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智能电网调度运行技术的要点论文_李彦超

分析智能电网调度运行技术的要点论文_李彦超

(内蒙古电力(集体)有限公司薛家湾供电局,内蒙古 准格尔旗 0170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我国的电网为了适应新时期的电力需求,进行了深化改革,满足用户对电网可靠性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智能电网有利于提高电力管理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实现工作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电网调度中心作为指挥系统,发展智能化电网的应用技术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就智能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技术进行讨论。

关键词:大电网;智能电网;调度系统

智能电网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它的主要技术优势与行业意义还在于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的使用效率,显著降低电能损耗,促进电网高效运行。由于其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与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智能电网调度时会有效提升区域间电力交换能力与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在促进清洁能源使用,实现电力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便捷互动以及促进电网相关产业链快速增长方面,智能电网调度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智能电网调度技术的先进性

1.1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主要是通过将信息化设备与电网调度结合,也就是说,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将电网信息以及传送信息等全面转化为相应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能够有效地通过网络达到共享的目的,从而使得每个网点都能够看到这些数据,实现了资源共享。通过数据资源的共享,就能够针对每个电力网点实现全面的控制和管理,这对于提升我国供电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1.2降低了电网崩溃风险

现代生活已经不能够离开电力,一旦电网出现损坏或者受到干扰将会影响的人们的正常生活。那么,通过建立一个智能电网调度技术,能够有效地加强电网基础体系,通过有效的电网调度技术的支撑,能够提升电网对外来干扰的抵御能力,全面巩固和提升了电网的坚强性,即使在供电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影响,电网也能够做到快速的故障隔离,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恢复,这样就能够避免大面积的停电现象的出现,保障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1.3有效实现无人管理模式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的发展能够全面推进电网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能够通过数据的监测以及分析来全面控制和管理整个电力系统,这样能够推进无人管理模式的实现,从而能够节约人力,同时还能够提高管理及控制方面的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有效提升了电力管理方面的设备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了电能的损耗,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全面促进了电网调度运行的经济性和高效性。

1.4促进了电网调度管理直观化

在电网调度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可视性的发展是其主要趋势,通过这样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将电网调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变得更加直观化。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将数据转化为二维或者三维的可视性图表,例如圆饼图、空间旋转图等等,通过这些直观性的图谱我们能够直接获得数据信息,并且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一旦出现错漏等,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修护。

1.5有效实现了管理与控制兼容

相较于传统的电网调度技术来看,通过智能电网调度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供电控制和管理相兼容,也就是说能够在供电的同时对其所得数据和电网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并同时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就能够针对供电期间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而且,通过将二者相互兼容,能够通过电力系统智能报警和故障诊断等及时地发现其存在的故障问题,然后实施及时的修理和维护,这对于维护电网稳定以及供电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智能电网调度运行技术的要点

2.1电网运行的智能决策技术

当电力系统在运行时,人们通常考虑的是在n-1故障发生情况下的安全性,指的是当电网受到某一干扰后,保护、开关以及闸门正确运行,不采取相关的稳定性调控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其他元件不受损失。这种方式因为计算量庞大,在检修时往往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极低。而采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可以实现电网运行情况的在线分析,这样就大幅降低了电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不管是电网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技术、辅助决策功能还是电网运行的在线分析技术,这些技术的功能在于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分析从离线人工化发展到在线智能化,有效减少人员工作量,提升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性。尤其是在电网运行出现故障时,智能电网调控技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整体数据的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大大减少多重故障带来的巨大工作量。并且为电网管理者提供电网故障风险预测信息,运用复杂的系统化理论,以及协调控制决策技术,实现对电网运行的综合性风险分析。经过对外部环境的风险评估提出预警,在事故发生前和发生后分别提出决策,提高电力系统问题解决的效率。

2.2电网的动态监控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电力系统实现在广阔范围内进行监控提供了技术手段支持,上世纪九十年代,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中的相量测量单元(PMU)出现,这表明同步相量技术的产生。采用广域的动态监测(WAMS)技术可以在相同的时间获取电力系统中的动态信息及平稳信息,为电力系统的运营和操控创造了新的实现途径。该系统中运用了PMU的几个特点:①对发动机的功角进行直接测量;②时间上每隔40ms就会向调度总站报告一次电网的运营数据;③利用GPS技术为每个数据做上标记,以便在同一时刻获得不同区域的数据,实现了电网动态数据的有效监测、记录以及电网内的波动、电网低频振动警告,提高整个电网运行的平稳性。这一系统弥补了以往系统中不能搜集电网中的动态信息的缺点,将会对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预警机制、调控、故障分析参数识别和管理人员在线分析决策大有益处。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操控带来巨大影响。

2.3电网的动态检测预报和辅助决策技术

智能调控技术通过对电网运行的实时动态监测,进行在线整理运算,向调度管理人员提供电网运行的检测信息,并为决策提出参考信息,提高电网调度人员对电网的控制能力,这就是实现动态监测和辅助决策技术设立的目的。它包含的内容有:电力系统的动态监测、在线评估、在线静态的可靠性分析、电压的稳定程度分析、热稳定的在线评析、功角的稳定性计算、在线暂态电压的分析与运算、在线频率的分析与计算、在线低频的分析、在线热稳定状况的分析、在线暂态电压的平稳性预防辅助决策、在线低频振荡的预防控制决策等。动态检测预报和辅助决策技术可以帮助提升电网断面的传送功率。在调度部门中,大家通常都根据断面极限功率去控制潮流,这种概念是基于负荷变化,为了使调度部门更加灵活地调节发电机组的出力而建立的。断面极限功率的设立是假设发电机组的功率满发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负荷变化进行模拟计算而取得的。这种方法比较保守,这种方法得到的极限功率应用于负荷一定时,如此得到的极限功率很小。因为在电网负荷时出现大幅波动性的可能较小,所以可以参照实时获取的电网的负荷水平,基于获得的负荷水平得出极限功率,如此可以较大程度的提升电网输送量。

总结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网调度系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胜春,汤必强,姚建国,等.基于态势感知的电网自动智能调度架构及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14,(1).

[2]杨洁,刘艳,李磊.基于多Agent的智能电网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陕西电力,2011,39(4)

[3]李碧君,周晓宁,刘强.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防控[J].华东电力,2014,(6).

[4]任瑾瑜.基于当前电力系统中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的探讨[J].城市建设,2012(30)

论文作者:李彦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分析智能电网调度运行技术的要点论文_李彦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