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论文_张继慧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论文_张继慧

张继慧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优质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1月1日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平均分配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以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对照组19例研究对象进行护理,以优质护理方式对观察组19例研究对象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后其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着严重的威胁,而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显著的效果。所以,我院为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该类患者的护理中,且取得了明显效果,其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自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17例研究对象为男性,21例研究对象为女性,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均在30-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岁;其中13例研究对象为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12例研究对象为恶化劳力性心绞痛,8例研究对象为自发型心绞痛,5例研究对象为混合性心绞痛;以平均分配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两租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心绞痛类型等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19例研究对象进行护理,而对观察组19例研究对象则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总有效及护理总满意度。

1.3疗效判定

显效:研究对象的疼痛症状显著缓解,疼痛持续时间小于2分钟;有效:研究对象的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且持续时间大于2分钟,但小于10分钟;无效:研究对象的疼痛症状未缓解,休息时仍反复发作。患者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方式进行,共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及不满意四个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接收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展开X2检验,以P<0.05为有明显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19例研究对象经优质护理服务后其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19例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后其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19例研究对象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后其中非常满意7例,较满意6例,满意5例,不满意1例,其总满意度为94.7%,对照组19例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后其中非常满意5例,较满意4例,满意7例,不满意3例,其总满意度为84.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冠心病急性心脏事件,其主要是指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绞痛、猝死间的临床表现[1]。其不仅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而且也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从而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2]。所以及早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的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就具有非常高的价值。我院为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19例研究对象进行优质护理,其相关措施如下。

第一,病情观察。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严密对其病情进行观察,给予病人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且要成立相应的急性期护理小组,安全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72小时监护;排班制上应采用两班制,从而有效的降低交接班频率,严格对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应包含以下几种,如患者是否有昏厥现象、是否有电解质紊乱征象等,从而避免心律失常现象发生,同时还应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现象发生,避免心衰现象发生;另外,护理人员还应认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变化及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从而预防室壁瘤现象发生[3]。

第二,心理护理。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并以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之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式及健康教育方针,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心绞痛所具有的危害,使研究对象正确认识疾病;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让研究对象明白不良情绪对疾病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研究对象金可能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第三,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病情及喜好为依据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嘱咐研究对象不可禁食高胆固醇、高维生素K及高动物脂肪等食物,饮食应以高维生素、清淡食物为主,且要做到少食多餐,餐后应适当休息,同时还应嘱咐研究对象饮食不可太咸,且不可禁食过多甜食,同时还应戒烟戒酒。

第四,排便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其活动量较少,且饮食量也会相应的减少,同时因不习惯床上排便,所以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都伴有便秘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应认真的指导患者进行创伤排便,必要时可给予患者缓泻剂治疗。

总而言之,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毛必来,甘慧玲,童巧薇,等.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与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67-69.

[2]胡昌毅.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室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3):3491-3493.

[3]苏强,李浪,黄伟强,等.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5):4156-4159

论文作者:张继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论文_张继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