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_李庆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_李庆

(威远县向义镇共华小学校 威远 642450)

爱因斯坦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无论是优生还是困生,都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于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我认为,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根据学生特点,创造性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传授给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材料,既要和已有的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以要有足够的新颖,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知识本身魅力和学生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激起学生思想兴趣的浪花,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一个个求知的成功,便能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

例如教学《平移和旋转》过程中,让学生边观察多媒体边用手臂表演视频中各种游乐项目,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学生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时而发出“嗖-嗖”声音,大家尽情的表演着。视频播放完后提问:“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激流勇进直直向下冲,可以叫它下滑类;弹射塔向上射,可和前者一类;观光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分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好了,刚才看到了不了过去方式,像这样(老师用手势表示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一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说:“叫旋转!”那这一类呢?“平移!”同时老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学、喜欢学,从而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

二、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习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顺利过渡,使学生感到新知识而不新,难又不十分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导入教学,造成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而且为整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学生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这样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入,不仅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学习的内驱动力,也为在新的学习中调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展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三、巧用教学设备,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适当运用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并且,在教学中,适当使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特别是那些活动教具或电化教具,对学生常常有很强的吸引,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认真观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等学习习惯的形成。

例如教学《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出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有4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四、巧妙设“疑”,引起学生思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知识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的。为学生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就会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识冲这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巧妙设“疑”就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求答案,解开谜底。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这节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先请学生拿出自己做的大小不等的圆片,在直尺上作滚动实验,测出圆的周长,记住数据,然后教师提问:谁愿告诉老师你的圆片的直径有多长?教师能很快说出圆的周长,学生先是满不在乎,不意为然,继而显得惊讶,接着议论纷纷,大家都在想:为什么我们报出这个圆的直径,老师就能很快说出这个圆的周长呢?难道有什么秘密吗?这样学生有了疑问,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之中学习、健康的成长!

论文作者:李庆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_李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