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_体育用品论文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北省论文,体育用品论文,制造业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研究方法

(1)设计“河北省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选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8级100名相关县域的学生,在2009年7-9月利用暑期对河北省11个地(市)1020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2)课题组实地走访河北省中小企业局、定州市工商局、沧州市工商局、盐山县工商局、海兴县工商局、廊坊市安次区工商局及相关企业进行调研。

2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发展现状

2.1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量达到1020家,分布于全省11个地市,其中沧州、保定、廊坊聚集的企业最多,相对于全国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状况,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有了较好的发展(表1)。

2.2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规模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河北省体育用品企业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13家,其中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3家,占统计企业数量的3.24%。在500-3000万元的企业有80家,占统计企业数量的7.84%。其他大部分企业销售额均在500万元以下,占统计企业数量的88.92%,根据《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基本处于中小企业规模。

2.3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产业聚集区域情况

数据显示,河北省目前已形成以海兴、盐山、定州、献县、保定市区、廊坊安次区为主体的体育用品制造产业聚集区,这6个产业聚集区中的企业总量为825家,占据河北省的半壁江山。其中海兴、盐山、献县为沧州所辖,且海兴、盐山为邻县,并与山东体育用品制造强县乐陵相邻。6个聚集区的生产制造类别涉及体育用品制造业的5个小类,献县以其他体育用品制造类中钓鱼专用的各种用具制造为主,保定市区以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中塑胶场地制造为主,其他各聚集区均以球类制造、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为主。6个聚集区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值分别超过亿元,其中定州市制造业产值最多达到30亿元(表2)。

2.4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专利情况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知网专利全文数据库搜索,截至2009年,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拥有专利的企业仅有河北沧狮体育器材有限公司等6家,专利数仅为12项。可以说在产品核心技术上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国内知名体育用品企业上海红双喜冠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有114项专利、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有73项专利、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拥有31项专利、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拥有25项专利。

2.5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营销方式

调查显示,终端营销和网络营销是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式。在调查的1020家企业里,约99.12%的企业选择服务中心或直接管理销售市场,进行终端市场营销;网络营销占调查企业的86%。经核实,这些网络营销的企业,确实能够在网络中被搜索到,但是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真正实施电子商务,而是一种不完全电子商务,即在中国供应商、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慧聪网、中国健身器材网等网站向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商品、企业信息,没有真正起到电子商务的作用,仅仅是一种利用商务联盟平台进行低层次的网络广告,与网络商务还有差距(表3)。

2.6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网站建设情况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中,拥有自主网站的企业有31家,仅占1020家的3.04%,通过商务平台建立自己企业网页的企业有94家,仅占9.22%。

2.7 河北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品牌情况

国家级品牌仅有河北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张孔”牌举重器材、河北海兴红旗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冠迪”牌体育器材两家。

省级品牌有沧州金星体育器材有限公司“金星”牌篮球架、沧州腾飞体育器材有限公司“腾飞牌”遥控电动液压篮球架、河北蓝天体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蓝天”牌篮球架、河北津联体育器材有限公司“舒健”牌双杠等13家。

市级品牌有兆森三和体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兆森”牌钢化玻璃篮板、鑫星体育器材有限公司“鑫星”牌篮球架、排羽两用柱、海兴华冠体育器材制造厂“华冠”牌体育器材、华海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华海”牌液压篮球架、星海体育器材厂“星海”排篮板等37家。

3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规模小,产业聚中不聚集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之多,成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大省,但这上千家企业,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的有33家,占统计企业数量3.24%,大部分企业是中小企业。沧州献县400多家渔具用品制造企业中占83.87%的企业还是作坊式的企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当前,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虽已在沧州、保定、廊坊形成了产业聚集,但产业聚集度非常低,没有形成按照产业链进行分工的产业发展形态。在这个体育用品制造中心,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均是电动、手动液压篮球架、移动羽毛球柱、移动排球柱、单杠、双杠及各种体操垫、柔道垫、摔跤垫、户外路径类器材,按照产业链条分工,仅有盐山的管道装备制造业能够成为上游产业支撑。目前在沧州、保定、廊坊还没有建立有影响的专业体育用品市场,企业生产产品的材料还需到省内外其他地区采购。产业链条中上游的钢材、管件产业和下游的五金配件业、物流业、专业市场发展不完善,产业链条的断缺,增加了企业发展的成本,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3.2 创新能力低,缺乏自主技术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主要涉及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塑胶场地制造、球类制造、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训练健身器材制造、运动防护用具制造。在调查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属贸易型企业或加工生产型企业,这些企业多半以来料加工、组装为主要业务,属于生产型高技术企业很少,即使有自主生产的企业,也是生产篮球架、羽毛球柱、排球柱、户外路径器材等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很少生产像水阻划水机、电动跑步机、椭圆机等机电一体化、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技术与工艺处于模仿阶段。企业创新能力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产品核心技术上同国内外企业没有竞争优势。

3.3 品牌意识差,市场占有率低

关于品牌建设,河北省1000多家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中仅有河北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张孔”牌举重器材、河北海兴红旗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冠迪”牌体育器材曾荣获国家级品牌,很多企业没有商标注册,也就谈不上品牌。没有了品牌,也就没有了企业的生命,企业只能为别人做嫁衣。沧州献县的渔具产业在国内渔具市场上占80%的市场份额,而这80%的市场份额也仅是中低档产品,企业中的自主品牌很少,大部分企业在进行一种贴标生产,把产品提供给烟台、浙江等地的渔具生产企业。沧州海兴、盐山两地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产品订单大部分来自奥瑞特、英派斯等国内知名企业,也是进行订单式贴标生产。可以说,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品牌意识比较差,使市场竞争处于劣势。

3.4 营销策略简单,市场竞争无序

正确的营销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前提,好的营销策略会给企业带来大的市场。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在产品的营销上存在很大问题。主要体现在:营销策略简单,仅是在企业所在地开设一个销售门市,直接管理销售市场,进行终端营销;在一些商务网站发布企业的商务信息,没有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效应,极少进行赞助营销;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营销手段,仅依靠朋友的推荐向国内一些知名品牌进行订单式的加工业务。由于没有合理的营销手段和策略,企业间的产品差异化较小,加上没有行业协会的规范,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3.5 管理水平低,人力资源匮乏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大部分为私有性质的中小企业,企业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员工基本上是自己家人或当地人员,缺乏系统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管理组织,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程度较低。经验式、粗放型、家长专断式的随意管理是其管理的特点,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方法、手段落后,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4 河北省体育器材制造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4.1 政府层面的发展对策

4.1.1 开辟工业园区,加快产业集群

目前河北省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发挥经济宏观指导作用和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措施是加快建立适宜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发展的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根据产业链条细化分工,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产业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降低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发展的成本,降低产业链条中不必要经济消耗,提高企业竞争力。

具体措施:(1)保定市依托塑胶化工产业,在北市区建立工业园区,发展体育场地设施产业。(2)定州市依托传统体育器材,继续支持清风店镇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扶持管件产业,扩大上游产业发展,将产业园区升级为省级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3)廊坊在安次区、固安、霸州市体育器材等传统产业基础上,整合资源,依托传统球类、渔具器材制造,重点扶持渔具产业。在霸州市开辟省级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并在大厂建立国际渔具城专业市场。(4)沧州在海兴高湾镇省级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扩大工业园区,整合张会亭乡产业资源。盐山以杨集乡、小营乡为核心,建立体育器材工业园区,建立省级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在沧县建立河北省省级体育用品专业市场。扩大升级献县陌南镇渔具工业园区的规模。

4.1.2 政府主导培育,提供优惠政策

鉴于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发展格局,由保定、沧州、廊坊市级政府管理部门,在传统体育器材生产企业中,选择10家龙头企业进行培育。用龙头企业来带动产业链条的发展与延伸,推动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的互动双赢。市场发展时机成熟时,进行集团化运作,引导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形式,实行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形成企业集团,实现资源共享、追求规模效益和资本增值,快速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另外,政府培育还应体现在对所有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上。由于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经济规模小,私有经济成分多,制约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是融资、税收、土地、政策问题。企业的快速发展,竞争力的提高,需要各级政府加强服务功能,进行制度创新,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如采取政府财政贴息政策、建立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发展基金、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解决投资融资问题;由河北省发改委牵头继续举行银企对接会,积极为银企合作搭建平台,拉长银企合作链条,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建立税收减免政策;提供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建立体育器材产品名牌奖励政策;科技创新奖励政策等。

4.1.3 建立行业协会,规范管理制度

建立省内统一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协会,是当前必须要做的事情。行业协会的建立,能够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统一产品升级,推动省内企业竞争力。可以避免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促进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促进产业集群自主、良性发展,提升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据调查,定州、献县、海兴等地已逐步建立体育器材、渔具行业协会。省、市、县三级行业协会立体体系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平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政府明确管理部门,理顺管理体系,建立相关运行机制,加强对体育用品生产商的引导和管理,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

4.2 企业层面的发展对策

4.2.1 立足市场调查,加强市场开发

省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市场调研应注意市场动向、同行业市场分布占有率、现有和潜在用户的人数及需求量、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消费者及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销售渠道等,方法要科学。

加强市场开发,应该注意产品的细化。眼下,体育用品市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器材分为健身体育器材、竞技体育器材、学校体育器材、保健体育器材系列。健身体育器材又分为室外健身器材、室内健身器材、商务健身器材。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市场开发,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进行产品定位,准确寻找市场切入点,赢得市场,占领主动权。

4.2.2 整合营销策略,推进网络营销

4.2.3 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

4.2.4 强化品牌意识,推进品牌战略

4.2.5 创新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标签:;  ;  ;  ;  ;  

河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_体育用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