对象从突发猝死前症状发作到心源性猝死的时间为5-23h,平均(11.1±3.3)h,符合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诊断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依据国际心脏病协会、国际心脏病学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制定和颁布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诊断冠心病。按照1928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衰分级标准诊断心衰。

2 结果

2.1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统计。入院时基础病中,肺心病5例(8.62%),冠心病19例(32.76%),风湿性心脏病7例(12.07%),心肌病9例(15.52%),高血压心脏病8例(13.79%),主动脉夹层4例(6.90%),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10.34%),见表1。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19例(32.76%),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陈旧性心梗4例和急性心梗6例。58例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中伴有高血压者11例(18.97%),伴有不同等级心力衰竭者47例(81.03%),可见心衰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最多。分析58例研究对象心电图检查结果,23例(39.665%)室颤、10例(17.24%)室性心动过速、9例(15.52%)房颤、6例(10.34%)频发室性早搏、6例(10.34%)房室传导阻滞、4例(6.90%)其他,可见室颤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最多。

2.2 心源性猝死的发病时间统计。58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中12例(20.69%)住院14d内发生心源性猝死、36例(62.07%)住院14-21d发生心源性猝死、10例(17.24%)住院21d后发生心源性猝死,可见心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后14-21d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最多。58例心内科患者中12例(20.69%)在白天12:00前发生猝死,分别有9例(15.52%)在白天12:00后和夜间0:00前发生猝死,28例(48.28%)在夜间0:00后发生猝死,可见夜间0:00后发生猝死的人数最多,夜间发生猝死的人数大于白天的。出现猝死前症状1h内35例(60.34%)猝死,1-6h内13例(22.4%)猝死,6-12h内8例(13.7%)猝死,12h后2例(3.45%)猝死。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心源性猝死是多种心脏病作用的共同结果[4]。现阶段研究结果显示,出现心肌缺血和(或)心肌电紊乱都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5]。患者心脏缺血和(或)电紊乱时,心脏出现室颤、严重心律失常,病情恶化突然、发展迅速,患者会在短时间内猝死。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内科老年患者猝死病例中,伴有基础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最多(32.76%)。研究患者中有(81.03%)伴有心力衰竭。患者在夜间发病人数(63.79%)多于白天。患者在病情恶化后1h内猝死的人数最多(60.34%)。本研究结果和国内外其他研究结果一致[5]。

综上所述,心内科老年患者原有的各种心脏病均可引起心源性猝死,其中冠心病是主要病因。夜间猝死率高,在住院治疗期间需要加强老年人夜间监测[6]。对具有高发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做好预测性护理,尽可能减少心源性猝死。

参考文献:

[1]李新梅.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01(33):109

[2]邵荣华.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02):88-89

[3]张克垒,杨艳茹.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J].中国继续教育医学,2014,02(01):18-19

[4]王少霞.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0):100-101

[5]罗毓萍,任继刚,秦雯霞等.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临床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42-43,46

[6]林志阳,贾丽霞,潘为涛等.56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2):2044-2045

论文作者:张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  ;  ;  ;  ;  ;  ;  ;  

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论文_张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