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肺癌应用CT诊断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秋菊,孙仲萍,乔延泽,贺亮,高辉,刘茵

黑龙江省鸡西市传染病医院放射科 158100

【摘 要】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肺癌应用CT诊断的临床分析,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30例以及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诊断,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60%分叶征、50%毛刺征、26.7%空泡征、73.3%胸膜凹陷征,对照组患者出现23.4%分叶征、13.3%毛刺征、3.3%空泡征、40%胸膜凹陷征,观察组患者的空洞征为23.4%,明显少于对照组(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影像诊断中,CT扫描能够比较准确的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若CT诊断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资料有一定的异常,那么应该进一步诊断肺癌。

【关键词】肺结核;肺癌;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174-01

在所有传染病中,肺结核病属于严重性较高的一种,并且近些年我国肺结核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肺结核病的死亡率也在不断升高,因此做好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障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一些肺结核患者经过CT诊断之后,发现影像资料有异常,这类患者有可能患有肺结核合并肺癌,需要进一步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发病率在近年来逐渐上升,对患者身体影响大,危及生命安全。[1]在影像诊断中,单纯性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肺癌很难分辨,有可能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但是,CT诊断两种疾病有一定的区别,能够比较好的区别二者。本文主要研究肺结核合并肺癌应用CT诊断的临床分析,总结诊断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主要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以及3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34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3±2.5)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33到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2.9)岁。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资料无显著差异,可将其用作对比分析(P>0.05)。

1.2检测方法

本院对6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响资料差异很大,最后对比病理诊断结果。

1.3 统计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9.0,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统计,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空洞征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分别占23.4%、13.3%、3.3%、40%,而观察组患者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分别占60%、50%、26.7%、7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对照组患者的空洞征为33.3%,而观察组患者的空洞征为23.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是利用CT分辨肺结核合并肺癌最重要的影像特征。详情请参考表一。

3.讨论

肺结核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产生肺结核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外界因素影响,主要是病毒感染,肺结核患者非常痛苦,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有一些肺结核患者还伴随有肺癌,肺结核并肺癌在临床上并不是非常常见,但是死亡率很高。据临床研究得出结论,肺癌之所以会产生,跟肺结核并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肺结核是患者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属于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乏力、盗汗、消瘦、咳嗽、咳血、胸闷等。[2]而肺癌之随意会产生是因为患者吸烟过度,或者空气污染太过严重导致免疫力低下引起的,肺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血、胸闷、声音沙哑等。两种疾病并不是一个性质的,只不过都是肺的功能出现了问题。肺结核合并肺癌对患者来说情况很危急,虽然二者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二者之间却能够相互影响。肺结核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导致患者肺癌加重,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疼痛。[3]因此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越早对患者的病情来讲越有利,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讲,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的方法有很多,包括X线诊断、CT检查以及红外线检查等,但是,很多专家发现,一些诊断方式无法将肺结核合并肺癌与单纯的肺癌区分开来,以致于造成误诊或者漏诊。CT检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式,运用这种方式却能够比较轻松地区分二者。

CT属于一种新型临床诊断方式,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T也叫计算机X线层摄影,能够快速成像,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能够非常全面的将诊断信息记录下来,用于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具有较大优势,能够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CT成像后的图像不会出现任何重叠,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将全部部位的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病变清楚直观的进行显示,[4]因此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广泛。

本文主要研究肺结核合并肺癌运用CT扫描的诊断效果,研究对象为单纯性肺结核患者30例以及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30例,分别组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根据CT扫描结果,我们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对于空洞征,对照组为33.3%,观察组为23.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CT扫描肺结核合并肺癌表现出来的特征相当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季晓健,张惠林,梁炳英,周新东,杜丽娟.老年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及CT特征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8:174-175.

[2]朴成浩.CT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3,28:67-68.

[3]罗春凤.分析CT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4:2114-2115.

[4]夏继梅.CT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影像学价值分析[J].健康之路,2015,10:262-263.

论文作者:张秋菊,孙仲萍,乔延泽,贺亮,高辉,刘茵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  ;  ;  ;  ;  ;  ;  ;  

肺结核合并肺癌应用CT诊断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秋菊,孙仲萍,乔延泽,贺亮,高辉,刘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